毒品並不遙遠:鄰居家中種罌粟 代購的安眠藥含毒品成分

2021-01-10 北青網

罌粟,是一種可以提取出毒品的植物,但依然有人為了賞花或滿足「口腹之慾」而違法種植。半年來,昌平公安分局共在轄區內查獲了近400株違法種植的罌粟,相關違法行為人均受到了行政處罰,罌粟植株也均被剷除。

事實上,毒品距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託代購買回來的「神藥」可能含有毒品成分,娛樂場所內銷售的「奶茶」也可能被「加了料」。今年「6·26」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健康人生,綠色無毒」,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從遠離毒品的「小陷阱」開始。

自家種的「涼菜苗」 竟是「大煙花」

一個月前,昌平區崔村鎮社區民警巡邏發現,轄區一位農戶家中種植了大片罌粟。昌平公安分局禁毒大隊立刻聯合派出所出警,當場查獲罌粟植株340餘株。而讓民警哭笑不得的是,在被問及為何要種植罌粟時,夫妻倆竟稱是聽說罌粟種苗很嫩,種植後給自己拌菜、蘸醬食用。

前不久,家住回龍觀地區的一位老人也被民警找上了門。原來,老人家中的保姆在家中陽臺上種花,還把盛開的花朵拍下來發到了網絡上,有人一眼看出這是「大煙花」,便報了警。民警訊問時,保姆稱她確實不知道自己種植的是罌粟,種子則是一個朋友贈送的。

因涉嫌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上述案件涉案人員均被昌平警方予以行政處罰。今年上半年,昌平公安分局共查獲、剷除了轄區內近400株私自種植的罌粟。

昌平公安分局禁毒民警告訴記者,這些被查獲的涉嫌種植罌粟的嫌疑人,大多不是為了販賣、吸食,而是為追求一些道聽途說的「療效」,或者為了觀賞花卉而種植。民警在辦案中就曾遇到一位患慢性疾病的老人聽信傳言「吃罌粟苗可以止疼」,於是種植罌粟食用。

民警提醒市民,毒品原植物能夠提煉出毒品,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如罌粟就是製取鴉片等毒品的原材料。不論出於何種動機,買賣、種植毒品原植物及其種子均屬於違法行為,若種植數量較大或抗拒剷除,及經公安機關處理後又種植的,還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海外買的助眠藥物 居然是毒品

在朋友圈代購廣告中,常常會看到一些「海外神藥」的推薦。女孩張某因為有安眠的需求,接觸到了一種日本藥物。

這款藥物在日本是用於鎮靜、助眠的處方藥,因其溶於水後液體呈淡藍色,故被稱作「藍精靈」。藥盒上標有日文漢字「不眠症治療薬」,一些海外代購就將它當作普通的安眠藥來銷售。

但這款藥物並不像它的名字那樣「可愛」。起初,張某隻是前往日本購買後自己服用助眠,但慢慢地,她了解到這款藥物另有用途——與酒精同服會產生致幻效果。此時,也有朋友向張某提出購買藥物「玩一玩」,她便以2400元的價格賣出了6板「藍精靈」。

事實上,「藍精靈」的有效成分為「氟硝西泮」,該成分已被我國列為第二類精神藥品予以管制。《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要求,此類藥物必須憑醫生處方按規定劑量銷售,零售企業還需要將處方保存兩年備查。

「起初張某確實是買藥自用,但當她明知這款『藥』屬於毒品後,依然向他人銷售,就已涉嫌犯罪。」本案二審主審法官,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法官湯笑然告訴記者,如果一種藥物的主要成分同時還具有毒品性質時,只要超出了醫療用途等合法範圍使用,行為人便可能構成毒品犯罪。

張某有著大學文化,原本也有一份穩定工作,卻為貪圖幾千元的利益跨過了法律的底線。去年3月,經兩級法院審理,張某因犯販賣毒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罰金5000元。

沒見過的物品 別輕易嘗試

近年來,化學合成技術擴展了毒品的種類,提高了毒品純度。而很多販毒人員為了去除人們對傳統毒品,如冰毒、麻古、搖頭丸的反感,往往把新型毒品加工成「奶茶」、「咖啡」等飲料及香菸,稱之為「神仙水」「止咳水」「彩虹煙」等招搖過市。特別是青少年,極易出於獵奇的心理進行嘗試。

湯笑然提醒公眾,如果見到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上述物品,不要輕易接觸,務必要謹慎辨別。

「『癮君子』的生活方式也很隱蔽。」昌平公安分局禁毒民警告訴記者,若要抓捕一名已經深陷毒癮、實施毒品犯罪的嫌疑人,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經幾個月的長期蹲守摸清嫌疑人行動規律,並嚴密策劃抓捕方案防止意外發生,這是禁毒民警的工作常態。如果能從源頭就遏制住毒品的傳播,禁毒工作的開展將能更加順利,也能真正讓毒品遠離每個人的生活,實現「健康人生,綠色無毒」。

責任編輯:朱佳琪(EN042)

相關焦點

  • 代購變販毒?!她幫人網購的「安眠藥」,竟是新型毒品!
    如今,在朋友圈裡做海外代購的「微商」越來越多,但是,代購某些物品時可要當心——疏忽或無知都可能讓你受到法律的制裁!最近,江蘇常州警方抓獲了一名專門在朋友圈代購所謂的日本「安眠藥」的「微商」,但是她不知道的是,這竟然是新型毒品。
  • 朋友圈代購的安眠藥竟是新型毒品,可致幻!賣家自己都不知道…
    最近,江蘇常州警方抓獲了一名專門在朋友圈代購所謂日本"安眠藥"的女子。因為,這"安眠藥"竟然是新型毒品!11月初,江蘇常州公安局蘭陵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說他一個微信好友在朋友圈代購一款日本的"安眠藥",並且稱效果特別好,有些可疑。經警方一查,發現這種所謂的「安眠藥」竟是毒品。
  • 「提醒」朋友圈代購這種「藥」竟是新型毒品!吃後任人擺布……
    現在朋友圈裡做海外代購的很多,吃穿用行,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不賣的,但是這些東西,都是合法的嗎?最近,江蘇常州警方就抓獲了一名專門在朋友圈代購所謂日本"安眠藥"的女子,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安眠藥"竟然是新型毒品!11月初,江蘇常州公安局蘭陵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說他一個微信好友在朋友圈代購一款日本的"安眠藥",並且稱效果特別好,有些可疑。
  • 冰島罌粟花是不是毒品 湖北、江西法院認定相反
    據查,2001年1月,湖北農婦嶽某將所購的冰島罌粟花種子撒在了自家對面的山坡上。5月,冰島罌粟開花了。鄰居見這花像是罌粟,就舉報給了當地派出所。5月15日,宜昌市伍家崗區公安局將山上的冰島罌粟花全部剷除,一共有13830株。5月15日到5月17日之間,民警對嶽某進行了3次訊問。以下是訊問筆錄:  問:知道公安機關為什麼傳喚你來嗎?
  • 六旬農婦種植罌粟獲刑六月!看看除了罌粟還有哪些毒品原植物
    蘇某說公安機關、政府部門及村幹部都做了宣傳,她知道種植罌粟是犯法的,但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應該不會被抓,而且聽說雞鴨吃了罌粟不會生病,於是就種了點打算餵雞鴨。2018年3月27日,公安局民警李某等人在工作中發現蘇某種植的罌粟,經現場清點,共760 株。
  • 微商兜售含麻黃鹼成分減肥藥 被警方以販賣毒品罪移送起訴
    因在朋友圈非法兜售的特效減肥藥中含大量製作冰毒的原料麻黃鹼,日前,浙江諸暨市公安局以販賣毒品罪向當地檢方移送起訴涉案9名微商。去年7月13日,諸暨市公安局城中派所出在處理一個涉黃案件時,對犯罪嫌疑人郝某進行尿檢,發現冰毒呈陽性,進一步檢測發現含有麻黃鹼成分,而麻黃鹼是用來製作冰毒的原料。但郝某強調,自己從未吸食過毒品。警方隨後調查發現,郝某正在食用一種號稱能快速減肥的韓國特效藥裡含有麻黃鹼。郝某交代,她是看到微商廣告後購買的減肥藥。
  • 75歲老人種罌粟被判5年,家屬:直到被抓才知道種的是毒品
    75歲老人種罌粟被判5年,家屬:直到被抓才知道種的是毒品 近日,江蘇連雲港。
  • 中國最早的毒品是什麼?
    事實上,「毒品」最早的詞義是「有毒的物品」,後來才演變為今天的詞義。目前,「毒品」是管制成癮物質的專有名詞。從這一定義看,某一物質要成為「毒品」,首先它必須是成癮物質,其次它要被國家法律禁止,而法律禁止的前提是它對社會有危害。法律禁止的是非法使用,對於醫療等正當用途,法律並不禁止,因此更確切的說法是毒品被國家嚴格管制。
  • 張明楷\王鋼:毒品犯罪專題研究
    否則,「凡第一次購買毒品之成年人,或是未上癮之人,會被評價為對於自己行為具有自我決定能力且足以對自己行為自我負責之人。因此,其施用毒品行為,乃是一種在自由狀態下自我決定之行為,不能說是受到販賣者之危害。就如同消費者明知檳榔有致癌可能,仍決定購買並食用,或明知不當服用安眠藥,會對人體形成損害,仍決定購買安眠藥並不當服用之情形一樣。
  • 阿片類毒品都有哪些?
    我們可以把阿片類毒品理解成具有鎮痛作用的藥物,被人胡亂服用後造成上癮。畢竟我們不是專業的科學研究人員,我們只要知道這類毒品有哪些,有什麼作用就足夠了。 阿片就是鴉片,兩者是一樣的意思。鴉片對於大家自然很熟悉,曾經的鴉片戰爭確實是我們的恥辱,至今我們也一直和毒品鬥爭著。
  • 熱賣網紅減肥藥很可能是毒品!有的「安眠藥」「聰明藥...
    近來,國內也發生過不少「因使用網紅減肥藥被認定為使用毒品」的案例,專家指出,減肥慎用來歷不明的藥物,更不要為了追求瘦而亂吃藥。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宋寧華 攝芬特明的使用爭議由來已久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治療師吳倩影告訴記者,火遍「瘦身圈」的泰國網紅減肥藥其主要作用成分為「芬特明」。
  • 75歲老太誤種罌粟被判5年 自稱不知道是毒品
    近日,江蘇連雲港一名75歲老人誤種罌粟被判5年 。老人聽說罌粟花好看,收到2顆果實在家種植。派出所檢查時發現家中有4104株罌粟幼苗。目前,老人被關押在看守所,即將被送往女子監獄。75歲老太誤種罌粟被判5年 自稱不知道是毒品75歲老太誤種罌粟被判
  • 毒品原植物——恰特草
    阿拉伯茶(Arabian tea)是一種產於東非和阿拉伯半島地區的植物,阿拉伯茶(Catha edulis Forssk),又名恰特草、學名Catha edulis、衣索比亞茶、葉門茶、巧茶、布希曼茶(Bushman's tea)、東非罌粟,東非常青灌木,原產地為衣索比亞,現廣泛分布於熱帶非洲、衣索比亞、阿拉伯半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廣西等地。
  • 金三角第一朵罌粟花(遠離毒品,珍惜生命)
    人們比喻其與罌粟毒品的關係,猶如人身血與肉的關係,深深侵入了金三角人文社區的每一個角落。金三角不僅出產上好的大煙和高純度的海洛因,同時因當年泰、老、緬各國的一些民族武裝和其他政治組織常在此出沒,毒品與政治、民族獨立和販毒武裝交織在一起,上演了一幕幕影響世界的鬧劇。
  • 傳統毒品VS新型毒品,你了解多少?
    傳統毒品VS新型毒品,你了解多少? 美麗的罌粟雖誘人卻致命,而市場上泛濫的毒品有哪些呢?成檢君從來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毒品!!毒品對人體造成的危害為了讓大家警惕生活中有可能會遇到的毒品,成檢君今天帶來了一些關於毒品的科普小知識,大家要仔細閱讀哦!
  • [趣味化學]毒品與化學
    目前國際國內作為毒品嚴厲禁止的主要有:鴉片、海洛因、嗎啡、古柯鹼、大麻等。  鴉片  鴉片罌粟果實中的乳狀汁液製成的一種毒品。罌粟果汁中含有一種有毒的物質是罌粟鹼,它的分子式是C20H21NO4,這一種異喹啉生物鹼,它的結構如圖所示。它是從罌粟中分離出來的一種生物鹼。
  • 老人誤種四千顆罌粟被判刑,鄰居:開花很好看,民警:一棵也違法
    山花爛漫,風景無限好,花開雖美但不是所有的花都能隨便開(罌粟)正是我國嚴禁非法種植的植物之一,我國法律明令禁止種植罌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毒品原植物危害大,罌粟不是蔬菜,也不是鮮花。種毒違法,種毒必鏟,種毒必究。
  • 【科普】盤點毒品的常見種類及危害!
    以下為幾種常見的毒品:傳統毒品 一、鴉片類毒品 罌粟原產於地中海東部山區、小亞細亞、亞美尼亞、印度、埃及、伊朗、土耳其等地,公元7世紀時由波斯地區傳入中國。海洛因鹼是加工過的海洛因,毒品市場上的海洛因有多種形狀,是帶有白色、米色、褐色、黑色等色澤的粉末、粒狀或凝聚狀物品,多數為白色結晶粉末,極純的海洛因俗稱「白粉」。不含其它添加物,也不含「3號海洛因」中的稀釋劑,如咖啡因、士的寧、喹啉和東莨菪鹼。
  • 鄰居齊種「虞美人」 不想卻是罌粟花
    「是啊,多虧老姐姐你要的花種啊!你看咱們幾家連在一起多漂亮啊!不愧叫『虞美人』啊!」 看著路邊開得正鮮豔的花朵,本溪桓仁光復村的王老太太等心裡真挺美。可這些民警又是來幹什麼呢?啥?要把這些花都鏟掉? 7月10日上午10時許,本溪華來派出所民警在轄區巡邏時,發現光復村道邊有幾十棵植物花開得特別好看,「不過仔細看卻跟罌粟花有些相似。」
  • 極簡毒品發展史
    那時的人類無師自通學會了靠「吸毒」來刺激大腦,只不過當時的「毒品」僅是一些能夠讓人產生興奮感的草藥混合物而已。5000多年前,人類開始從仙人掌、龍舌蘭等植物中提取致幻劑。據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小亞細亞及地中海東部山區發現了野生罌粟,青銅時代後期罌粟傳入埃及,公元初傳入印度,六七世紀時傳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