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朋友圈販賣的「上頭電子菸」是毒品?

2021-01-08 毒言毒語

我這一段時間,算是跟在朋友圈販賣「上頭電子菸」的不法商家槓上了,前一段時間科普此類電子含有毒品成分後,不停的還有人跳出來,說發布這樣的文章非常不負責任,嚴重誤導別人。

這些人的言論,以及動機和身份是什麼,不用猜我也知道,沒有什麼好說的,畢竟動了他們的奶酪。不過,我還要說一句,你們太小看本人了,我不僅要動你們的奶酪,還要砸掉你們的飯碗。

有趣的是,還有一些賣家仍然嘗試跟我講「上頭電子菸」是合法的產品,所用理由還是上家給他們的文案,例如使用的是合法的大麻CBD成分,以及其他類的植物鹼等等。

這些言論其實不值得一駁,畢竟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成分是什麼,只知道上家說什麼就是什麼。實際上,我手上還有上家教運輸人員怎麼逃避檢測的視頻,很明顯,上家可是明確知道自己在販賣什麼。

圖片裡的上家非常誠實,爽快的承認「上頭電子菸」有毒品成分,只是因為「含量沒達標」(雖然這句話也是誤導別人,但好歹沒否認),所以才可以過五檢帶上飛機,以及宣稱「合法」。

我之前在《朋友圈裡的「上頭電子菸」是毒品嗎?》說過,不管「上頭電子菸」裡有什麼成分,但其主要成分肯定離不開大麻中的THC(四氫大麻酚)和人工合成大麻素(多種類別),兩種我國法律明文禁止的毒品成分。

肯定的原因很簡單,沒有這兩種毒品成分怎麼可能讓人「上頭」和「致幻」,至於有人跟我說其他植物鹼導致的,例如檳榔、尼古丁,這純屬欺負沒有抽過煙、吃過檳榔的人。

而賣家口口聲聲說使用了合法的大麻CBD成分,也不知道他們的底氣從哪來裡來,難道不知道CBD在我國至今是禁止醫用和食用,更不用說娛樂消遣使用。退一萬步來說,CBD成分並沒有精神活性,怎麼讓人「上頭」、「致幻」?

另外,還有賣家解釋一些「上頭電子菸」的成分有依波加因,這個我並不否認,因為根據一些使用含有此類成分藥物的患者描述,服用後會產生幼時經歷回放、個人未來夢幻體驗、狂笑、欣快或恐懼以及短暫記憶缺失。

依波加因是一種神經作用的吲哚型生物鹼,小劑量食用依波加因會產生輕微的興奮,大劑量服用會導致肌肉運動失調,站立與行走困難,出現口乾、噁心、嘔吐等症狀。另有研究發現,依波加因具有心臟損傷副作用,嚴重者可致死。

然而僅從使用感受來說,大家應該清楚,依波加因成分對人的精神狀態影響非常大,而我國對於能影響此類物質的管制通常是非常嚴格的,即使醫學用途,也會按照標準流程申請使用。

需要說明的是,依波加因是從西非熱帶雨林夾竹桃科四季長青灌木依波加種子提取而來,而這種植物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和其他檢疫物名錄》規定的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有毒植物。

換句話說,依波加因與依波加的關係,就跟古柯鹼與古柯植物,鴉片與罌粟植物關係一樣,既然植物屬於我國禁止入境的有毒植物,試問一下,賣家又是如何肯定娛樂使用依波加因是合法的?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還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賣家聲稱可以過尿檢,道理其實也很簡單,因為目前這種檢測手段確實需要達到一定劑量才能顯示陽性(純大麻THC成分),另外人工合成大麻素、依波加因目前沒有專門的尿檢板。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為什麼朋友圈裡的「上頭電子菸」廣告,總是會有「不怕尿檢」、「合法上頭」等宣傳語了。不過現在這招不好使了,因為通過毒品實驗室可以精準分析成分。

很多人可能會奇怪,我為什麼要反覆科普「上頭電子菸」是毒品 ,說起來也比較有趣,因為第一個向我反饋,並強烈要求我揭露「上頭電子菸」危害的人,居然是一名吸毒的網友,而他身邊幾個抽「上頭電子菸」的朋友,已經出現嚴重的精神障礙。

用這位仁兄的話來說,這種「上頭電子菸」比一般的毒品危害還要大,正常人抽一段時間就會發瘋。他的話雖然有些誇張,但有一定的道理,因為自從我科普「上頭電子菸」開始,就已經有很多受害者(有些甚至是未成年人)跟我反饋危害大的問題。

而根據我們湖南某戒毒醫療機構的報告顯示,從2018年11月份至今,陸續有多名吸食此類電子菸成癮的青少年出現緊張焦慮、情緒低落等戒斷症狀,逐漸增加吸食量後出現脾氣暴躁、興奮不眠、走路不穩、反應遲鈍、意識模糊、吐詞不清的精神症狀,最終被家屬送來治療的案例

剛開始這家戒毒醫療機構還不清楚他們吸食何種毒品,因為按照平常的尿檢均呈陰性(即顯示未吸毒),最終只得送往毒品實驗室分析他們吸食的電子菸煙油成分,才發現裡面含有兩種以上人工合成大麻素。

用電子菸吸食毒品並不是新鮮物,很早就在美國青少年群體中泛濫了,因為一些地下毒販會把大麻THC成分(四氫大麻酚)或粗製濫造的人工合成大麻素混入不同的添加劑(從植物甘油到有毒物質),製作成電子菸煙油出售給他們。

2019年,美國已接連出現多例與電子菸相關的青少年死亡病例,引發了社會普遍關注。而這些病患之前共同的臨床症狀包括有高血壓、暈厥、心動過速、幻覺、精神錯亂、低鉀血症、癲癇和驚恐發作等。

最終官方通過分析,發現這些青少年吸食的電子菸裡的煙油添加了許多神秘的摻雜物,包括止咳糖漿、各種碳氫化合物、有毒重金屬(如鉛),以及非常危險的人工合成大麻素。

人工合成大麻素的危害有多大,之前有寫文章科普過,同等劑量下,毒性甚至比海洛因都還大,不知情的吸食者很容易出現吸食過量中毒導致死亡的情況,而長期濫用會誘導精神分裂症的發生。

最後,我想問一下仍執迷不悟的賣家,你們還認為這種宣稱能讓人「上頭」、「致幻」的電子菸不是毒品嗎?

PS:為了防止槓,申明一下,正規合法的電子菸跟「上頭電子菸」沒有任何關係,後者是指採用三無電子菸產品吸食毒品成分。

相關焦點

  • 從娛樂明星祝釩剛涉毒被捕來看「上頭」電子菸的司法適用
    從判例上分析,儘管與冰毒、海洛因等傳統毒品相比,法院對走私、販賣大麻電子菸的被追訴人判得相對較輕,但注意到吸食大麻電子菸的被追訴人的學歷都比較高,部分為企業高管,還有很多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隊伍,這就意味著一旦被認定為犯罪,則有可能留下前科,不要說會影響仕途,更會丟了工作,人生的檔案上就此留下來汙點。
  • 警惕流向未成年人的「毒品」——電子菸
    電子菸煙液裡含有尼古丁成分還不算最壞的消息,最壞的是怕一些不法分子添加違禁的毒品成分。例如前一段時間我揭露的青少年群體流行的一種上頭電子菸,宣稱可以讓人合法上頭、合法飛行、致幻。上頭是吸毒群體的一種黑話,指的是毒品吸入體內後,一種舒適或欣快感直衝腦門的感覺。
  • 「上頭」電子菸內含毒品 安慶一男子被抓獲
    「K粉」被國家列為第一類精神管制藥品,一些不法分子卻將其摻入電子菸的煙油中,並以能讓人「上頭」為噱頭,吸引「癮君子」購買吸食。近日,安慶經開公安分局查處1名吸毒人員,正是吸食了這種含有毒品的電子菸。11月上旬,安慶經開公安分局同安路派出所掌握到一條線索:轄區有人涉嫌吸食一種含有毒品的電子菸。
  • 前瞻電子菸產業全球周報第69期:警惕!網上販賣的這種「上頭」電子...
    網上販賣的這種「上頭」電子菸是毒品澎湃新聞近日刊文提醒廣大電子菸用戶,近期在朋友圈、知乎等平臺,有不法分子販賣起了一種類似於電子菸,號稱「上頭電子菸」的產品。其宣傳語中多包含「上頭」「飛行」「快感」等詞彙,對外宣稱安全合法,可過"三檢」等等,對人體無危害無副作用。
  • 電子菸無毒無害?別被騙了!
    電子菸又名虛擬香菸、電子霧化器,是由電子菸菸具和電子菸煙液或者煙油組成的。它有著與香菸一樣的外觀、與香菸近似的味道,甚至比一般香菸口味要多。電子菸也可能是毒品!更可怕的是,現已有眾多不法分子假借電子菸添加違禁的毒品成分,甚者更是猖狂地在朋友圈進行兜售、販賣。例如大麻電子菸、上頭電子菸等,宣稱可以讓人合法上頭、合法飛行、致幻。
  • 男子好奇網購「有勁」電子菸 不覺中染上毒癮
    患者接觸上頭電子菸的原因各不相同,徐傑說,有些人在國外上學沾染了大麻,然後回國之後尋找替代品,有些人知道這種電子菸能「上頭」,就衝著這種快感而去,但絕大部分還是像王成一樣,只是單純的購買電子菸卻買到了這種「上頭」煙。
  • 販賣假毒品行為的司法認定|毒品|販賣毒品罪|甲基苯丙胺
    文/賈曉文 張亞男 韓 曦對於行為人不知情販賣假毒品行為如何定性的問題,最高人民檢察院於1991年4月2日《關於販賣假毒品案件如何定性問題的批覆》(以下簡稱《批覆》)中指出,不知情販賣假毒品成立販賣毒品罪,但該《批覆》已於2013年1月18日被廢止。
  • 電子菸太上頭?那你可要注意了!
    核心提示:隨著電子菸品種層出不窮,豐富的口味和高顏值在眾多傳統香菸中成功出圈。近年來菸民的年齡越來越趨於低齡化,電子菸對青少年更具有吸引性,違禁產品也在悄悄藉助這股東風,在人群中蔓延——上頭電子菸。 電子菸 隨著電子菸品種層出不窮,豐富的口味和高顏值在眾多傳統香菸中成功出圈。近年來菸民的年齡越來越趨於低齡化,電子菸對青少年更具有吸引性,違禁產品也在悄悄藉助這股東風,在人群中蔓延——上頭電子菸。什麼是上頭電子菸?
  • 這款電子菸越抽越上癮?竟是加了大麻成分
    近年來,電子菸的興起受到不少 " 菸民 " 青睞,然而,有人 " 玩 " 的電子菸所含成分卻是極不簡單。近日,廣州增城警方打掉一個販賣大麻電子菸的團夥,抓獲 6 名犯罪嫌疑人,繳獲大麻電子菸 138 支。據警方介紹,日前民警午夜出擊,去到轄區內一間酒吧。
  • 6月26日國際禁毒日 即墨法院發布3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其中一起回國人員自製含大麻油電子菸並出售牟利的販賣毒品案,入選山東省高院發布的毒品犯罪典型案例。1.山東省首例販賣含大麻油電子菸毒品犯罪案【基本案情】被告人韓某某在網上購買散裝大麻油,再用注射器將大麻油注進電子菸的菸嘴中,組裝成電子菸向外出售。
  • 微商兜售含麻黃鹼成分減肥藥 被警方以販賣毒品罪移送起訴
    因在朋友圈非法兜售的特效減肥藥中含大量製作冰毒的原料麻黃鹼,日前,浙江諸暨市公安局以販賣毒品罪向當地檢方移送起訴涉案9名微商。但郝某強調,自己從未吸食過毒品。警方隨後調查發現,郝某正在食用一種號稱能快速減肥的韓國特效藥裡含有麻黃鹼。郝某交代,她是看到微商廣告後購買的減肥藥。諸暨警方隨即鎖定以「韓國特效減肥藥」宣傳的賣家——家住山東威海的80後林某,與林某一起落網的9名代理,均為三十來歲的居家女性。林某,37歲,與韓國女性崔某發展了戀愛關係,接著做起了海外微商代購生意。
  • 「特情引誘」對販賣毒品案件定罪量刑的影響
    二、裁判要旨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孫某某明知是毒品而販賣,其行為已構成販賣毒品罪。鑑於被告人孫某某實施的該起毒品犯罪是公安機關利用特情引誘破獲的,其犯罪行為處在公安機關的掌控之中,涉案毒品不會實際完成交易和流入社會造成危害,且客觀上,在其尚未進行毒品交易時即被等候的公安民警抓獲,應當認定為犯罪未遂,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
  • 這種毒品透過皮膚就能滲入人體……
    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緝毒警察曹警官說。2018年底,曹警官和同事們看到了其他省份警方查獲毒品「郵票」的報導。不久後,轄區內也出現了這種新型毒品。2019年1月初,出於好奇,「90後」姑娘佳佳(化名)購買了兩片「郵票」。在朋友的規勸下,佳佳最終向東城警方自首並檢舉了向其販賣「郵票」的孫某某、楊某。
  • 「提醒」朋友圈代購這種「藥」竟是新型毒品!吃後任人擺布……
    現在朋友圈裡做海外代購的很多,吃穿用行,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不賣的,但是這些東西,都是合法的嗎?最近,江蘇常州警方就抓獲了一名專門在朋友圈代購所謂日本"安眠藥"的女子,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安眠藥"竟然是新型毒品!11月初,江蘇常州公安局蘭陵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說他一個微信好友在朋友圈代購一款日本的"安眠藥",並且稱效果特別好,有些可疑。
  • 兩名90後女主播販賣新型毒品「藍精靈」均獲刑
    據介紹,兩名網絡女主播喬某和張某因販賣一款日本處方藥氟硝西泮(俗稱「藍精靈」),分別被朝陽法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拘役4個月、有期徒刑3年。圖為此前張某受審資料圖。女主播稱不知「藍精靈」是毒品 請求輕判其中一名網絡主播張某,1993年出生。
  • 女子因販賣毒品罪獲刑七年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女子因販賣毒品罪獲刑七年>近日,來鳳縣法院審理了一起涉毒案件,以犯販賣毒品罪判處被告人趙某某有期徒刑七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
  • 巧克力、跳跳糖、郵票:毒品正偽裝成零食的模樣,盯著你的孩子!
    有些毒販恰恰是利用孩子缺乏判斷力的特點,利用「聰明藥」把他們引向其它毒品。廣州警方曾經破獲一起販賣「聰明藥」的案件,案發地點在學校附近的奶茶店,據店主交代,他專門把「聰明藥」賣給想變聰明的學生。對來路不明的藥物和保健品,一定要堅決說「不」。巧克力棒、跳跳糖這些長度在4.5釐米至10釐米的小棍,猛一看像巧克力棒,又有幾分像樹枝。
  • 商河縣人民法院對朱義波販賣毒品案進行宣判!
    //濟南市商河縣人民法院對朱義波販賣毒品案進行宣判//2019年6月24日上午9時,濟南市商河縣人民法院公開宣判被告人朱義波販賣毒品一案。商河縣人民法院以被告人朱義波犯販賣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扣押於湖北省京山市公安局的甲基苯丙胺11.72克,予以沒收;繼續追繳被告人朱義波違法所得人民幣800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毒品犯罪危害公民身心健康,頹廢社會風氣,並容易引發各類刑事犯罪,危害很大,該案的宣判有力地打擊了涉毒分子販賣毒品的違法犯罪行為,體現了國家打擊毒品犯罪的高壓態勢。
  • 女主播販賣國外處方藥「藍精靈」被控販毒
    新京報訊(記者 劉洋 實習生 王佳珺)今日(1月31日)上午,一名網絡主播因多次向室友販賣一款日本處方藥氟硝西泮(俗稱「藍精靈」),被控販賣毒品罪在朝陽法院受審。庭上,她稱為了治療失眠,通過代購渠道購買這款藥服用,明知有人借這款藥吸毒,還販賣給他人。
  • 利用特情耳目 邯鄲縣成功破獲一起販賣毒品案
    近日成功破獲一起販賣毒品案。  2010年10月15日,該局特管中隊接特情線索稱有人要在該縣境內出售毒品,特管中隊中隊長李楠迅速制定方案,帶領全隊民警對犯罪嫌疑人進行監視布控,由於犯罪嫌疑人具備一定的反偵察意識,一再更改交易的時間地點,給民警的抓捕行動帶來了不小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