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光刺繡班開班儀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吳建新)
慈光精舍監院智傳法師發言(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吳建新)
慈光刺繡班開班儀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吳建新)
慈光刺繡班開班儀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吳建新)
學習刺繡(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吳建新)
學習刺繡(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吳建新)
學習刺繡(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吳建新)
學習刺繡(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吳建新)
2020年11月1日,湖北黃石東方山慈光精舍、湖北省圖書館東方山分館、大冶劉小紅刺繡藝術館聯合舉辦的慈光刺繡班開班儀式在湖北省圖書館東方山分館舉行。慈光精舍監院智傳法師、湖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冶刺繡)代表性傳承人劉小紅等出席開班儀式。本次刺繡班主題為「養性繡中」,眾多刺繡文化愛好者踴躍參加。
慈光精舍監院智傳法師代表主辦方向劉小紅老師表示感謝,讚嘆劉小紅老師和她的團隊多年來堅持開展公益培訓,傳承弘揚大冶刺繡,幫助一大批婦女掌握刺繡手工技能,實現創業就業,脫貧致富,堪稱金針度人的人間菩薩。
2016年,為慶祝中國航空航天60周年,劉小紅老師親自設計並繡制的作品《星雲之夢》被天宮二號帶上太空,這是中國首次將非遺刺繡作品鑲嵌在太空艙內跟人類一起進入太空。這不僅是劉老師的榮譽,也是大冶刺繡的榮譽,也是黃石人民的驕傲。
智傳法師強調,大冶刺繡作為民間文化的重要代表,它不僅是一門技藝,還濃縮著大冶人民的審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希望大家珍惜難得的機遇,「養性繡中」,把自己的心安住在一針一線中,不僅學會刺繡這一門手藝,更能從中獲得內心的平靜和成就感。
湖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冶刺繡)代表性傳承人劉小紅老師說:「鄂東南地區刺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大冶刺繡文化不是我一個人的,也不是我一個人能傳承下去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這些年來我們已經陸續培訓數萬人,刺繡培訓的意義不僅在於傳承刺繡文化,更重要的是刺繡可以幫助我們安頓身心,我休息的最好時間就是在刺繡的時候。刺繡時,可以把內心清空,把各種煩惱拋開,心會很靜,繡好之後非常有成就感,這對於化解抑鬱、自閉等心理問題有重要作用。」
胡文婷居士代表所有學員發言,對刺繡班的舉辦表示感謝,期待通過學習,提升審美觀,掌握刺繡基礎知識,利用手上的一針一線,創作出高雅的藝術品,做一個福慧雙修的「繡美人」。
慈光刺繡班是慈光精舍傳統文化進寺院「養性」系列活動之二,旨在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推進「四進」活動,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引導廣大信教群眾愛國愛教,正信正行,為促進黃石地區經濟發展,社會和諧,人民幸福,作出佛教界應有的貢獻。(鳳凰網佛教通訊員馮富國)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