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漫威,DC三大全球IP,誰更有票房號召力?

2021-01-15 永坑動漫

1969年,DC漫畫被時代華納集團收購,有了影視巨頭的靠山,漫畫英雄通往電影之路一馬平川。

1978年,克里斯多福·裡夫主演的《超人》大獲成功,讓世人見識到了漫畫改編電影的商機,隨後幾部《超人》續集和劇集版,還有《女超人》等周邊角色紛紛在大銀幕上亮相。直至1989年,DC公司拋出了另一大王牌——蝙蝠俠登上大銀幕,再次引發狂潮,單單是手辦等周邊產品的銷量就讓華納公司樂開花。

迪士尼電影公司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沒有被交易過的好萊塢大公司。迪士尼全稱為The Walt Disney Company,取名自早期創始人華特·迪士尼,是總部設在美國的大型跨國公司,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依靠米老鼠起家,四十年代,涉足真人電影領域,先後收購了獨立電影界巨頭米拉麥克斯和3D動畫霸主皮克斯之後,迪士尼更是鞏固了自己作為頂級電影公司的地位。

DC電影宇宙(英語:DC Cinematic Universe)或稱DC漫畫共同宇宙電影(英語:DC Comics' shared universe films),是一個美國的超級英雄系列電影,存在於共同的虛構宇宙中,皆根據DC漫畫出版物中的角色改編。如同漫畫中的DC宇宙一樣,該系列跨越了漫畫的劇情元素、設定、演員和角色。於漫威電影宇宙成功後由華納兄弟影業公司建立。

公認的三大IP,這三個IP捧紅了很多演員吧,電影票房也是無敵高。你們覺得這三大IP誰更有號召力呢?

相關焦點

  • 漫威宇宙三大女神,誰能讓你怦然心動?
    2019年電影《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全球熱映,最終收穫27.9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超越電影《阿凡達》登上全球電影票房冠軍寶座。隨著近幾年的發展,漫威建立起了自己的強大的超級英雄電影宇宙,成為全球最火爆的電影IP,每一部電影幾乎都是票房大賣,足以說明漫威電影的強大票房號召力。
  • 《黑衣人:全球追緝》票房低迷,漫威英雄的號召力也不靈了?
    縱觀6月票房,最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票房成績,非《黑衣人:全球追緝》莫屬。上映11天票房不足3億,從目前趨勢來看不僅追不上《哥斯拉2》,恐怕連「X戰警」系列爛尾之作《黑鳳凰》都難得超越,如果最終收盤連國產青春片《最好的我們》都無法趕上,那更是裡外通輸。
  • 2018年好萊塢最賺錢的十部電影;漫威:如果不是我,迪士尼虧大了
    那麼迪士尼有哪些電影上榜了呢?1.《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復仇者聯盟3作為漫威十年埋坑巨作,復聯3和復聯4是漫威無限傳奇的系列的終結,所以在票房號召力上是不容置疑的,畢竟是漫威21部電影打下堅實的基礎,總投入7.75億美元,全球票房共20.48億美元,除去分帳後,票房淨收入12.75億,這樣算來復聯3的總利潤達到了5億,這樣的成績讓復聯3成功的鎖定年度冠軍。
  • 蜘蛛俠退出漫威電影宇宙 迪士尼和索尼到底誰虧大發了?
    想必昨(21)日全球的電影以及美漫愛好者都被索尼和漫威的分手事件所震驚。索尼在午間官方發聲確認漫威將不再插手以後的蜘蛛俠IP,而蜘蛛俠將不再是漫威電影宇宙的一部分。至於為什麼會發生這樁「離婚」案件,雙方究竟誰會承受更大的損失,所有人腦海裡都充滿了疑惑。
  • 迪士尼搞事,導致蜘蛛俠退出漫威宇宙?網友:大快人心!
    關注我 愛你哦相信很多人都是看DC和漫威的超級英雄漫畫長大後,現在對他們的電影更是推崇備至,只是漫威散落四方的版權,真的讓人看不到同框,現在蜘蛛俠又要退出漫威宇宙了?下面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我們再也不會在漫威宇宙裡看見的超級英雄,以及這背後的原因!最近讓很多漫威粉都熱議的話題莫過於,漫威和索尼談崩導致蜘蛛俠退出漫威宇宙,很多人還在評論叫囂「迪士尼快點收購索尼?」這件事本來就是迪士尼的鍋,要不是它眼紅蜘蛛俠的票房,想要融資進去五五分,也不會把事情搞成這個樣子!而且小蜘蛛在漫威宇宙裡,本來就跟個洗腳婢一樣,還不如出來單幹!
  • 9年71.61億美金總票房的「蜘蛛俠」單飛,索尼和漫威卻誰也不輕鬆
    提起那場讓漫威粉絲興奮不已的合作,背後除了漫威影業掌門人凱文·費奇積極響應,更離不開一個女人的全力促成。她就是艾米·帕斯卡,前任索尼影業聯席董事長,在為索尼賣命近25年、掌管電影業務12年裡,她是多部經典電影的幕後推手,更曾主導索尼影業最賣座的兩大電影IP「蜘蛛俠系列」和「007系列」,被業界視為好萊塢最具影響力的女性高管,也正因為艾米·帕斯卡的持續性介入,才讓蜘蛛俠有機會進入MCU。
  • 索尼與迪士尼達成協議 蜘蛛俠重回漫威電影宇宙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美股訊 周五,索尼和迪士尼宣布,漫威影業(Marvel Studios)將拍攝《蜘蛛俠:英雄歸來》系列的第三部電影。這部電影將由湯姆-霍蘭德(Tom Holland)主演,計劃於2021年7月16日上映。
  • 單年票房突破百億美元 迪士尼的「滅霸」之路
    來源:虎嗅APP作者:國泰君安社服團隊2019年,無疑是迪士尼在96歲高齡時的又一個高光時刻。12月9日,迪士尼宣布,旗下出品電影當年總票房突破100億美元——這也是世界影史上,首次有單個電影公司的年度票房站上百億的巔峰。
  • DC宇宙全球票房排名,《海王》強勢登頂
    講真,《海王》的視覺效果做得並不比入圍的《黑豹》、《新歡樂滿人間》等影片要差,而且票房一路走高,溫子仁也確實有這個底氣吐槽。在連續三周贏得北美周五票房冠軍後,《海王》的全球總票房已經確認超越《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成為DC拓展宇宙系列(DCEU)最賣座的影片。
  • 加勒比海盜5票房預測是多少揭曉 群眾基礎號召力可見一斑
    電影《加勒比海盜5》口碑雖然撲街了,但票房依舊爆棚。很多網友好奇電影《加勒比海盜5》票房預測是多少呢?一起來了解下。   掐指一算,《加勒比海盜》這個當年因迪士尼主題公園而無意間誕生的電影系列,已經陪伴我們14年了。
  • 蜘蛛俠將離開漫威電影宇宙?迪士尼與索尼談判陷入僵局
    Kevin Feige是打造漫威電影宇宙的關鍵人物,今年票房最高的四部電影中,有三部的製作人是Kevin Feige,包括《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驚奇隊長》和《蜘蛛俠:英雄遠徵》。報導稱,迪士尼方面要求《蜘蛛俠》的新電影按照50/50的比例進行出資,但索尼方面希望保持現有的協議,即漫威獲得5%的票房分帳收入以及所有的授權衍生品營收。
  • 全球票房最高的20部電影,復聯4榜首,第二名是最好的科幻片
    隨著人們娛樂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隨著電影製作工藝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好作品呈現給了觀眾,而觀眾也回報了最實在的票房成績!本期,七染將為大家送上全球電影票房TOP20的影片,其中漫威和迪士尼的作品就佔據了一半多,實力強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是哪些作品上榜吧!
  • 42年的超強生命力,102億美元票房,迪士尼再造星球大戰宇宙?
    前後持續42年的超強生命力,11部電影共在全球範圍內收穫超過102億美元的總票房,在經歷了天行者傳奇最終章《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之後,迪士尼又該如何把控這一超強「IP」的未來呢?可能會有同學會問,這跟迪士尼有什麼關係呢?
  • 美國漫畫相對於漫威,我還是更喜歡DC,這就是原因
    雖然這兩年漫威憑藉漫改電影大量圈粉,但是這是在中國,DC是美國最大最古老的漫畫公司,可能國內覺得漫威英雄更討人喜歡,漫威這兩年確實在漫改市場把DC打的抬不起頭。但是這是兩家漫畫公司,而不是兩家電影公司,漫畫動畫仍然是這兩個公司很重要的商品,這方面漫威就比不上DC,有心人可以找找兩家的動畫,在動畫上說每年的數量和質量漫威都處於下風。在美國動漫界超人和蝙蝠俠的人氣一直屬於居高不下的。要想想這兩貨按照第一次登場算超人應該有100歲了蝙蝠俠90歲。那麼多年的積累不是開玩笑。除此以外綠箭俠,閃電俠,沙贊等等也是有超高人氣的超級英雄。
  • 2020年全球票房排行榜,漫威3部上榜,豆瓣打分人數超600萬(下)
    上映後便在全球各大影院無死角爆炸,最終全球票房達到16.77億美元,一舉成為全世界票房最高的CG電影。影片入圍第92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提名名單。作品依舊保持迪士尼電影應有的高品質,所有毛髮、流水、揚起的灰塵等栩栩如生,都無不讓人覺得,這就是現實下的非洲大草原。
  • 漫威VS DC,淺談兩大美漫巨頭之間的差距!
    在特效技術發達的今天,漫畫中的超級英雄紛紛被搬上大熒幕,帶來了無數的視覺盛宴,那麼這兩家動漫巨頭都有什麼亮眼的表現與不足的?總覽漫威工作室(Marvel Studio)是漫威娛樂旗下的子公司。自2009年迪士尼公司收購漫威娛樂以來,迪士尼現在可以利用其所有部門(消費品,電視等)來推廣漫威電影,進而最終提高迪士尼的股票。DC娛樂直接從屬於華納兄弟公司,但沒有獨立的部門。相比之下,漫威的獨立部門可以利用其所有的營銷力量推廣最新的超級英雄電影。
  •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科幻《猩球崛起》,迪士尼也重啟了
    兩人這次重現當年的經典場面,有種前幾年肉絲和傑克的重聚,網友戲謔「難怪船沉了」的感覺。二是《猩球崛起》系列正式重啟了。2001年誕生的《猩球崛起》,原本是美國歷史上經典科幻《人猿星球》的前傳,是福克斯公司經典的ip之一。
  • 《異星戰場》成票房大毒瘤 迪士尼自認倒黴賠上2億美金
    迪士尼影業興許對於新片《異星戰場》還滿心期待,但如今這部所謂的科幻動作大片已經傷透了米老鼠的心。電影或許沒能登上票房冠軍之位,但它卻已創造了另一個「第一」,那就是2012年迄今為止的「第一賠錢爛片」,而「約翰?卡特」也極其有望穩坐全年「賠錢之王」的頭把交椅。
  • 粉絲無感票房慘澹,全球第一IP星球大戰中國市場失靈
    12月20日與北美同步上映的《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上映四天票房未能破億,10.4%的排片率位列同檔期第五。對於一部預算在2.5億~3億美元的商業巨製而言,它在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的表現著實慘澹。1999年,中國觀眾首次在大銀幕上觀看星球大戰,是前傳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幽靈的威脅》。
  • 大IP「漫威宇宙」開發簡史:莫比烏斯環的形成
    當時漫威經濟不佳且超英電影普遍很難請到知名演員,所以漫威先打算先拍一部《鋼鐵俠》電影來試水。在當時,「鋼鐵俠」充其量只是一個B級漫畫人物,小羅伯特·唐尼也從未拍過任何超過1億美元票房的電影,而喬恩·費儒導演更是連續兩次票房失利;彼時迪士尼也未收購漫威,漫威宇宙的概念更是在醞釀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