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酒是世界三大蒸餾酒之一,也被稱為國酒。它的酒素具有色清透明、醇香馥鬱、入口柔綿、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等特點,酒精度多在59十幾度,是醬香型酒的典範。另外,由於茅臺酒的做工複雜,要綜合考慮氣象,水質,與眾不同的釀酒工藝,原料也是精選的,所以促使了茅臺酒的酒質獨樹一幟,在市場上也頗受歡迎。茅臺的歷史悠久,一路發展走來,茅臺也經歷了很多變遷,今天老陳就和大家一起看看茅臺酒瓶封口的變遷,學會名家鑑酒的絕招!
20世紀50、60年代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柱形陶瓶茅臺酒上是一張方形封印刷紙,中間是印的深藍色的由左半圓形麥穗和右半圓形齒輪組成的正圓形,中間是用篆書寫的貴州兩個字,是隨著圓形而變形的藝術字體,圖案整體還有兩個圓環把它環抱,正好與瓶嘴大小一樣。在新中國成立前,茅臺酒瓶的瓶嘴先用油紙塞口,再用豬尿泡皮棒紮起來,然後貼上封口紙,一直用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個類型的標貼,用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便不再使用了。
20世紀70年代
在貴州地區,盛產玉米作物,很多喝酒的人買回酒以後,把喝完了剩下的酒用玉米棒塞口作為密封,以便在保證白酒質量的同時,下次還能繼續喝。在此時,茅臺出現了紅飄帶,大家都知道,在國際上,中國的貴州茅臺非常有名,而且口感綿軟,香味濃鬱。所以大量的茅臺酒出口國外。而紅色又是我們中國的代表。所以為了代表我們中國元素,在茅臺酒瓶上加入了紅飄帶。
20世紀80年代
此段時間內,茅臺酒的瓶蓋出現了「八角蓋」,比較常見的年份為:1980年、1981年、1985年、1986年,其中在瓶蓋上,還有「茅臺」朱文暗記。1985年,茅臺酒推出茅臺酒珍品包裝,主要由馬熊設計,因為茅臺酒是國酒,代表中國酒的文化,於是他設計了一個銅爵造型,既能做裝飾,又能豐富酒的文化元素。
20世紀90年代
1996年8月19日以後,茅臺酒廠主要生產500ml裝茅臺酒,這時候開始使用義大利進口的防盜瓶蓋,由防盜出口和蓋帽兩個部分組成,膠帽透明無色,這種瓶蓋能夠防止酒回灌,既能保證美觀,又能防止了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