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從3年中考58份試卷分析吉林省中考物理第七章(下載列印)

2020-12-05 教師說說

請關注後跟蹤後續章節的複習學案。下載列印後給孩子看看: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下冊

教材版本教育部審定2013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物理下冊》,地區僅限吉林省,因為統計的三年中考題為吉林省真題。

第十三頁是第七章《力》知識樹,通過總結的知識點建立知識樹也叫知識脈絡圖。

力從四個角度複習:定義、力的作用效果引到彈力再到彈簧測力計使用、力的三要素、重力。

知識樹建立知識脈絡

第十四頁:

通過分析2015、2016、2017三年吉林省中考試卷分析第七章考點及分值;

通過手動統計學生58張有效試卷錯題分析學生在《力》中的常錯、易錯題。

分析中考考點、三年真題、常錯易錯題

統計學生錯誤情況

限於百家號等級及數據來源,每周連載三章複習學案,歡迎大家關注下載

物理學科千萬不要靠死記硬背,扼殺學生理解分析的能力,可以說背得越多後續學習成績越差。

以下為拓展知識:

力是力學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或形變的外因。在動力學中它等於物體的質量與加速度的乘積。

力的概念形成簡史推拉物體時,可以直覺意識到「力」的模糊概念。被推拉的物體發生運動以及物體滑行時,由於摩擦而逐漸變慢,最後停止下來,都反映了力的作用。中國古代文獻《墨經》就把這個概念總結為「力,形之所由奮也。」就是說,力是使物體奮起運動的原因。所以,力是那樣自然地反映到人的意識中來的。但是人們從直覺意識到「力」的概念到獲得「力」的嚴格科學定義,卻經歷了長期的鬥爭。

在西方,力的概念在物理科學中提出以前。首先在哲學中發生爭論。古希蠟的宇宙論學派的泰勒斯(Thales)等人認為自然是有生命的,象人體一樣是自己運動的活的組織。在這種哲學思想指導下,不會產生運動的起源命題,也沒有「力」的概念。後來帕門尼德(Parmnides)從邏輯推理提出了運動並不存在的觀點。他的反對者提出了運動的源泉是「力」來證明運動是存在的。這樣就意味著承認了「力是因,運動是果」的原始的因果論觀點。

柏拉圖的力的概念基本上是非物質的,他認為自然之所以賦予運動的本性,完全因為有一個不朽的活著的精靈。自然間的所有力的最後源泉是隱藏著的世界靈魂,它才是一切物理活動的根源。當然,這種形上學的觀點很難用來解釋象萬有引力所產生的那種運動。

在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中,力被看作是從一個物體發射到另一物體中去的。這種發射的力本身不是物質,而是一種「形式」,是依賴於物質而存在的。根據這種力的概念,其作用只限於相互接觸的物體;只有通過推或拉,才能相互影響作用。亞里斯多德的這種力的概念完全否定了彼此不接觸而通過遠距作用的力的存在。於是只能假設行星自我發力驅使自己運動;恆星自己也是有生命的。但亞里斯多德首先提出了所謂「運動定律」,認為運動物體的速度和通過介質時受到的阻力成正比。不過他並沒有提出所用的量的度量單位,也沒有測量這些量的方法。亞里斯多德認為物體的重量是表示「自然運動」的,即表示物體有返還其自然位置的傾向,而不是表示物體受迫運動的原因。這種認識排除了把重量作為度量力的單位的可能性。

在整個中世紀的過程中,關於力的概念深受亞里斯多德思想的束縛,沒有取得什麼進展。

伽利略對經典力學的建立有重要的貢獻,但對力並沒有形成完備的概念。他關於質量的定義是模糊的,所以,他不能給出清晰的既適用於靜力學,又適用於動力學的力的定義。當然,他對慣性原理是基本理解的。他的慣性原理指出,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條件下,能連續作勻速運動。他把力和速度的變化聯繫在一起。破除了亞里斯多德把力和速度聯繫在一起的長期的思想束縛,為I.牛頓把力和加速度聯繫在一起開闢了道路。

力的概念在牛頓力學中佔有最根本的位置。牛頓在1664年就提出了力的定義是動量的時間變率(動量等於質量乘速度)。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是力的定性的定義,它給出力在什麼條件下存在和什麼條件下不存在的定性條件。牛頓第二定律給出了力的定量的定義,即力等於動量的時間變率;如果質量不變,力也等於質量乘加速度。牛頓第三定律指出,對於每一個力而言,必有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存在。它指出所有的力都是成對的,只在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時才能實現(見牛頓運動定律)。

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的驚人成就,使超距作用力的概念推廣到物理學的其他分支中去。但是,牛頓並不能從物理上說清超距作用的實質,所以長期受到各方的嚴厲批評,直到A.愛因斯坦於1905年提出狹義相對論,指出一切物理作用傳播的最大速度是光速以後,人們才認識到牛頓有關超距作用力的概念有極大的局限性。愛因斯坦1915年在他的廣義相對論裡明確指出,萬有引力的傳播速度不可能大於光速。

在歷史上,有許多科學家和哲學家曾指出,牛頓力學中的力的概念只是一種方法論性質的工具,或是一種形上學的東西。G.R基爾霍夫、H.B.赫茲和E.馬赫都認為牛頓的力的概念很難說明力的實質,但都肯定力是一種計算用的量,代表質量和加速度的積。當然,牛頓提出的力的概念對科學進展的貢獻很大:沒有這種概念,物理就會失掉理論的連貫一致性。

力的單位牛頓第二定律既可以看作是質量的定義,也可以看作是力的定義。前者把力看作是基本量,把質量看作是第二定律的導出量;後者則反之。

我們把長度單位定義為標準衡器在兩點之間的距離,或用特定的光譜線波長來度量。同樣,時間可以用標準運動的周期。如地球公轉周期,時鐘的擺動周期,或分子的振動周期來衡量。利用這種長度和時間的單位,我們就能給出速度和加速度的定義和度量。現在,我們通過兩種途徑探討牛頓第二定律,即絕對制和引力制。在絕對制中,我們引進標準物體的質量為單位質量,從而根據第二定律,把單位質量產生單位加速度的力作為單位力。其他質量原則上可以和標準單位質量相比,用單位力作用測定它的加速度。這樣求得的加速度同它的質量成反比。實驗證啁,質量是一個標量,而力和加速度則都是矢量,它們服從矢量合成和分解的規律。

在絕對制中,非相對論力學的牛頓第二定律可寫成:F=ma,

式中F和a為力和加速度;m為該物體的質量。式右的m和a如果是已知的,則本式即為力的定義。所以在絕對制中,質量是基本量,力是導出量。力的量綱是MLT-2,其中M、L、T分別為質量、長度和時間的量綱。

在引力制中,用標準物體所受地球引力作為標準力,因而,引力制把力作為基本量,而根據第二定律,質量為聯繫力和加速度的比例因子,成為導出量。在引力制中,標準物體的重量作為單位力,引力加速度為g。任何物體的重量是用標準物體的重量來度量的。設物體的重量為W,則它的質量m可以寫成W/g。這個導出量m的量綱為FT2L-1,其中F為力的量綱。由於地球表面各處的地球引力加速度並不完全相等,所以物體在地球表面各處的重量,也不會完全相等。為了避免這種困難,規定地球表面的某一特定點作為測量標準物體的標準重量的場所。所以,引力制的絕對程度並不比所謂絕對制的絕對程度差。

絕對制的力的單位為達因和牛頓。1達因是使1克的質量產生1釐米/秒2加速度的力;1牛頓是使1千克的質量產生1米/秒2加速度的力。1牛頓等於105達因。國際單位制和中國法定計量單位中,力的單位是牛頓。

合力如果所有力的作用線都相交於一點,則這些力組成一個匯交力系。任一匯交力系的合力可以用矢量求和法求得,但這個合力必通過力系的匯交點。如果合力等於零,這個匯交力系是平衡的,亦即它們所作用的物體沒有加速度。

一般說來,任一較大的物體上可以有三種類型的力在作用:①在分散的一些點或某幾塊表面的面積上有外力的作用。②在物體內部,有外力所產生的反作用力的作用,或由於物體變形而產生的內部約束力的作用。這些內部變形約束力都是成對地產生的,合在一起互相抵銷,並不影響加速度。③在內部各部分有分布力的作用。這些力一般都和各部分的質量成正比。例如,重量所產生的作用力和加速度所造成的慣性力都是體內分布的力,總稱徹體力,簡稱體力。如果這一物體上所受各外力是匯交的,則其合力必和體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果這合力通過該物體的質心,則合力必等於總質量乘該物體所產生的加速度。如果這些匯交的外力的合力不通過該物體的質心,可以把這合力化為一個作用在質心上的力和一個繞質心的力偶矩之和(見力系)。前者的大小和作用線方向和原來的合力相同,只是其作用線平移到通過該物體質心的位置,後者即力偶矩等於合力乘質心到合力原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前者引起物體質心的加速度運動,後者引起物體繞質心的角加速度轉動(見剛體動力學)。

一般說來,物體所受各外力不一定是匯交的。但其合成的作用同樣也可以化為一個通過質心的合力,和繞質心轉動的合力偶矩。

相關焦點

  • 中考|2021中考物理一輪分章節真題訓練(36套)③:八年級第7-9章
    和麥麥一起#備戰2021中考#1-3章:中考|2021中考物理一輪分章節真題訓練(36套)①:八年級第1-3章4-6章:中考|2021中考物理一輪分章節真題訓練(36套)②:八年級第4-6章今天給同學們分享教科版初中八年級物理中考一輪複習第7-9章,這是一套中考
  • 模擬看中考:以2020年四川成都七中中考數學一診試卷分析成都中考
    距離2020年中考還有約87天!距離2021年中考還有約423天!距離2022年中考還有約788天!今天距離中考又近了一天,你學習數學了嗎?今天將根據「2020年四川省成都七中中考數學第一次診斷測試試卷」來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四川省成都市的中考考情情況,大體上來說成都市的中考數學試卷主要採取閉卷筆試的方式,考試時間為120分鐘,全卷滿分為150分,試卷結構則是採用 A,B 兩卷形式,期中試題題型包括客觀性試題和主觀性試題兩個大類。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成都市的中考數學模擬試卷吧!
  • 中考前一定要搞懂的物理易錯知識點——透鏡(可下載列印)
    本篇文章介紹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鏡易錯知識點,同學們在中考前一定要把這些知識點弄清楚,免得考試的時候丟分。如需免費電子版的初中物理七百講知識點總結,可關注並私信我。我始終強調,不要死記硬背,要理解的記憶。放大鏡成像特點是什麼?
  • 中考|2021中考物理一輪分章節真題訓練④:八年級第10-12章
    和麥麥一起#備戰2021中考#1-3章:中考|2021中考物理一輪分章節真題訓練(36套)①:八年級第1-3章4-6章:中考|2021中考物理一輪分章節真題訓練(36套)②:八年級第4-6章7-9章:中考|2021中考物理一輪分章節真題訓練(36套)③
  • 吉林中考物理複習|從5年真題分析專題二:電學計算題
    以學為主精講精練以學案形式促進高效複習吉林省中考物理電學計算系統分析自2011年使用新版教材後的2013年中考試卷至今,共計2013、2014、2015、2016、2017五年真題。吉林省中考物理試卷(長春地區除外)中必有一道5分的電學計算題,特點:難度低、分值高屬於學生應該做出的必得分題。本學案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考查知識點分析及詳解。
  • 中考前一定要搞懂的物理易錯知識點——簡單機械篇(可下載列印)
    本篇文章介紹初中物理第十二章:簡單機械易錯知識點,同學們在中考前一定要把這些知識點弄清楚,免得考試的時候丟分。如需免費電子版的初中物理七百講知識點總結,可關注並私信我。分析力臂需要注意什麼?回答:力臂分為動力臂和阻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做動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叫阻力臂。
  • 中考前一定要搞懂的物理易錯知識點——質量與密度(可下載列印)
    本篇文章介紹初中物理第六章:質量與密度易錯知識點,同學們在中考前一定要把這些知識點弄清楚,免得考試的時候丟分。如需免費電子版的初中物理七百講知識點總結,可關注並私信我。我始終強調,不要死記硬背,要理解的記憶。
  • 2019中考物理複習:壓強、浮力、密度的綜合分析與計算,重難點!
    2019中考物理重點複習:壓強、浮力、密度的綜合分析與計算,敲黑板!(附詳細解析)初中物理學習中,很多同學抱怨力學太難了!尤其在浮力部分,同學們傻傻分不清為什麼F 浮=G排。其實,不是浮力難,是浮力經常找幫手來「打群架」!
  • 中考|2021中考物理一輪分章節真題訓練⑦:九年級第7-11章
    #中考物理今天發布剩下的九年級第7-11章的分章節真題專項訓練。這一套真題訓練全部打包放在一起了。——需要word全集的同學給麥麥留言或私信。在寒假裡,好好給自己進行一輪物理的複習,把基礎打牢,等一開學的月考,考一個好成績!
  • 2019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數學試卷分析,考生吐槽:複習了假書?
    2019年江西省中考數學試卷(無水印圖片版)分享江西省南昌市中考數學已於6月18日上午10:30結束。考試鈴聲結束的那刻,看到一部分考生們滿臉的笑容,應該考得不錯。而一部分考生滿臉愁容,不知道是不是試卷太難了?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時還有一大版塊沒有寫完。
  • 第七章第一節 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
    第七章第一節 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 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4-03-14 10:06:57 [標籤:第七章 分析 人類 活動 破壞 生態環境 實例]說兩句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19
  • 南開中學物理教師劉安剛細說2019年中考物理複習策略 壓強浮力分值...
    今天下午,第二批名師將到上遊新聞演播室錄製「高分突破·指點中考」視頻。今天我們特邀了物理科目的名師,細說中考物理複習策略。他預測2019年重慶中考物理會有如下變化:1.試卷的題型、結構、分值、難度係數、區分題的位置、高頻考點的設置等基本不變。2.因2018年中考壓強浮力所佔分值較少,僅4.5分,2019年會有所增加。
  • 中考物理——電學及力學壓軸計算題練習(附答案),拓展延伸
    中考臨近,可供同學們複習的時間越來越少,對於物理的學習,最難的莫過於最後兩道壓軸計算題了,這兩道壓軸題,一般是力學和電學題,許多考生面對這兩道題都犯怵,很是頭疼,不知如何作答。其實,這兩道大題,一般都是分層次出題的。
  • 2020中考物理試卷分析:考試難度明顯下降,側重基礎,新初三注意
    3.與往年沒有區別,考查的是學生對八年級下冊第十一章功與機械能中的生活實例對應知識點——八年級下冊第十一章第三節動能與勢能。10.與歷年沒有區別,考查的也是多個知識點的理解與應用,涉及八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二章對應知識點——八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三節重力;第九章第三節大氣壓強;第十章第二節阿基米德原理;第十二章第一節槓桿。
  • 史上最全初中物理實驗題大總結!列印練習,中考物理不下95!
    史上最全初中物理實驗題大總結!列印練習,中考物理不下95!初中物理雖然不是很難,但是對於部分同學來講,物理仍然是所有學科當中最難的一科。畢竟物理和數學比起來所需要的邏輯要更為縝密和更精密的計算。不過也不用過於擔心,物理雖然很難,但初中物理所涉及到的難度遠遠沒有同學們想像中的那麼大。只要掌握了知識點,通過做練習題的方式對知識點進行運用和鞏固,加深記憶之後考試也不會忘記。實驗題可以說是試卷中算難的題了,因此同學們想要攻克難題,就要多加練習,熟悉考題題型和考點的常見題目形式,這樣才能在考試的時候針對性地掌握知識點,且儘量做到不丟分。
  • 中考物理難點分析_方法輔導_中考網
    初三年級的物理主要涉及力學,從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質世界》到第十五章《功和機械能》都屬於力學。最後的第十六章《熱和能》還有十七章《能源與可持續發展》屬於能量和能源,相比力學知識比較簡單。因此初三物理學習成功的關鍵在於學通力學。
  • 北京發布明年中考考試說明,地理、生物等小學科首次進中考
    記者了解到,2018年北京市中考在原5科基礎上增加4個學科,調整為科目選考形式,英語增加聽說考試。除語文、數學、英語3科必考外,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思想品德實行「五選三」選考。這是歷史、地理、生物等「小學科」首次進入中考,一些學科考試時間和分值也做了調整,同時語文科目增加了古代詩歌閱讀。
  • 中考物理五大題型答題技巧匯總
    中考物理試題難度相對比較穩定(8:1:1),試題注重在真實,生動的生活情景中考查學生在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發展狀況,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出死記硬背和偏題、怪題,試卷難度合學生實際,減少考試壓力,增強學生學知識的信心。
  • 中考名師輔導:物理歷年熱量計算題攻略
    中考名師輔導:物理歷年熱量計算題攻略   第16章涉及的熱量計算在中考試卷中的固定位置是第31題,是計算題型複習的重中之重,題目難度小,拿分容易,分值有6-7分之多。各位考生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此題滿分勢在必得。
  • 中考前一定要搞懂的物理易錯知識點——透鏡
    本篇文章介紹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鏡易錯知識點,同學們在中考前一定要把這些知識點弄清楚,免得考試的時候丟分。 如需免費電子版的初中物理七百講知識點總結,可關注並私信我。 我始終強調,不要死記硬背,要理解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