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伊媒報導,當地時間12月1日,伊朗議會公開會議上,國會議員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了一項「戰略行動計劃」的綱要。該計劃旨在「對抗美國對伊朗實施的制裁」,並維護伊朗自身利益。該計劃要求伊朗原子能組織(AEOI)每年至少生產120公斤純度為20%的濃縮鈾,並在該計劃法案通過後的兩個月內將其儲存在伊朗境內。
美國多次對伊朗實施制裁
據伊媒報導,如果該項計劃草案通過,國會將要求伊朗政府暫停履行2015年「伊核協議」下的諸多承諾。伊朗議會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委員會發言人阿博爾法茲爾·阿穆伊表示,該項計劃是為了打開美國對伊朗核項目的封鎖,推進穆赫森·法赫裡扎德等核烈士未完成的目標。
伊朗對美國展開反擊也是有理由的。據早前報導,2018年5月,美國單方面退出了「伊核協議」,並對伊朗實施了有史以來最嚴厲的制裁。自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議」後,川普政府已先後對伊朗採取多輪經濟制裁措施,這令伊朗的經濟備受打擊。今年11月中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再一次發表聲明,將對伊朗實施進一步制裁,此次制裁包括向伊朗提供軍事物資的公司或個人和伊朗的石油部門。
被欺負到這份上了,讓伊朗還怎麼忍?
美國對伊朗「變本加厲」的制裁,早就讓伊朗心生不滿。如今「伊朗核武器之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又遭遇襲擊身亡,這就更是加劇了伊朗對美國的「報復」心理。據此前報導,法克裡扎德遇害後,前以色國家安全研究所所長阿莫斯·亞德林受訪時曾表示,蓬佩奧上周訪問以色列的目的並不單純,這可能與法赫裡扎德遇刺有關。
而就在法赫裡扎德遇害兩天後,有消息傳出美國現任總統川普的女婿、白宮高級顧問庫什納將前往沙特和卡達,未來幾天庫什納將會見沙特和卡達的國家元首。據此前報導,一位以色列官員曾表示,法克裡扎德遇害幾天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也曾前往沙烏地阿拉伯,並和該國領導人本·薩勒曼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舉行了會晤。
伊朗發誓一定要復仇
更讓人心生疑惑的是,在法赫裡扎德遇害的數小時裡,美國「尼米茲」號航母便被部署到了波斯灣。雖然美國堅稱此舉與暗殺無關,但在當前緊張的局勢下,「尼米茲」號的存在依舊給伊朗帶來了巨大壓力。
而伊朗核能科學家遭暗殺也並非首次。據資料顯示,在2010年至2012年間,共有四名伊朗核科學家遭暗殺身亡。而對於這一次的襲擊,伊朗終於打算不再 「任人宰割」了。據此前報導,伊朗革命衛隊軍事指揮官巴格裡曾表示,「伊朗將對所有與該襲擊事件相關的極端組織採取復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