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俄接受美國提議,或引發多米諾效應,伊朗威脅將成現實

2021-01-16 虛實九變

自美國發起對伊制裁以來,伊朗局勢變得錯綜複雜。一方面,伊朗聯絡歐佩克部分成員國以及俄羅斯積極展開反擊,歐盟因為種種原因也提供了部分支持。另一方面,美國向波斯灣調兵遣將,包括核航母機群、轟炸機戰隊、「愛國者」飛彈等,同時還制定了一項軍事行動計劃。

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俄羅斯作出罕見表態,主動向美國遞出橄欖枝。據今日俄羅斯報導,近日在美國訪問俄羅斯的會議上,普京表示現在到了一個關鍵時刻,莫斯科願意接受此前川普提出的建議,重新恢復建立兩國的友好關係。

據悉,5月初普京接到了川普的來電,雙方在電話裡交流了一個多小時。據白宮介紹,兩人就今後的兩國關係與合作前景進行了展望。而川普表示這通電話富有積極意義,有利於促進並改善兩國關係。

而當前俄羅斯正是伊朗反擊美國的重要力量,一旦俄改變立場,伊朗很可能將迎來美國的「暴風雨洗禮」。同時,這還意味著此前伊朗提出的種種威脅將成為現實,包括封鎖荷姆茲海峽、研發核武器。而多米諾骨牌效應將直接引發整個中東地區的核研究熱,屆時將變得更加無法收拾。

當前敘利亞戰爭還沒結束,利比亞首都還處於層層包圍狀態,阿富汗的戰火還在繼續,可以說整個中東地區原本就不太平。而一旦核武器加入戰場,不管是哪國都沒有能力收場,即使是美國也不行。

不過歸根結底,俄羅斯才是決定伊朗甚至是整個中東地區最終命運的關鍵,俄羅斯的任意一個舉動,都有可能激化矛盾從而引發一場戰爭。

不過當前俄羅斯並未做出任何出格舉動,表面上向美國示好並不代表就要改變對伊策略,或許這也是一次曲線救伊,畢竟美俄兩國的恩怨並不會因為一場訪問而輕易轉變。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美國「退群」引發伊核問題懸念:伊朗會否重啟鈾濃縮
    當地時間2018年5月8日,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並重啟因伊核協議而豁免的對伊朗制裁。  視覺中國 圖新華社5月9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8日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因伊核協議而豁免的對伊朗制裁。
  • 關鍵時刻,中方帶領70國在聯合國反擊美國,這次美必須給個交代
    2020-11-30 11:15:15 來源: 前沿時刻 舉報
  • 伊朗新盟友宣布與美斷交,中東引發連鎖效應
    2020年引發全球矚目的不僅是新冠病毒疫情,還有日益嚴峻的美伊衝突。新年第三天美軍就在巴格達國際機場暗殺伊朗軍方高層將領蘇萊曼尼將軍,為今年的美伊衝突定了個高調,隨後伊朗發起大規模報復行動,不僅多次出動境外武裝勢力圍攻美國大使館,還向伊拉克美軍基地發射數十枚彈道飛彈,雙方劍拔弩張,中東地區一時間戰雲密布。正值國內新冠病毒疫情嚴峻時刻,美國仍然沒有忘記繼續施壓伊朗,五角大樓剛剛宣布將在中東地區部署兩個航母戰鬥群,應對不斷增大的威脅。
  • 伊朗要開始復仇了?美核航母艦隊突然行動,美軍:與任何威脅無關
    因此,在襲擊事件發生後不久,震怒的伊朗高層就將矛頭直接指向一直與自己有矛盾的以色列,認為只有來自國家的特種力量才有執行這種任務的能力。因此,在暗殺發生數小時後,不僅大批憤怒的伊朗民眾走上街頭,聚集在伊朗總統魯哈尼官邸附近進行示威遊行,高呼要對美國宣戰,就連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的軍事顧問海珊·德漢也直言發誓要「以雷霆手段」打擊殺害科學家的殺手。
  • 伊朗不是頭號目標?幾十艘軍艦逼近領海,美國攤牌時刻終於來臨
    ,只是這次美軍突然調轉槍口,派出幾十艘軍艦逼近俄羅斯領海,難道說伊朗不是頭號目標?或者已經不是了,俄羅斯才是美國的首要目標,看來美國攤牌時刻終於來臨了,對他們來說,全球第二強國不是最大威脅,而是一個可以輕易解決的敵人。
  • 伊朗民眾:不會屈服於美國的威脅
    來源:央視網剛剛過去的2020年,伊朗經歷了動蕩不安的一年,美國的制裁、施壓,讓伊朗人這一年過得很艱難。日前,總臺記者在德黑蘭採訪了多位伊朗民眾,他們都表示,不會屈服於美國的威脅。當地居民 瓦希德:這一年對伊朗來說很艱難,我們努力應對美國的制裁,我們的政府堅決地與之鬥爭。由於物價上漲,人們在經濟上存在困難,但人們在忍耐,因為他們知道更好的未來在前方等待著。當地居民 賽迪:有一些傳聞說(美國)會解除制裁,但根據最近發生的事和一些言論,我不認為制裁會取消。美國政府都是一樣的,我不認為換一個領導人會改變什麼,因為我們國家有一些期望他們不會接受。
  • 伊朗鐵桿盟友宣布與美斷交,中東引發連鎖效應,美國這次慌了
    一直以來,美國的發達經濟使得其一直能夠擁有很高的軍費預算。但是今年,美方的軍費預算面臨削減,其國內對於美軍無底洞似的各種消耗漸漸升起抵抗之心。美軍為此,提高了在海外駐軍基地的軍費分攤金額,但各國基本都拒絕向美國繳納巨額費用。因此,美國將目光轉向了國際原油市場。
  • 伊朗濃縮鈾產量提升四倍:被美國軍事威脅逼出來的有核國家
    觀察者網5月21日報導稱,面對美國大兵壓境的現實,伊朗在外交上不斷聯絡其他強國,以便謀取支持,同時其國內的鈾濃縮活動也大幅提升。據稱,伊朗目前的濃縮鈾產量已經比以往提升4倍,照此持續下去,伊朗恐將在短時間內即可擁有武器級鈾材料,並可以製造出實用的核武器。
  • 美國在俄周邊大搞生物實驗室,俄女議員:應調查這些實驗室
    外界質疑美國製造病毒的聲音此起彼伏。就連聯合國秘書長古雷特斯也表示,會在疫情結束後,對病毒起源地實施調查。為此,川普急忙宣布停止向聯合國下屬的世衛組織繳納會費。難道,川普在有意隱瞞什麼?比起川普的"掩耳盜鈴",美國在俄周邊建立的數個生物實驗室更令人擔憂。
  • 美國制裁伊朗效應初顯,神助攻油價創7周新高
    本周,就在市場預計原油將失去繼續上升的動能時,油價卻在多種因素推動下再拾升勢。當地時間27日,美國和墨西哥達成初步雙邊貿易協定,緩解了外界對北美緊張貿易局勢的憂慮,能源貿易是該協定的關鍵組成部分,市場預計這會促進兩國經濟增長,也因此增加對石油的需求預期。
  • 美國三艘核潛艇偷窺伊朗軍演,卻被伊朗海軍深水炸彈炸得慌忙上浮
    伊朗革命衛隊在軍事演習過程中向荷姆茲海峽以2枚一組的方式撒布深水炸彈,深水炸彈入水延時爆炸產生的巨大壓力立即促使海水上湧成高大的柱狀水花,令人意外的是海面上突然竄出了3條「大黑魚」!(潛艇急速上浮躍升基本上都是到了性命攸關的時刻,躍升時的姿態也關係到全艇員的安全,這種屬於逃生的必要技能的訓練是不可或缺的)實際上,這3條竄出水面的「大黑魚」就是美國海軍的「洛杉磯」級核潛艇。美國3艘核潛艇緊急上浮的大角度躍升出水的場面相當震撼,她們高速躍升帶出白浪條條在波斯灣海面上相當罕見。
  • 俄媒建議中國俄羅斯伊朗結三國聯盟共抗美國
    亞信峰會四年一次,組織專門會議討論亞洲空間的國際衝突問題,吸引了在宗教、政體、經濟發展、人口數量上各不相同的國家參與,包括印度和中國同列,巴基斯坦和以色列同臺,沙特和伊朗對話,總共有24個成員國。但是沒有菲律賓、印尼和日本,這些國家都受到美國影響,為了自己的利益,放棄參加泛亞項目。好在亞信沒有受到美國盟國任性的過度影響,最重要的是,這個工作平臺能使伊朗參與解決國際問題。
  • 俄對伊朗濃縮鈾儲量超上限表示遺憾並呼籲各方克制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駐俄羅斯記者 張健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2019年07月03日 04 版)  7月1日,美國白宮及國務院相繼發表聲明,呼籲伊朗停止所有鈾濃縮活動。7月1日,國際原子能機構檢查員在伊朗進行評估後證實,該國豐度3.67%的低濃縮鈾庫存儲量已超過300公斤上限。
  • 外媒:四成美國民眾無法接受支持的候選人落選,大選後可能引發不滿...
    外媒:四成美國民眾無法接受支持的候選人落選,大選後可能引發不滿和抗議;①據報導,民調發現,美國總統川普和民主黨挑戰者拜登的支持者當中都有超過四成的人表示,如果自己青睞的候選人落選,他們就不接受11月大選的結果。
  • 伊朗毫不畏懼堅船利炮,川普想要大幹一場?專家:連鎖效應嚇人
    川普再次「放炮」美國總統川普不久前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對外宣稱,他已命令美國軍隊可以開火攻擊任何騷擾美國船隻的伊朗武裝船。從美國威脅退出多國訂立的伊朗核協議以來,這是美國最高行政首腦再次明確威脅挑起波斯灣水域的軍事衝突。
  • 多米諾骨牌效應,量子計算機大規模擴展的新途徑
    QuTech研究小組中的Sjaak van Diepen,同時也是此次論文的主要作者表示,他的團隊發明的新的讀出方法,基於一種人們普遍知道的現象:多米諾骨牌效應。 基本原理是第一個轉變觸發第二個轉變,第二個轉變觸發第三個轉變,以此類推,就像多米諾骨牌在連鎖反應中倒下一樣。
  • 伊朗流星3飛彈剛發射,以色列就亮出底牌,俄:這才是頭號勁敵
    據俄衛星網7月29日報導,日前伊朗軍方成功發射了一枚「流星-3」型中程彈道飛彈,飛彈在中東上空飛行了一千多公裡周,準確命中了伊朗境內的目標,軍事專家認為,伊朗在此時發射中程飛彈,顯然是在向美國等國發出威脅,提醒美陣營伊朗擁有強大的飛彈部隊,然而在伊朗飛彈飛越中東之後,美陣營卻並沒有沉默以對,美國在中東的頭號盟友以色列率先亮出底牌出手反擊
  • 俄此前努力白費,關鍵時刻印度選邊站,印俄關係將發生重要改變
    如果在這個關鍵時刻印度政府選擇站隊美國的話,那印俄關係將會發生重要變化,在此之前,印度「超日王」號航母一直都是採用俄羅斯的米格系列戰機作為艦載機,但現在印度政府突然有了更換合作商的苗頭,俄羅斯此前為促進與印度的關係而做出的努力恐怕要白費了。
  • 消息人士稱,以軍越境空襲了伊朗軍事基地
    以色列計劃於7月吞併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的做法,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歐盟、俄羅斯和中東周邊多國均對此表示反對,態度激烈的如約旦,更是以發動戰爭作為威脅回應。與此同時,梵蒂岡緊急召見美國和以色列大使,表達了對約旦河西岸地區局勢的擔憂,擔心以色列單方面的行動會破壞過去幾十年來,各方為巴以和平作出的努力,甚至可能會引發中東地區局勢動蕩。
  • 伊朗成共同敵人?阿以聯盟不斷擴大,又一個阿拉伯國家投向以色列
    近日,多家媒體透露了一個之前秘而不宣的消息,在2019年12月17日,美國、以色列和阿聯,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秘密舉行了一個三方會議,這次會議的核心議題是如何遏制伊朗勢力擴張,在遏制伊朗問題上,美國以色列和阿聯如何協調合作。在此基礎上,阿聯事實上和以色列達成和解,兩國關係進一步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