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5月9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8日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因伊核協議而豁免的對伊朗制裁。伊朗總統魯哈尼隨後表示,伊朗將暫時留在伊核協議中,並與協議其他各方進行磋商。
除以色列、沙特對川普的決定明確表示支持外,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中國等國都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表示遺憾,希望繼續保留伊核協議,維護其完整性和嚴肅性。
川普「退群」令伊核問題再度出現懸念:重新面臨美國制裁的伊朗是否會重啟鈾濃縮活動?伊朗與美國及其中東協友間的矛盾激化會否引發地區衝突?伊核協議會全面破裂還是會演變出替代方案?
伊朗會否重啟鈾濃縮?針對美國的決定,魯哈尼8日晚在電視講話中說:「從這一刻起,伊核協議成為一項伊朗與其他五方的協議。」他表示,在未來磋商中,如果協議規定的伊朗的利益不能得到維護,伊朗原子能組織將重啟「任何水平」的鈾濃縮活動。
伊朗此前一直強調,只要在伊核協議中仍有利益,伊朗願繼續遵守協議內容。但由於川普上臺後反覆威脅退出伊核協議,伊朗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態度轉向強硬,不斷提及重啟20%豐度鈾濃縮活動的可能性。
事實上,伊核協議生效後西方對伊朗鬆綁制裁的實際效果並不明顯,伊朗國內經濟復甦乏力。
白宮8日在川普宣布決定後發表聲明說,重啟的制裁將針對伊朗能源、石化和金融等關鍵經濟領域。美國財政部當天也表示,已開始實施川普的對伊制裁決定。
分析人士認為,一旦重啟的制裁對伊朗經濟「傷筋動骨」,伊朗很可能重啟鈾濃縮活動。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者、伊核協議美方談判專家理察·奈菲尤認為,川普政府退出伊核協議並恢復對伊制裁無疑會造成「多輸」局面。對中東地區而言,地區核軍備競賽風險升級;對美國而言,其國際信譽受到嚴重影響,與歐洲盟友關係也將受損。
美國蘭德公司安全政策高級研究員理察·巴法表示,如果美國未來嚴格執行制裁措施,無疑會迫使西方國家大幅減少對伊朗投資,這將令伊朗經濟雪上加霜,導致伊朗未來很有可能退出伊核協議。
伊朗與宿敵會否衝突?美國前總統歐巴馬8日在社交媒體上發表長文,指責川普在伊朗沒有違反協議的前提下決定「退群」,稱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歐巴馬表示,失去伊核協議,美國最終要麼將面臨一個「擁有核武器」的伊朗,要麼將面對另一場中東戰爭。
分析人士指出,在安全問題上,美伊之間及伊朗與美國盟友以色列、沙特之間的矛盾難以調和。美國「退群」一旦導致伊核協議全面作廢,伊朗重啟相關核活動,美國及其中東協友很可能會對伊朗核目標採取軍事行動。而地區緊張關係的加劇,意味著以色列和伊朗在敘利亞等地爆發衝突的風險也將顯著上升。
巴法認為,一旦伊朗退出伊核協議,將給中東地區安全帶來極大影響。在短期內,以色列會因感到威脅增加而加強自身軍事實力;從中長期看,沙特等國也可能會考慮發展核武器。
埃及開羅大學政治學教授穆阿塔茲·薩拉馬認為,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它與以色列、沙特組成的「反伊朗同盟」將得到鞏固。它們可能會從敘利亞或葉門入手,清除伊朗及其盟友的勢力。
在談到伊朗是否會攻擊以色列時,耶路撒冷戰略研究所所長埃弗拉伊姆·因巴爾認為,伊朗會試圖「嚇唬」以色列,但以色列與伊朗、敘利亞之間不會立即發生正面衝突。美國重新對伊朗實施制裁仍需一定時間。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杜魯門和平研究所教授梅納赫姆·默哈維認為,伊朗對於採取可能導致戰爭的行動會「非常小心」,因為伊朗「負擔不起」。尤其是在川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後,伊朗的經濟狀況將比以前更糟,更加無力承擔戰爭。
會否出現替代方案?分析人士指出,儘管美國已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但現在就斷言該協議全面破裂為時尚早。在美國及其盟友的巨大壓力下,也不排除伊朗最終接受重新談判,修改協議或制定替代方案。
美國智庫軍備控制協會核問題專家凱爾西·達文波特表示,如果英法德等其他協議締約方採取行動,幫助本國與伊朗做生意的公司和個人免受美國制裁的壓力,或許伊核協議仍有生機。
開羅美國大學政治學教授塔裡克·法赫米認為,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和伊朗可預見的報復行動將令地區局勢進一步複雜,這也不是美國希望看到的局面。目前的問題在於伊朗是否會接受對協議進行修改或增添附加條款,現階段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法赫米表示,俄羅斯應該也支持伊朗繼續留在伊核協議框架內。俄方可能會勸伊朗接受更嚴格的條款,換取俄伊勢力在敘利亞的進一步增加。
(原題為《美國「退群」引發伊核問題三大懸念》)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