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得了膽結石?一般做哪些檢查?或許你該看看這篇文章了
近些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地提高,人們平時攝入高膽固醇以及高脂肪食物的含量不斷增加,從而導致膽結石的發生率也有所增長,因而膽結石又有「富貴病」的稱號。
膽結石一旦發作,對身體健康有著極大的威脅,輕則引起膽絞痛、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症狀,重則引起繼發感染,導致膽囊急性炎症,或者是引起黃疸、膽管化膿和胰腺炎症,甚至危及生命。
由此可見,得了膽結石,儘早發現、儘早治療,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質量,保護生命。
判斷一個人有沒有膽結石,通常有哪些科學的檢查方法?看完你就知道了。
一般而言,如果大家平時突然感覺右上腹絞痛,難以忍受,甚至還伴有右肩背疼痛、酸脹,或者是嘔吐、噁心的症狀,那麼就要提高警惕了,考慮可能是膽結石所致,建議儘快去正規醫院做科學的檢查。
到了醫院,醫生在詢問一遍患者的症狀之後,如果懷疑其患有膽結石,通常會建議做進一步的檢查。
以下這2種科學的檢查方法,可供患者選擇。
1、B超檢查
B超是篩查膽結石的常規項目,簡單有效,操作方便。
在檢查時,醫生使用超聲儀器可以清晰地顯示患者各臟器及周圍器官的各種圖像,不會給患者帶來痛苦,而且檢測的準確率非常高,可達95%。
建議大家在做B超檢查前,最好不要進食。因為一旦進食,膽囊會收縮,因而無法顯示膽囊內的情況,尤其是一些微小的膽囊壁病變。
另外,若是進食,還會使腸道內產生一些氣體,引起胃腸腔擴張,進而導致超聲檢查出現偽影,就會影響檢查的準確性。
2、CT檢查
CT也是臨床檢查膽結石的一種方法,但一般不作為常規檢查項目。
CT的靈敏度極高,解析度要比B超高,通過拍攝膽囊部位的斷面或立體的圖像,可以明確膽結石的具體的位置、大小、數量,還可以發現體內膽囊是否萎縮、肥大或者是其他的細小病變。
以上這2種方法都可以用來篩查膽結石。通常來說,若是患有結石,選擇一種方法就可以檢查出來,但有時候遇到比較特殊的情況可能需要聯合檢查,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具體的情況來處理。
若是得了膽結石,一般情況下,若是無症狀,則可以觀察和定時隨診,無需做手術治療。但是,當結石發作引起一些不適症狀,或者結石體積過大、膽囊有惡變傾向等,那麼就要考慮做手術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