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感覺到肝臟不適的時候,肯定是第一時間來醫院做檢查的餓,可是看肝病掛什麼科呢,什麼是肝功能檢查呢,肝功能檢查項目有哪些,肝功能檢查前的注意事項是什麼呢,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文章內容中尋找答案吧。
看肝病掛什麼科
先了解醫院的科室分類,大型醫院,科室分類詳細,擁有檢查中心,肝功能檢查會在檢查中心進行;一般情況下肝功能檢查都考慮掛內科號,如果內科還細分為消化內科,泌尿內科,神經內科等,當然也有專門的肝病科。您來到醫院以後,可以先到前臺找接待服務人員給予您一定的介紹,在她的指引下掛號。
如果到大型綜合性醫院檢查肝功能是需要掛內科的,而如果到肝病專科醫院檢查肝功能,一般掛肝病科。建議患者患者最好是到肝病專科醫院進行檢查,正規專科醫院對於肝功能的檢測更為精準。
肝功能檢查主要是以抽血為主的,所以在抽血之前一定要保證是在空腹的前提之下。所以要檢查肝功能的患者最好在早上做,從晚上到早上不吃飯,空腹檢查出來的效果最為準確。
什麼是肝功能檢查
肝功能檢查是通過各種生化試驗方法檢測與肝臟功能代謝有關的各項指標、以反映肝臟功能基本狀況的檢查。由於肝臟功能多樣,所以肝功能檢查方法很多。
肝功能檢查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他可以直接了當的告訴我們肝臟有哪些疾病,是一種判斷肝膽系統疾病的一種重要手段,而且還要結合病人之前的病史、體格檢查及影象學檢查等,進行全面綜合分析。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肝功能檢查的項目有很多,但是並不是每一個檢查項目都需要做,通常醫生會結合患者病史和症狀選擇一組或其中幾項檢查。
肝功能檢查項目
(1)反映肝實質損害的指標
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等,其中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標,1%的肝細胞發生壞死時,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AST持續升高,數值超過ALT往往提示肝實質損害嚴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標誌。
(2)反映膽紅素代謝及膽汁淤積的指標
主要包括總膽紅素(TBil)、直間接膽紅素、尿膽紅素、尿膽原、血膽汁酸(TBA)、γ—穀氨醯轉肽酶(γ—GT)及鹼性磷酸酶(ALP)等。肝細胞變性壞死,膽紅素代謝障礙或者肝內膽汁淤積時,可以出現上述指標升高。溶血性黃疸時,可以出現間接膽紅素升高。
(3)反映肝臟合成功能的指標
主要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膽鹼脂酶及凝血酶原時間和活動度等,長期白蛋白、膽鹼脂酶降低,凝血酶原活動度下降,補充維生素K不能糾正時,說明正常肝細胞逐漸減少,肝細胞合成蛋白、凝血因子功能差,肝臟儲備功能減退,預後不良。
(4)反映肝纖維化的指標
主要包括Ⅲ型前膠原(PⅢP)、Ⅳ型膠原透明質酸(HA)、層連蛋白(LN)等,這些指標可以協助診斷肝纖維化和早期肝硬化。
肝功能檢查前的注意事項
1.能檢查必須要空腹進行,否則食物進入後產生的化學反應會影響的檢測結果的精準度,因此在肝功能檢查前8~12小時內需要禁食,以免影響結果,產生誤診。
2.檢查前天晚上最好不要吃太油膩、太辛辣的食物,此類食物可使血脂試驗明顯增加,因此需在抽血前10小時禁止食用含脂肪類多的食物為佳。
3.檢查前宜食一些清淡的食物;最好不要吃含有豐富胡蘿蔔素、葉黃素的食物,因為可能會使血清呈黃色,影響黃疸指數測定結果。
4.能檢查前要注意藥物的服用,比如:阿的平、維生素D等藥會對黃疸指數有一定的影響。
5.檢查前若患有感冒,最好在感冒治癒後7天再做檢查,因為感冒可能影響肝功能檢測結果。
6.能檢測前注意保證足夠睡眠時間,避免劇烈運動,檢查前24~48小時之內不要喝酒,劇烈運動和酒精對轉氨酶的值都有影響。
肝功能檢查空腹原因
肝功能是常規檢查項目,所有的肝功能檢查都是要求採取空腹抽血的,這是因為正常人血液內含有一定量大分子的β和γ球蛋白,可與某些化學試劑結合而沉澱,而小分子的白蛋白和α1- 球蛋白,便可預防沉澱的產生。
當在正常人血清中加入規定的化學試劑後,因為白蛋白的抑制作用,不發生沉澱或輕微沉澱,B型肝炎患者因為血清中白蛋白減少,β和γ球蛋白增多,其血清中加入化學試劑以後,發生明顯的沉澱。
也就是說在肝功能檢查之前進食後,血清中的成分一定會發生改變,化驗檢查過程中在所抽取的血液中加入化學試劑後,即使正常人的血清也會發生程度不同的沉澱,特別是在進食高蛋白或者高脂肪的食物後,更容易發生明顯的沉澱,這時候檢查的結果很容易讓醫生把正常人誤診為肝炎患者。
結語:現在的醫學很是發達,稍微有點不舒服去醫院建華擦,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對於肝功能檢查掛哪個科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吧,在生活中,我們要保肝護肝,多吃一些對肝臟好的食物,肝臟受損對我們的身體危害是很大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