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峪村八路故裡思柯棣華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中新網長治5月7日電(申玲敏)「親眼看見老院長柯棣華曾經工作的衛生室,深感親切,倍受鼓舞。他的精神讓我很感動,我會努力為每一位老區群眾服務好。」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耳鼻口科主治醫師宋琦說。

1938年9月,柯棣華等5人組成的援華醫療隊來到中國。1939年2月抵達延安,隨後到八路軍總醫院工作。同年秋,援華醫療隊提出追隨白求恩的足跡去前線,毛澤東親自批准。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並經歷了突破封鎖線的戰鬥,他們到達了王家峪村。12月21日,朱德總司令在這裡接見了柯棣華和援華醫療隊。1941年1月,柯棣華擔任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首任院長。

6日清晨8時許,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重走白求恩路」老區健康行活動來到山西武鄉縣王家峪村,醫療隊員將對當地村民義診。

義診前,記者跟隨醫療隊員首先參觀了八路軍總部舊址紀念館,這是當年八路軍總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所在地。其中的總部衛生所就是柯棣華當年工作的地方,房間坐北朝南,大約只有七八平米。東側自南向北陳列著2個儲物櫃,上面依舊放著當年他使用過的醫療器具、暖壺和燭臺。西側北面為用白布遮擋的病床,其旁的小柜子放著他曾使用過的煤油燈,往南依次為遮擋病床的高柜子和一張八仙桌。

見此情景,不少隊員感慨良多。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超聲科主治醫師劉宏說,在抗日烽火中,柯棣華來到八路軍中,把壯麗年代乃至生命都獻給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今天,他們參加「重走白求恩路」老區健康行活動,就是要踏著白求恩、柯棣華的足跡,用實際行動服務老區人民。

據統計,當日上午,醫療隊員在王家峪村共接診了386名群眾,做檢查68人次。

據介紹,該院按照小型醫院的標準抽調專家骨幹組建醫療隊,共涉及骨科、神經內科、婦產科等10餘個專業,共33名隊員。同時,攜帶了30餘萬元的藥品和彩超、心電圖等儀器設備。

山西武鄉被外界稱作是一座沒有圍牆的抗戰博物館,有「村村住過八路軍,戶戶都有子弟兵」的美譽。村裡的八路軍總部舊址紀念館更是常年有遊客到訪,70多年前,鄧小平、朱德、彭德懷、劉伯承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裡領導和指揮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的抗日鬥爭。(完)

相關焦點

  • 印度孟買紀念柯棣華大夫誕辰100周年
    新華網孟買10月10日電(記者聶雲)印度援華抗日戰士柯棣華大夫的故鄉--西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馬邦)政府10日在邦府所在的孟買紀念柯棣華大夫誕辰100周年。  馬邦政府在孟買市北部的體育大樓舉辦了柯棣華大夫圖片展,介紹他的一生,包括在馬邦的童年、在中國幫助抗日以及給印度故鄉親人的家書等。  來賓基蘭對新華社記者說,柯棣華大夫在中國抗日戰場上的英雄事跡令許多印度人感動。1946年,他的父親根據柯棣華大夫的不平凡經歷,拍攝了第一部有關柯棣華大夫的電影,受到廣大印度人民的喜愛。
  • 柯棣華大夫逝世60周年紀念會在印度孟買舉行
    新華網孟買12月9日電(記者 熊昌義)中國駐孟買總領館9日舉行了印度友人柯棣華大夫逝世60周年紀念會,柯棣華大夫的親友、印中友好協會、印中商會以及孟買華僑華人代表約200人出席了紀念會。  中國駐孟買總領事袁南生在紀念會上發表講話,高度讚揚柯棣華大夫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中印友誼作出的貢獻。他說,柯棣華大夫是中印友誼的象徵,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位偉大的印度友人。
  • 援華印度醫生柯棣華手書漢字真跡現身河北
    中新社石家莊6月15日電 (牛琳 田國祥 婁月) 史上著名印度援華醫療隊柯棣華大夫的手書漢字真跡15日現身河北。該真跡被珍藏整整70年,當日由紅軍後代捐獻給華北軍區烈士陵園。這是迄今發現的柯棣華留在中國的唯一手書漢字。
  • 著名印度援華抗戰醫生柯棣華與夫人「相聚」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新華網石家莊7月6日電(記者齊雷傑)記者從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獲悉,中印外交「民間大使」、著名印度援華抗戰醫生柯棣華的夫人她1916年8月出生於山西省汾陽縣,1939年參加八路軍,1941年11月與著名印度援華抗戰醫生柯棣華結婚。1942年12月9日,柯棣華大夫不幸病逝,現安葬於華北軍區烈士陵園。柯棣華病逝後,郭慶蘭在悲痛中攜幼子堅持工作在敵後抗日根據地醫學教育戰線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郭慶蘭還曾先後五次訪問印度,為加強中印友誼作出了積極貢獻,是中國外交戰線上的「民間大使」。
  • 印度援華醫療隊:柯棣華同白求恩一樣被銘記
    印度援華醫療隊:柯棣華同白求恩一樣被銘記 到重慶後,接待他們的中印文化協會的譚雲山教授為每一位印度大夫取了一個中國名字,順次為安德華、卓凱華、柯棣華、巴思華和慕客華,後來在使用過程中逐漸變為愛德華、卓克華、柯棣華、巴蘇華和木克華,並將巴蘇華稱為巴蘇了。  國民黨不希望醫療隊去延安,費了一番周折後,1939年1月22日,援華醫療隊在工合國際委員路易·艾黎的陪同下開赴延安。
  • 豐縣趙莊鎮劉菜園有座「八路墳」,知者為數寥寥,真不該被忽略!
    關於「八路墳」來龍去脈你可找老書記孔慶恩了解。」對無名英烈頓起敬畏之情。收竿罷釣,打道回府。吃過午飯,到孔店自然村找到孔店村原支部書記孔慶恩。老書記告訴說「這個事你去找會計站長李志堯,他在劉菜園蹲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