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的石頭玩家和奇石愛好者對於打磨石是抗拒的,他們覺得打磨的的石頭是沒有「靈魂的」,即使看起來在漂亮,也如「濃妝女人」一樣失去了天然的美。也有的玩家認為,打磨的畫面石欣賞的是石頭的肌理和色澤,打磨的畫面石並沒有失去」原石「的本性: 奇石是欣賞石頭的外在形態,打磨的畫面石欣賞的是石頭的內部形態。當然對於打磨造型石那是工藝品,這一點在賞石界是沒有爭議的。
不喜歡打磨石的石友是這樣認為的:凡是自然形成的「美物」,我們喜歡用「集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來形容,我們認為這些「美物」是有靈性的。奇石在玩石者的眼裡是有「靈魂」個「性格」的,保持奇石的原汁原味即是是對大自然的尊敬,也是我們的審美需要。對於賞石者而言如果為了石頭的華美而對石頭進行改造,那就等於在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就是「葉公好龍」式喜歡。虛假的東西也有美感,這些東西也能讓人身心愉悅,但是給人的感覺一定是不一樣的!比如塑料花和和真正的花草給人的感覺,塑料花的完美缺少「地氣」也沒有真正的花草的神韻。人工的東西容易讓人產生審美疲勞,工藝石和打磨畫面石也是一樣的。
喜歡打磨石的石友認為,打磨的畫面石和奇石各有各的美,這就好比我們吃飯一樣,雖然個人有口味偏好,但不能否認是每一道菜和都是有營養的,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玩石頭喜歡什麼就玩什麼。打磨畫面石也有自身的優勢:畫面華美、綺麗,裝飾感強,容易與室內環境融為一體。也有石友認為,打磨畫面石也應該算是「奇石」,因為石頭本身並沒有被人為地去添加任何東西,石頭的屬性並沒有改變。
打磨畫面石也是觀賞石的一個分支,有人喜歡就有存在的價值。打磨畫面石的內容也非常豐富,包括山水、風景、動物、人物等,這些內容都是有不同的肌理紋樣呈現出來的:石質中含有不同的礦物質,不同的礦物質呈現出不同的色彩,色彩的分布和變化就形成了各種圖案。打磨畫面石中有非常多優質的石種,比如牡丹石、梅花石、荷花石、國畫石等。這些種類的石頭都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其中柳州的國畫石和洛陽的梅花石更是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
目前野外的奇石資源是越來越少了,好的奇石更難撿到,在市場上好一點的奇石的價格也不是一般的的奇石愛好者可以消費得起的,因此玩石頭的成本也是越來越高。相對而言市場上打磨畫面石的價格要低得多,奇石愛好者入手一些打磨石來玩。但是有的石友表示絕不玩打磨石:玩石頭就玩奇石,打磨石「不夠勁道」。
對於賞石圈「原石派」與「打磨畫面石派」之間的爭論,貳哥是這樣看待的:有爭論是好事,一團和氣反而不利於賞石文化的發展,但是不能唯我獨尊和相互攻擊。你喜歡什麼石頭就玩什麼石頭,但要客觀地看待自然美和藝術美。觀賞石市場要繁榮一定要百家爭鳴,觀賞石市場規範需要的是細分而不是粗放。奇石的概念不能混淆,這樣才利於保持奇石的純粹性。打磨畫面石是觀賞石的另一種形式,也有著明顯的特色,一些石友也沒有必要為打磨畫面石去爭取「奇石」的名頭。不論是奇石還是打磨畫面石都有很高的觀賞性和藝術性,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石種,但是我們要客觀地對待其它石種,我們不能選擇性地忽視,我們更不能淺薄的去一味否定。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奇石美石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