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大回暖達到鼎盛之時,一股強大的冷空氣已悄悄來到新疆以西。高空天氣圖可見,有一道深深的紅線在中亞划過,這正是冷空氣對應的高空槽。受它派出的小分隊影響,新疆已開始降溫。
1月13日500百帕天氣圖,來自NMC
接下來,這股冷空氣將用五天橫掃全國,帶來今年以來範圍最大的一次降溫:從黑龍江到海南,從西藏到上海,都得降。中央氣象臺已早早判定它為「寒潮」,並發出重要天氣提示,這是上一股boss級寒潮都沒有的待遇。
中央氣象臺的降溫預報圖
這也意味著,2020年12月以來,我國將在45天內遭遇4次全國性寒潮,其頻率之高、寒冷之強新世紀罕見。
2021年1月1-11日我國大部偏冷。來自NCC監測
和之前的寒潮相比,這股寒潮本身的實力不算強,但由於之前的大回暖太厲害,所以降溫猛烈,相當於「先蒸後冰」,比之前的大寒潮更容易誘發感冒。
圖片
圖片
1月15-17日寒潮降溫和回暖區域示意圖,中氣愛根據ECMWF數據製作
另外,這次寒潮南下的初期,水汽仍然和以前一樣,非常之少,所以全國各地還是乾冷為主,僅東北有些小雪;但15日之後,南支西風形勢面臨重大轉變,從南支脊逐漸轉為南支槽,進入我國的水汽增多。因此,不僅東北的雪勢要加大,南方也會有大範圍雨雪和溼冷。
中央氣象臺的降水預報,灰色為雪,斜槓為雨夾雪,綠色為雨
按照今年的氣候特點,寒潮往往比預期更強,雨雪範圍往往比預期更大一些。這次寒潮還有大回暖的「神助攻」,所以降溫速度特快,對防感冒極其不利。我們提醒,接下來大家要密切關注天氣,靈活增減衣物,嚴防感冒。
這次寒潮之後,南支槽或迅猛發展,進入我國的水汽大量增加,今年首場回南天或出現;與此同時,西伯利亞冷氣團逐漸濃縮加強,而歐洲、白令海峽附近逐漸發展出「兩頭堵」形勢,冷氣團主力又有逐漸南壓的態勢。這兩者之間怎麼互動,是春運乃至春節天氣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