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巡檢 紅外線識別 員工現場踏查

2020-12-04 哈爾濱新聞網

11月19日凌晨,哈市迎來今年首場大雪。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以雪為令」,按照「先復電、後搶修」原則即時啟動氣象災害(暴雪)III級應急響應,調控中心24小時加強電網運行監控,合理安排電網運行方式,設備管理等部門按預案組織人員進行設備、線路特巡,調配500餘名搶修人員,對因極端天氣受損供電線路進行搶修。截至目前,受損線路已陸續恢復正常供電,維護人員正開展特巡,全面消除暴雪對電網造成的安全隱患,保障全市電網穩定運行。

「先復電、後搶修」

哈供電公司啟動氣象災害(暴雪)Ⅲ級應急響應

為做好此次暴雪應對工作,確保電網、設備安全可靠運行,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即時啟動氣象災害(暴雪)Ⅲ級應急響應,充分做好此次暴雪應對工作,嚴格落實公司應急工作部署和要求,落實安全責任,完善應急預案及現場處置方案,對暴雪影響期間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部署,逐級督促落實,加強異常天氣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

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密切關注哈市及周邊地區氣象變化,按照公司發布的應急預案做好相應準備工作,提前安排應急物資、備品備件,搶修隊伍、車輛處於待命狀態,做好做足各項應急準備工作。緊急搶修同時落實作業人員安全管控及防疫措施要求,在保障搶修人員安全的前提下,組織開展搶修作業。

該公司輸、變、配等設備運維管理單位加強設備運維和監測監控,加大設備巡視檢查頻次,全面落實設備防大風、防暴雪等各項措施;根據實際天氣和現場運行情況,科學合理安排檢修作業計劃,強化高風險作業現場安全管控,確保作業現場人身安全。

暴雪導致哈市多地供電線路受損

500餘名搶修人員冒雪搶修為居民送電

在持續不斷的暴雪天氣與瞬時強風疊加下,哈市多地電網受損,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500餘名待命搶修人員,第一時間趕到受損供電線路點位進行搶修。

在五常市山河鎮,供電搶修人員戴好護具,爬上一根覆冰的電線桿檢查線路和真空開關,「沒發現故障點,繼續檢查下一根電線桿」,供電公司搶修人員告訴記者,調度指揮中心可以確定哪條線路出現異常情況,但不能精確具體點位,「一般可以確定故障點在1至2公裡長供電線路範圍內,到現場我們爬杆巡檢,電線桿之間間隔50米,幾十根電線桿需要我們逐一排查隱患。」

國網黑龍江五常市電業局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極端天氣造成山河、衛國、民意等12處鄉鎮供電線路11.2萬戶居民停電。截至19日中午,已完成3處供電線路搶修,恢復約6萬居民用電,「我們正在反覆測試供電線路硬體,待條件允許時,由哈爾濱往五常送電,儘快恢復剩餘居民供電,同時對受損供電線路儘快搶修。」搶修人員說。

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負責人崔春告訴記者,雨雪冰凍天氣導致部分杆塔、電網設備覆冰,部分故障點因地形限制作業車輛無法靠近,只能靠人力運輸和登杆作業方式處理,受道路結冰車輛行駛緩慢、覆冰杆塔攀爬困難等多種因素限制,嚴重影響了搶修進度。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負責人李正強介紹,哈爾濱供電公司在啟動應急預案的同時,也相應採取了調整配電網運行方式、拉手供電等多種臨時措施,儘量縮小停電區域,降低停電對社會造成的影響。

無人機巡檢,紅外線識別

運用科技手段精準定位快速研判,縮短搶修時長

在國網哈爾濱智能巡檢中心,值班工作人員緊盯智能巡檢設備,以便於第一時間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反饋信息。該中心負責人介紹,接到暴雪大風預警後,按照公司統一部署,他們提前對所轄線路進行無人機特巡,技術人員通過AI識別系統確認供電線路是否出現異常情況,通過紅外線識別技術,發現了多處有可能出現問題的隱藏缺陷,隨後立即組織檢修人員進行處理。

高科技巡檢設備是輔助工具,該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加強值班值守,18日當天,該中心派出3個班組數十人,對哈爾濱市區220千伏重要電源線路開展特巡,觀察輸電線路金具和導線是否有異物,是否存在覆冰情況。

為保證主城區供電可靠性,該公司政企客戶服務中心按照哈爾濱供電公司惡劣天氣應急預案要求備齊搶修裝備和物資,4臺應急發電車準備就緒,隨時提供備用電源。用電檢查人員主動對接服務黨政軍機關、重點醫院、煤礦交通、廣播電視臺、供暖企業等重要用戶,確保安全可靠供電。19日中午,哈市主城區某商場因自維設備故障發生停電,用電檢查員立即前往現場,40分鐘內幫助用戶恢復供電。

相關焦點

  • 無人機巡檢,紅外線識別為暴雪天氣的新路搶修提質增效
    11月19日凌晨,哈爾濱市迎來了首場大暴雪,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生活困擾,為了能夠保障電網的安全運行,該市設備管理等部門也積極的派人員進行設備、線路特巡,充分利用無人機的優勢,高效幫助搶修人員對因極端天氣受損供電線路進行搶修,確保全市電網穩定安全運行。
  • 「無人機+」巡檢助力「風光」產業
    在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內蒙古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內蒙古新能源公司」)四子王旗維檢中心站院內的無人機自動機場上,一架攜帶視覺識別、雷射雷達等設備的無人機正緩緩升起,一會兒就飛抵指定的風機,開始自動識別風機正面並自動規劃每支葉片的巡檢路線,近距離多角度拍攝風機各個部位,同時錄製圖像視頻資料。
  • 翼眸科技利用無人機巡檢為大港油田插上智慧的「翅膀」
    近日,大港油田首次利用無人機進行智慧化的巡檢,並超快完成任務,相較於傳統的人工巡檢整體效率提高了4倍左右,不禁獲得了更多工作人員的好評和讚嘆,有了無人機的幫助,油田巡檢也更實現了科技常態化檢查。同時,在無人機的幫助下,也減少了巡檢人員一定的工作量,及時的發現問題,消除安全隱患。
  • 我國首次一鍵控制5架無人機實施電力巡檢
    一鍵啟動多架無人機,無需人工手動操控,自主智能開展線路巡視,這是中國電力系統內首次利用一鍵控制5架無人機新技術開展輸電線路巡檢。無需遙控器操控,巡檢人員在地面操作臺發出啟動指令後,多架無人機便可分別按照預先設定的路線和任務自主起飛、自主巡檢、自主返航降落,對輸電線路進行360度無死角精益化巡檢,全程無需人工幹預。
  • 無人機管線巡檢創新,巡檢視頻超遠圖傳方案,更準確流暢
    在以往的應用中,無人機巡檢圖傳方案多數只能實現本地圖傳顯示或者採用單卡4G傳輸方式,高清圖像在傳輸過程中出現卡頓或中斷,遠程的指揮中心很難準確判斷現場情況,下達操作指令。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新興網絡技術的升級,中興新支點研發的4G聚合板卡產品,可為無人機提供大範圍圖像實時傳輸網絡,解決超遠圖傳的問題。適合森林防火巡檢、一線應急巡查、電力線路巡檢、應急通訊搶通等。
  • 道通智能亮相中國輸電技術大會,最新EVO II RTK無人機提升巡檢精準性
    深圳道通智能航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道通智能」)攜旗下可廣泛應用於電力巡檢的智能無人機產品亮相本次大會。無人機助力電網智能運維,賦能電力行業傳統電力巡檢方式難以獲得標準化數據,並且面對大面積電網設備時,難以做到精細化巡檢,為風險識別帶來挑戰
  • 青海首個電力巡檢 無人機培訓基地落成啟用
    由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創辦的電力巡檢無人機駕駛培訓基地的正式啟用。這批學員將在這裡接受無人機電力巡檢技能提升培訓。青海首個電力巡檢無人機駕駛培訓基地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落成啟用。10月19日,青海首個電力巡檢無人機駕駛培訓基地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落成啟用,並迎來首批13名學員。未來12天,這批學員將在這裡接受無人機電力巡檢技能提升培訓,強化現場飛行操控水平。
  • 無人機、紅外線測溫儀等,武進這些學校的操作很「硬核」!
    檢測體溫用上智能設備在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進入校園大門,手持額溫槍只是輔助裝備,學校還出資新安裝了兩臺紅外線測溫儀,不僅可以精準檢測到出入人員的體溫,還大大提升了「通關」速度。據了解,紅外線測溫儀能夠做到用可見光識別人臉,熱成像實現體溫檢測。
  • FH-98無人運輸機首飛、室內巡檢無人機、烏克蘭察打一體無人機…
    2018年10月16日,在塞外某飛行試驗基地曾成功開展基於物流運營場景的國產化大型商用無人機演示飛行試驗。(來源:無人機雜誌)2.北京零偏科技發布室內巡檢無人機為了更好的服務於室內等無GPS的複雜環境,北京零偏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順應市場需求,解決行業困境,研製出了可適應低空強磁複雜環境下的無人機平臺,並通過研發實驗,在自有穩固平臺的基礎上、進行了更新迭代,將碟形飛行器取消了世面上一貫使用的GPS\RTK導航等方式,採用全新的自主研發的視覺識別下的室內飛行
  • 如何使用無人機進行風力發電巡檢?
    以風力發電站為例,在運維過程中存在大量的巡檢、維護工作,但是單純的依靠我們人力是既費時又費力、風險高等諸多問題,急需一種通用的巡檢手段和方法,提高電站工作人員的作業效率。中科智航一直持續助力於風力發電,對風力發電有著豐富的經驗,那今天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如何利用無人機進行風力發電巡檢。
  • 智能巡檢5G無人機護航「智慧水電站」,打造5G空天地應急保障體系
    >   在四川廣元亭子口水利樞紐,5G無人機懸浮在洩洪表孔對大壩壩體表面進行日常巡檢,不僅縮短了時間,也大幅降低了成本;在四川自貢,面對模擬的高層建築外牆熊熊燃燒的大火,騰空而起的無人機通過5G網絡傳輸數據、接收指令,實現應急救援,打造了堅固的「防火牆」。
  • 無人機電力巡檢成常態 | 華北工控革新無人機專用計算機產品方案
    伴隨著一年中最熱時段的來臨,人們對電扇、空調的依賴度越來越高,城市用電的需求爆發給電力巡檢部門帶去了巨大壓力,便捷高效、應用靈活且操作簡單的無人機成為了電力巡檢的「神器」。01近日,西寧市一名電力巡檢人員通過遙控器一鍵啟動了5架無人機同時起飛天空,按照預定軌跡對5基鐵塔進行巡視,無需人工手動操控、自主開展線路巡視、360度無死角精益化巡檢的技術特性再次展現了無人機巡檢的高效性和便捷性
  • 中國實現800千伏電網特高壓換流站無人機全自動巡檢
    中新網昆明12月1日電 (記者 刀志楠)1日,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與DJI大疆行業應用及合作夥伴中科智雲,在位於雲南的昆北換流站聯合發布並展示特高壓換流站無人機全自動巡檢科技創新成果。相較於傳統的人工巡檢,無人機全自動巡檢安全高效,效率提升約5倍。
  • 「識別員」「質檢員」「風控員」 AI電力員工全國多地上崗
    比人力快60倍的輸電線路巡查圖像「識別員」、可媲美經驗老手的監控視頻「質檢員」、3秒內就能各界面快速響應的變壓器「風控員」……一批電力領域的「新員工」正在全國多地上崗。這批「新員工」從北京未來科學城誕生,是落戶在未來科學城的國網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以下簡稱聯研院)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研發的一批創新科技成果。
  • 海上風電長航時無人機巡檢首次試飛完成
    近日,海上風電無人機在江蘇響水項目部首次巡檢試飛成功。該科研項目由三峽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立項,三峽新能源、三峽集團上海院等單位聯合完成。項目課題結合海上風電場運維工作特點和難點,通過無人直升機掛載光電吊艙,對海上風電場設備進行空中巡檢,利用無人機的高機動性,結合計算機視覺和雷射雷達技術,實現葉片、機艙等設備表面巡檢的自動化和全面覆蓋,快速、準確地解決海上機組巡檢難題。
  • 寧波奉化供電人機協同巡檢保障山區電網安全度冬
    寧波奉化供電人機協同巡檢保障山區電網安全度冬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24
  • 「天降神兵」——翼眸科技三維助力無人機行業應用
    於是,人們開始使用無人機進行風電巡檢,讓無人機從空中接近風力發電機,通過可見光攝像頭、紅外線攝像頭等採集相關數據,從而及時掌握風力發電機工作狀態並供後期分析,由此還能形成巡檢大數據,助力故障預警。以核電站為例,反應堆及周邊設施必須進行巡檢,然而近距離檢測可能給相關人員帶來輻射危害,使用無人機進行遠程巡檢能將危害降至最低。由以上內容不難看出,無人機在電力行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 國網上饒市廣豐區供電:配電線路無人機巡檢工作智能化常態化
    國網上饒市廣豐區供電公司技術員們操控著無人機,對西廣路I線、II線進行線路巡檢。利用無人機巡檢配電線路工作,在廣豐區公司已經智能化常態化。該公司自創新配電線路巡檢模式兩個月以來,已開展無人機巡檢10千伏線路40條,線路總長度340公裡,杆塔6800基;共發現缺陷210處,其中危急缺陷2處,嚴重缺陷6處,一般缺陷202處。
  • 無人機巡檢:插上「科技」之翼 邁開「智能」步伐
    9月5日,陝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在十萬立方米煤氣櫃首次完成了無人機巡檢試飛作業,開啟了公司煤氣區域巡檢工作由人工向智能的轉變,為公司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 世界首次1000千伏變電站無人機多機協同自主巡檢在福建實施
    40分鐘後,在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無人機技術攻關團隊的操控下,順利完成了全站高空區域一次設備巡檢。這是世界最高交流電壓等級變電站首次實現無人機多機協同自主巡檢,實現了變電站無人機自主巡檢從500千伏到1000千伏的「大跨越」,填補了國內外最高交流電壓等級變電站多機協同自主巡檢技術的空白,標誌著特高壓變電站智能巡檢邁向「地空一體化多維智能巡檢」,具有裡程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