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凌晨,哈市迎來今年首場大雪。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以雪為令」,按照「先復電、後搶修」原則即時啟動氣象災害(暴雪)III級應急響應,調控中心24小時加強電網運行監控,合理安排電網運行方式,設備管理等部門按預案組織人員進行設備、線路特巡,調配500餘名搶修人員,對因極端天氣受損供電線路進行搶修。截至目前,受損線路已陸續恢復正常供電,維護人員正開展特巡,全面消除暴雪對電網造成的安全隱患,保障全市電網穩定運行。
「先復電、後搶修」
哈供電公司啟動氣象災害(暴雪)Ⅲ級應急響應
為做好此次暴雪應對工作,確保電網、設備安全可靠運行,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即時啟動氣象災害(暴雪)Ⅲ級應急響應,充分做好此次暴雪應對工作,嚴格落實公司應急工作部署和要求,落實安全責任,完善應急預案及現場處置方案,對暴雪影響期間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部署,逐級督促落實,加強異常天氣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
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密切關注哈市及周邊地區氣象變化,按照公司發布的應急預案做好相應準備工作,提前安排應急物資、備品備件,搶修隊伍、車輛處於待命狀態,做好做足各項應急準備工作。緊急搶修同時落實作業人員安全管控及防疫措施要求,在保障搶修人員安全的前提下,組織開展搶修作業。
該公司輸、變、配等設備運維管理單位加強設備運維和監測監控,加大設備巡視檢查頻次,全面落實設備防大風、防暴雪等各項措施;根據實際天氣和現場運行情況,科學合理安排檢修作業計劃,強化高風險作業現場安全管控,確保作業現場人身安全。
暴雪導致哈市多地供電線路受損
500餘名搶修人員冒雪搶修為居民送電
在持續不斷的暴雪天氣與瞬時強風疊加下,哈市多地電網受損,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500餘名待命搶修人員,第一時間趕到受損供電線路點位進行搶修。
在五常市山河鎮,供電搶修人員戴好護具,爬上一根覆冰的電線桿檢查線路和真空開關,「沒發現故障點,繼續檢查下一根電線桿」,供電公司搶修人員告訴記者,調度指揮中心可以確定哪條線路出現異常情況,但不能精確具體點位,「一般可以確定故障點在1至2公裡長供電線路範圍內,到現場我們爬杆巡檢,電線桿之間間隔50米,幾十根電線桿需要我們逐一排查隱患。」
國網黑龍江五常市電業局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極端天氣造成山河、衛國、民意等12處鄉鎮供電線路11.2萬戶居民停電。截至19日中午,已完成3處供電線路搶修,恢復約6萬居民用電,「我們正在反覆測試供電線路硬體,待條件允許時,由哈爾濱往五常送電,儘快恢復剩餘居民供電,同時對受損供電線路儘快搶修。」搶修人員說。
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負責人崔春告訴記者,雨雪冰凍天氣導致部分杆塔、電網設備覆冰,部分故障點因地形限制作業車輛無法靠近,只能靠人力運輸和登杆作業方式處理,受道路結冰車輛行駛緩慢、覆冰杆塔攀爬困難等多種因素限制,嚴重影響了搶修進度。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負責人李正強介紹,哈爾濱供電公司在啟動應急預案的同時,也相應採取了調整配電網運行方式、拉手供電等多種臨時措施,儘量縮小停電區域,降低停電對社會造成的影響。
無人機巡檢,紅外線識別
運用科技手段精準定位快速研判,縮短搶修時長
在國網哈爾濱智能巡檢中心,值班工作人員緊盯智能巡檢設備,以便於第一時間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反饋信息。該中心負責人介紹,接到暴雪大風預警後,按照公司統一部署,他們提前對所轄線路進行無人機特巡,技術人員通過AI識別系統確認供電線路是否出現異常情況,通過紅外線識別技術,發現了多處有可能出現問題的隱藏缺陷,隨後立即組織檢修人員進行處理。
高科技巡檢設備是輔助工具,該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加強值班值守,18日當天,該中心派出3個班組數十人,對哈爾濱市區220千伏重要電源線路開展特巡,觀察輸電線路金具和導線是否有異物,是否存在覆冰情況。
為保證主城區供電可靠性,該公司政企客戶服務中心按照哈爾濱供電公司惡劣天氣應急預案要求備齊搶修裝備和物資,4臺應急發電車準備就緒,隨時提供備用電源。用電檢查人員主動對接服務黨政軍機關、重點醫院、煤礦交通、廣播電視臺、供暖企業等重要用戶,確保安全可靠供電。19日中午,哈市主城區某商場因自維設備故障發生停電,用電檢查員立即前往現場,40分鐘內幫助用戶恢復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