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次1000千伏變電站無人機多機協同自主巡檢在福建實施

2020-09-17 東南網

9月17日,福建1000千伏特高壓榕城變電站內,兩架無人機同時騰空而起,通過北鬥衛星精準定位,靈活穿梭於特高壓變電站上空。40分鐘後,在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無人機技術攻關團隊的操控下,順利完成了全站高空區域一次設備巡檢。

這是世界最高交流電壓等級變電站首次實現無人機多機協同自主巡檢,實現了變電站無人機自主巡檢從500千伏到1000千伏的「大跨越」,填補了國內外最高交流電壓等級變電站多機協同自主巡檢技術的空白,標誌著特高壓變電站智能巡檢邁向「地空一體化多維智能巡檢」,具有裡程碑意義。

「在變電站內飛無人機,以前連想都不敢想,更何況是特高壓多機自主巡檢。今天這次試驗的難度,就像站在火山口發射飛行器一樣難。」國網福建電科院無人機技術攻關團隊骨幹陳伯建打了一個比方。

1000千伏特高壓榕城變電站是福建省首座也是唯一一座特高壓變電站,是浙北—福州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的起點站,通過該站與華東聯網,將福建的清潔能源輸送到長三角經濟中心。變電站內設備多、分布廣,呈高低錯落布置,無人機需要在複雜的環境裡來回穿梭,既要選取最佳拍照角度,又要兼顧與帶電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飛行位置誤差必須保持在釐米級,飛機導航控制難度非常大。與此同時,變電站內環境複雜、幹擾大,無人機很容易受幹擾,導致飛機失控,從而撞上帶電設備。

為了破解這些無人機自主巡檢難題,國網福建電力技術攻關團隊創新突破,攻克了變電站高精度三維建模、無人機巡檢航線規劃、複雜環境抗幹擾等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在行業內率先掌握了最高交流電壓等級變電站無人機多機協同自主巡檢技術。

三維模型越精細,無人機的飛行位置越準確,飛行過程也越安全。多機自主巡檢融合了北鬥衛星定位技術,創新特高壓變電站三維雷射點雲建模方式,使三維模型的精準度達到釐米級。特高壓榕城站面積9.6萬平方米,長、寬均超過300米,最高離地85米,而最終建出來的三維點雲模型水平誤差不大於2釐米、高程誤差不高於5釐米。

有了高精度三維模型,如何確保無人機在相對局限的變電站空間裡,按照提前規劃好的航線,標準化執行各項巡檢操作,是無人機自主巡檢面臨的另一道難題。對此,技術攻關團隊創新研發了變電無人機自主巡檢系統,相當於給無人機裝上「智慧大腦」,只需通過系統提前設置好巡檢拍照點,就可以「一鍵式」進行多機協同巡檢的航線規劃、航點定位、數據採集等全過程自主作業,實現無人機巡檢效率的成倍提升,解決無人機電池續航不足、信號傳輸不穩等難題。

在特高壓變電站內開展無人機自主巡檢,容易受到幹擾,尚屬技術攻關的「無人區」。為克服特高壓變電站複雜環境對無人機自主巡檢的信號幹擾,技術攻關團隊開展抗幹擾能力測試,完成變電站136個位置幹擾檢測,全面掌握評估變電站幹擾水平,創新架設實時差分定位基站,確保變電站差分信號全時、全覆蓋,攻克了變電站抗幹擾技術難關。

無人機多機協同自主巡檢的成功應用,有效解決了特高壓變電站高空區域巡視難、效率低、高風險等難題。

「傳統的人工巡檢,全面巡視一遍,4個人至少需要6個小時,現在只需要40分鐘便完成全部高空區域巡檢。原來站內高空設備巡檢,需停電並由專業人員爬到離地50米以上的高處進行作業,存在安全隱患,費時費力。現在應用無人機自主巡檢,很好的解決了這些難點,實現了安全、質量、效率三大提升。」國網福建檢修公司特高壓榕城站站長林國強說道。

傳統的人工巡檢,由於受自身高度與視角限制,只能以平視或仰視角度進行巡檢,無法直接觀察到變電站設備高處或頂部情況。無人機巡檢可近距離、多視角重點觀察檢測變電站設備高處部位,可以免除人工登塔、高空作業,可以充分發揮其靈活快捷、視角廣泛、工作效率高等特點,實現快速獲取變電設備清晰影像資料並通過分析處理,來判斷設備運行情況,有效降低勞動強度,提高運維效率,是人工巡檢效率的十餘倍。

近年來,國網福建電力圍繞能源電力科技前沿,全面攻堅無人機自主巡檢輸配變三維建模、航線規劃、自主作業等核心關鍵技術,開展5G無人機、多棲飛天機器人等前瞻技術研究,研發了全國首個無人機360全相可見光吊倉,率先應用無人機放導引繩、切割導線異物、噴火清障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首創性成果,取得「超視距飛行器巡視系統」「無人機的磁羅盤繩索校準方法」等一系列國家發明專利,有力支撐福建電網智慧運檢體系建設,推動電網「數位化」「智能化」「精益化」管理升級。

(林麗平 郭清梅 許泓 王忠平 楊婷婷/文 陳丹/圖)

來源:東南網

相關焦點

  • 我國首次一鍵控制5架無人機實施電力巡檢
    23日從中國國家電網青海省公司獲悉,22日,在西寧市330千伏月石Ⅱ線下方,巡檢人員摁下遙控器啟動按鈕,5架無人機同時起飛升空,按照預定軌跡對5基鐵塔分別進行巡視。一鍵啟動多架無人機,無需人工手動操控,自主智能開展線路巡視,這是中國電力系統內首次利用一鍵控制5架無人機新技術開展輸電線路巡檢。
  • 國網福建電科院:自主研發5G無人機 為無人機創新應用賦能
    同一時間,監控人員能夠實時觀看到無人機採集到的高清圖像,這標誌著由國網福建電科院、中國電信聯合研發的5G無人機首次試飛取得圓滿成功。據了解,近年來無人機已在輸電線路巡檢、變電站自主巡檢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但普遍存在著「信息孤島」的問題。
  • 中國實現800千伏電網特高壓換流站無人機全自動巡檢
    中新網昆明12月1日電 (記者 刀志楠)1日,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與DJI大疆行業應用及合作夥伴中科智雲,在位於雲南的昆北換流站聯合發布並展示特高壓換流站無人機全自動巡檢科技創新成果。相較於傳統的人工巡檢,無人機全自動巡檢安全高效,效率提升約5倍。
  • 國網徐州供電公司實現線路巡檢機器人「全自動駕駛」
    為確保全市安全穩定可靠用電,國網徐州供電公司立即利用新一代飛行巡檢機器人對220千伏沙堡線等全市主要供電線路進行雪後特巡。在完全沒有人工幹預的情況下,飛行巡檢機器人僅耗時14分鐘就完成了4691線27、28號杆的巡檢工作,而在以往,這項操作需要50分鐘以上。由於各種因素,近年來輸電桿塔的精細化巡檢成為一大難題。
  • 5G+智能變電站巡檢機器人 一小時完成人工3天工作量
    在鵬城變電站,一個小機器人正眨著電子眼,認真地掃描著電站裡的每一顆螺絲,把數據即使傳輸回控制室終端。剛完成改造不久的500千伏鵬城變電站是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的新一代5G智能變電站,這種巡檢機器人就是變電站裡的機械衛士。
  • 寧波奉化供電人機協同巡檢保障山區電網安全度冬
    寧波奉化供電人機協同巡檢保障山區電網安全度冬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24
  • 無人機「飛粵」之旅 帶你見證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改革發展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多旋翼無人機自動駕駛技術,在國內率先實現「站到站」的自動高精度繞塔巡視,實現自動充電及航線自動規劃、自動巡視、自動分析缺陷等全過程智能化場景應用,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廣東電網從人巡邁向機巡的重大變革。
  • 釐米級精準巡檢 毫秒級自愈響應 杭州亞運會電力保障將首次使用...
    杭州網訊 9月7日,2022年杭州亞運供電區域內220千伏方圓變電站、110千伏新街變電站等6座輸變電工程通過電力北鬥增強系統設計施工方案評審,這標誌著亞運史上將首次使用電力北鬥增強系統。連月來,杭州供電公司針對亞運會期間保供電涉及範圍廣、敏感負荷多,對供電可靠性要求高,積極推進北鬥地基增強系統建設,為確保亞運會重要保障時段能夠實現設備零故障、客戶零閃動、工作零差錯、服務零投訴,加大北鬥在電力設備運檢、安全監察、營銷服務、基建施工、調度控制等領域的典型應用研究。
  • 變電站巡檢機器人流量卡,巡檢工作中的「千裡眼、順風耳」!
    據統計2016年我國變電站設備巡檢機器人產量為559臺,國內市場需求量為547臺,需求規模為3.74億元;2017年我國變電站設備巡檢機器人產量為806臺,國內市場需求量為790臺,國內市場規模達到5.17億元。
  • 南方電網首個變電站WAPI網絡建成投運
    (圖片提供:石敏)   近日,南方電網首個基於自主可控安全標準的無線WAPI網絡在廣西電網公司220千伏琅東變電站建成投運,首次打通變電站通信「最後一公裡」,形成「綜合數據網+WAPI網絡延伸」的整體通信解決方案,成功接入巡檢機器人、智能巡視攝像頭、動環監控、移動辦公等數位化智能業務,解決了變電站移動終端缺乏安全的無線接入手段的難題,有力支撐了南方電網變電站數位化轉型
  • 多翼創新攜固定式自動機場亮相深圳國際無人機展
    9月15日,2020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暨第五屆深圳國際無人機展覽會圓滿落幕。深圳市多翼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多翼創新)作為無人機自動機場專業提供商,受邀攜旗下核心產品——固定式自動機場亮相該展會。
  • 國網莆田莆田供電公司利用微型紅外熱成像裝置的無人機進行夜巡
    打開APP 國網莆田莆田供電公司利用微型紅外熱成像裝置的無人機進行夜巡 佚名 發表於 2020-12-03 11:36:34
  • 浙江首臺智能巡檢操作機器人在嘉興文昌變電站正式上線
    浙江首臺智能巡檢操作機器人在嘉興文昌變電站正式上線 發布日期:2020-07-16 11:14 信息來源:市供電公司 瀏覽次數: 這是7月14日,在嘉興110千伏文昌變電站內,智能巡檢操作機器人工作的場景。
  • 成都將建全省首座地下變電站(圖)
    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01125/637176.shtml 11月23日11時06分,隨著500千伏漢都變電站1號主變冷備用轉運行操作完畢,標誌著該站投運後首次檢修工作完美收官。
  • 雲端透視世界首個±500千伏三端直流工程
    作為由南方電網投資建設的世界首個±500千伏三端直流工程,投運前夕,南方電網超高壓貴陽局,使用縱橫大鵬CW-30LiDAR無人機,對該工程進行了投產前的線路巡檢,確保雲貴互聯通道工程「零缺陷」投運。 裡程碑該工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將兩端直流改造為三端直流,送電方式更加靈活,經濟性更優,對於大規模電源送出、受端多點分散接入、優化電網結構、提高受端電網的安全穩定水平具有工程實用意義。此外,工程還克服了高海拔、重冰區、巖溶發達、喀斯特地貌等難題,實現多端直流靈活送電、高海拔直流設備等多項電網技術突破。
  • 百米外有110千伏變電站,居民心驚驚
    這可把4000多名居民都嚇壞了。他們擔心,輸變電工程的開展運行,將對他們的身體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而供電所則回應,「工程符合國家規定」。記者走訪輸變電站距花園最近不足200米  昨日(5月22日),住在北滘美的簡岸花園(以下簡稱簡岸花園)的多名市民向順德城市網記者反映,前兩天在簡岸花園旁邊的空地上突然拉起了一個工程標語牌,寫著「佛山110千伏槎湧輸變電工程」。他們了解到,這塊空地上將要建起一個110千伏的輸變電站。
  • 昆北換流站實現無人機自動飛行巡檢 效率比人工提升5倍
    傳統巡檢工作,多採用人工方式,存在勞動強度大等局限,無法滿足特高壓工程快速發展的建設   今年,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昆北換流站與大疆行業應用及中科智雲聯合探索的無人機自動化巡檢方案,首次在超高壓環境實現了「雷射建模——航線規劃——自主飛行——飛行監控——數據整理
  • 隴南供電公司成熟的無人機已經學會自己飛行了
    >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任務開始執行,飛機即將前往起始點......」11月26日,在330千伏成縣變330千伏天成線線路上空,一架「無人操控」的多旋翼無人機按照既定航線,實現「站到站」的自動巡視、數據畫面回傳等高壓線路巡視工作全過程場景應用。
  • 無人機電力巡檢成常態 | 華北工控革新無人機專用計算機產品方案
    01近日,西寧市一名電力巡檢人員通過遙控器一鍵啟動了5架無人機同時起飛天空,按照預定軌跡對5基鐵塔進行巡視,無需人工手動操控、自主開展線路巡視、360度無死角精益化巡檢的技術特性再次展現了無人機巡檢的高效性和便捷性
  • 智慧機器人在高壓變電站開始「上班」
    新華社廣州11月8日電(記者吳濤)南方電網廣東公司日前宣布,其研發的智能巡檢機器人投入使用,有望實現變電站24小時監控,這將提升電能系統智能化水平。首個投入使用的機器人已於11月4日在廣東電網雲浮500千伏臥龍變電站開始「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