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臥軌自殺的真相是什麼?明明是天才的一生,15歲考上北京大學

2020-12-05 阿桃說文史

海子臥軌自殺的真相是什麼?明明是天才的一生,15歲考上北京大學。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天才,他們的出身和平常人差不多,甚至比平常人還要差。可是,他們卻生來聰慧,並且也懂得為理想而努力。可是在我們的印象中,天才的結局都是不盡人意的。大概就是物極必反的概念,太過於聰明,反而會落得悽慘的下場。這似乎是一件令人無比難過的事情,可是聰明的人就是會比平常人更加的敏感,比一般人更加細緻的感受悲歡離合。

他們的心其實是非常脆弱的,他們早就看開了生死,他們的經歷往往也會促使他們走向死亡。人間並不適合他們,因為人間太冷酷,太絕情,所以他們不適合留在人間。也許死亡於他們而言是最好的選擇,他們是太溫柔的人,即使死亡,他們也不想別人難過。

當初海子臥軌自殺的時候,他曾留下了一句話,他告訴世人,他的死亡是自己選擇的,與世間任何人都沒有關係。其實任誰也想不到,海子竟然會選擇自殺,他明明是那樣溫暖的人,他一直都在追尋美好,一直都在給別人希望。可是,海子就是追尋了死亡。是的,是追尋,這或許就是海子一直想要的,因為活著太累了,太痛苦了。

海子的逝世令很多人覺得難過,而且也很惋惜,因為海子那樣的優秀,那樣的有才華。海子絕對是一個天才,他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海子從小學習成績優秀,一直是家長老師口中的好學生。雖然海子的家境十分的困難,但他還是很努力,也一直保持著他的優秀。當別人還在上小學的時候,海子已經進入了高中學習。

海子一直都是這樣,他比別人接受的快,一直都在跳級。後來,僅僅15歲的海子就考上了北京大學,當時海子讀的還是法律學科。15歲,想想大家15歲的時候還在做什麼?大家可能初中剛畢業,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對於自己的未來還很迷茫,甚至從來就沒有想過未來。但是在北大的海子卻認識了詩歌,並且愛上了詩歌。在詩歌中,海子獲得了精神上的寄託,也得到心靈上的安慰。

海子對於詩是痴狂的,所以後來的海子只專注於詩歌,一顆心完全給自己熱愛的事情。但後來的海子卻忽然自殺了,關於他死亡的原因也是眾說紛紜,而且有些說法是越傳越神。那麼海子臥軌自殺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呢?其實我們已然無從得知,畢竟海子已經去世,再作猜測也是毫無意義。

而且,小編覺得,海子死亡的真相真的有這麼重要嗎?無論他是因為什麼而死亡,抑鬱症也好,氣功也好,為愛所傷也好,江郎才盡也罷,一切都已經過去了,不是嗎?海子的遺書,大概就是不想讓大家去追究,他只想安靜的離開這個世界。我們只要記得,這個鮮活了25年的生命,它曾經燦爛過,往後它也會被銘記,被歌頌。

小編相信,海子一定找到了大海的方向,一定在春暖花開的地方,過上了騎馬劈柴的快意生活。而在這個地方,一切都是輕鬆的,美好的,自由的。那麼,大家喜歡海子嗎?又有什麼樣的感受呢?歡迎留言分享。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阿桃說文史哦,後續還有更加精彩的文章。

相關焦點

  • 15歲天才考上北大,最終卻臥軌自殺,身邊放了一本書?
    然而天才總是和瘋子一線之差,這樣一位天才詩人最終竟然選擇臥軌自殺,最終只活了25年,令人惋惜之至!海子的本名叫査海生,於1964年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一個小村子裡,從小家裡就十分貧窮。查海生從小就十分與眾不同,其他孩子都喜歡玩耍,而他則總是抱著一本書看個不停,他從小就和詩歌結緣了,年僅4歲的時候就參加過詩歌朗誦比賽。
  • 此人是天才神童,15歲的高考狀元,25歲臥軌自殺,遺書留下9個字
    15歲考北大的神童,被譽為當代李白,25歲臥軌自殺,留下9字遺言眾所周知,泱泱中華五千多年,從來都不缺少神童的存在,例如12歲為秦國丞相的甘羅,6歲辨識弦音的蔡文姬,以及10歲便能預示未來禍福吉兇的老子等等。
  • 15歲時考上北大,寫的詩人人都會背,海子為何在巔峰期臥軌自殺?
    這首詩寫得實在太美好了,至今火了30多年,它寫於1989年1月13日,同年3月26日海子便在山海關附近的一條鐵軌上臥軌自殺,年僅25歲。顯然,《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詩是海子的巔峰之作,而25歲也是最美好的年齡。問題來了,海子為何在巔峰時期選擇自殺呢?海子短暫的一生就是開掛的存在。
  • 高考神童15歲入北大,25歲臥軌自殺,死後只留下9字遺言,他就是海子!
    天才自古有之,特別是90年代,很多天才班專門來招收一些年紀不大的學生,往往他們天資聰慧,能夠用一年或兩年的時間學完別人三年到五年的學業,並且在高考中取得驕人成績,如2000年河南高考狀元何碧玉,當時的年齡只有14歲半,而且以900分的標準分被清華大學錄取,轟動一時,如今在高考界也是口口相傳的傳奇。
  • 三十年前的今天,海子臥軌自殺
    三十年前的今天(1989年3月26日),海子臥軌自殺。說起海子,不喜歡詩歌的人不知道他是誰;但說起「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這八個字,大都知道。「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是詩人海子寫的一首詩歌。我們大概了解一下海子: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4日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高河鎮查灣村,4歲的時候就能背誦《毛澤東語錄》。1979年,15歲的他以高分考入北京大學法學院,大學時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畢業後分配到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享年25歲。
  • 關於海子臥軌自殺,我想說……
    在前面的一系列文章中,我已經對「海子臥軌自殺」一事,根據已有資料進行了淺薄分析與個人理解。那麼在今天的這篇文章中我還想表達什麼呢?是關於這件事的不同觀點。但是對於另一種大眾看法——關於海子自殺的否定甚至是批判,我卻沒有細論。因為我認為,寫「海子臥軌自殺」這一系列文章,應該是寫以事實為基調,輔以個人對於事實的看法的,我也的確是這麼做的。那麼這一篇文章,我想說說這種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自殺」一事上的批判觀點。
  • 15歲讀北大,25歲臥軌自殺!海子痴迷的是什麼?讀者:藝術瘋子
    當然,有一位詩人,至今是一個謎底,這位詩人就是海子,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25歲的時候,臥軌自殺,有人說海子獻身於藝術,也有人說當時因為小說湧現出了非常強勢的一面,詩歌的地位受到了排擠,海子選擇這樣的一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 天才詩人海子為何臥軌自殺?(總結篇1)
    在前面兩篇文章中我已經講述了關於海子臥軌自殺的主要原因——愛情和理想。正如海子在《夜色》一詩中說到:我有三次受難 :流浪、愛情、生存我也一直把這首詩當做詮釋他一生最「完滿」的語句。我想,如果他的墓碑上必須要留字的話,一定該是這首詩才對。
  • 海子:以夢為馬,15歲上北大,25歲臥軌自殺,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
    明明所有人都想同他一樣,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可卻沒有人知道,他為何自殺。一1964年的3月24日,海子誕生於安徽懷寧縣的查灣村,原名查海生。1979年,15歲的海子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上北大法律系。這對海子全家甚至全縣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無人不為之祝賀海子。於海子而言,這自然也是一件開心的事。他曾說:「北大是所名不虛傳的大學,我在這裡生活、學習得很愉快。」
  • 他是天才神童,15歲高考中狀元,25歲臥軌自殺,遺書只留下九個字
    海子出生在一個非常貧困的家庭,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所以海子在小的時候就非常懂事,並且懂得如何自力更生,又加之海子學習非常的努力,所以海子在十歲的時候就考進了高中,並且在15歲的時候就以高考狀元的身份進入北京大學法學系學習,要知道北京大學可是中國的最高學府,是萬千學子夢寐以求的地方,又是多少人努力一生也未能進入的地方,可是海子年僅15歲(其實還未滿15周歲)就考入了北京大學法學系
  • 臥軌自殺的海子,詩人已亡逝,永不再有春暖花開
    而寫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選擇在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窮困潦倒的童年1968年,四歲的海子參加了公社舉辦的語錄背誦比賽,拿到了全鄉冠軍。十五歲海子就考上了北京大學法律系,十九歲大學畢業之後就在中國政法大學任教。1984年成名作的發表使得他成為了大眾所熟悉的「海子」。
  • 25歲的海子為什麼臥軌自盡?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人們所熟知
    海子在離開後,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人們所熟知。海子原名查海生,出生在安慶一個叫査灣的村子,海子從小被稱為天才少年,上學時每次考試都是班級裡的前幾名,15歲考入北大法律系,18歲開始寫詩。就是這樣一位才子,在他過完25歲生日不久,便選擇了臥軌自殺。在海子死後,找到了遺留下的遺書,寫著,自己的死和別人完全沒有關係,但也正是因為這封遺書,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海子會選擇臥軌自殺呢?
  • 一代詩人海子臥軌自殺,殘酷的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這首詩歌是一首著名的現代詩,詩歌中描寫的「餵馬」「劈柴」「週遊世界」等,都是十分美好的事物,讓人不禁想起溫暖明媚的春天,通過詩歌我們能夠感受到海子溫暖的內心,詩歌是讀者與詩人進行內心交流的媒介,通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感受海子對世界上每一個人的祝福,讀完這首詩歌,我們不由得覺得海子是一個開朗,積極的人,深愛著這個世界的海子,最終卻選擇了臥軌自殺,這兩種完全相反的性格卻出現在了同一個人的身上。
  • 孤獨的海子:寫的春暖花開溫暖了很多人,自己卻臥軌自盡
    海子祝福了每一個陌生人,希望他們在塵世中得到幸福,可是他的內心卻還是一片冰涼。1989年3月26日,無比孤寂的海子把自己交給了山海關的鐵軌,和這個世界做了永別。在他臥軌自殺後不久,也就是1989年5月31日,海子的好友駱一禾也病逝了。很多人都說,駱一禾是為了整理海子的詩稿勞累到腦溢血而亡,這樣的友誼讓人動容。
  • 靈魂詩人海子:臥軌是最有尊嚴的方式,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
    不過,有了進一步了解之後,才發現:海子是一個很奇怪的詩人,他的詩讀起來有點深入靈魂、怪怪的感覺;海子也是一個很悽慘的詩人,最終以臥軌收場。海子就活了25歲,1964年3月24日出生在安徽的一個村莊,原名查海生。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
  • 關於海子:神童的短暫傳奇人生,追逐太陽的人已不再
    一方面暗示了海子坎坷不易的童年生活,家裡四個男孩,他最年長,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海子早早就學會照顧自己,照顧弟弟們,為父母分憂。可能也是由於童年的經歷,讓他早早明白了要靠自己努力擺脫苦日子,同時也造就了他的傳奇人生:10歲上高中,15歲考上北大,19歲開始在中國政法大學任教,寫的詩歌字數多至200萬。但童年的經歷也深深印在他的靈魂裡,他早早就嘗盡了人世間冷暖。
  • 海子:我的任何突然死亡或精神分裂或自殺,都是他們一手造成的
    1、天才少年 海子,原名査海生。查姓較為少見,中國人所熟知的僅有兩個人。除卻海子,另一個就大名鼎鼎的武俠小說創作者:查良鏞,筆名金庸。家裡農忙時也會幫忙幹活兒,拔草,澆地,挖菜什麼都幹。
  • 海子為什麼選擇臥軌?他死後,他的摯友為他整理詩稿時也突然離世
    誰也沒有想到,年僅25歲的海子就這樣結束了生命。在他死後,眾人翻出了他的遺書,上面明確的表明著,他的死與其他人都沒有關係。正是這封遺書,堵住了悠悠眾口,將所有人的懷疑、陰謀論都阻止了下來。可也正是因為這一封遺書,眾人更加疑惑,為什麼剛剛開開心心過完了生日的海子,卻選擇了臥軌?
  • 天才詩人海子為何臥軌自殺?(總結篇2)
    海子的最後一封遺書:「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這個一生寫了那麼多直擊人心的文字的天才詩人,不知道是否曾想過自己最後寫下的文字竟是這般。極力撇清任何人的干係,將一切緣由歸結於自我。但是誰能肯定海子的死不是另一種飛翔,從而擺脫漫長的黑夜、根深蒂固的靈魂之苦,呼應黎明中彌賽亞洪亮的召喚?我想,越過生活的鴻溝,他已到達理想的彼岸,成為了那個世界的太陽。獨一無二,無可替代,毋庸置疑。
  • 詩人海子的臥軌自殺證明了他是個「失敗者」
    自殺絕對不是什麼人生的最高境界~曾在大學人文基礎課堂上聽到過老師介紹海子的詩,滿懷這好奇我也在網上特意買了一本《海子詩選》,金黃色的封面像是海子心中的麥浪,從此我便開始迷戀上海子的詩,有時候甚至還模仿他的詩自己寫了幾首,當時的我幾度還夢想要成為一個像海子一樣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