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早期生命分子完全基於RNA的假說,地球首批生命形式由RNA-DNA...

2021-01-15 瀟湘晨報

近日,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科學家在化學研究領域核心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論文稱,一種名為苯基磷二醯胺(DAP)的簡單化合物在生命出現之前可能就已存在於地球上,它可以通過化學手段將名為脫氧核苷酸的微小DNA結構單元編織在一起,形成原始的DNA鏈。

該發現指出了DNA與RNA作為相似化學反應的產物一起出現的可能性,而第一批自我複製的分子,即地球上第一批生命的形式,正是這兩種分子的混合體。近幾十年來,「RNA世界」假說在生命化學領域一直佔據主導地位,該假說認為早期生命分子完全基於RNA,而DNA僅在後來作為RNA進化的產物才出現。而本次發現對該假說提出了挑戰,進一步解釋了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的這一古老問題。

一條RNA鏈可以吸引其他單個RNA結構單元,黏附在RNA鏈上形成一種鏡像鏈。如果新鏈可以脫離模板鏈,並開始通過相同的過程作為模板結合其他新鏈,那麼它就實現了構成生命的自我複製的「壯舉」。

然而RNA鏈可能擅長結合互補鏈,但卻不太擅長與這些鏈分離。現代生物體產生的酶可迫使RNA(或DNA)雙鏈分開成兩條,從而實現複製,但目前尚不清楚在沒有酶的世界裡如何做到這一點。

該研究資深作者、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化學副教授克裡希納穆爾蒂指出,部分DNA和部分RNA的「嵌合」分子鏈或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它們可以一種黏性較小的方式結合互補鏈,從而使它們相對容易分離。

在過去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簡單的核糖核苷酸和脫氧核糖核苷酸(分別是RNA和DNA的構成單元),可能是在早期地球非常相似的化學條件下產生的。有機化合物DAP起到了修飾核糖核苷酸,並將它們串在一起形成第一條RNA鏈的關鍵作用。而此次研究表明,在類似條件下,DAP也可以對DNA起到同樣作用。

這一發現為更廣泛地研究自我複製的DNA-RNA混合物如何在原始地球上進化和傳播,構建更完善的現代生物學鋪平道路。

總編輯圈點

RNA真的獨自完成了生命起源的關鍵任務嗎?近些年來,大量證據表明RNA和DNA可能幾乎同時出現在最初的生命形式中,隨後很快,二者又憑藉各自的優勢和缺陷進行了合理又明確的「分工」:DNA負責遺傳信息長期穩定的存儲,RNA則負責遺傳信息的短期存儲和運輸,以及製造蛋白質——就像人們今天在細胞中看到的那樣。而在「零」的起點上,或許仍是RNA和DNA兩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共同協作,才有了今天地球上的生機勃勃、生命不息。

【來源:摘自科技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挑戰早期生命分子基於RNA假說地球首批生命形式或由RNA-DNA混合產生
    原標題:挑戰早期生命分子基於RNA假說地球首批生命形式或由RNA-DNA混合產生近日,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科學家在化學研究領域核心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論文稱,一種名為苯基磷二醯胺(DAP)的簡單化合物在生命出現之前可能就已存在於地球上,它可以通過化學手段將名為脫氧核苷酸的微小DNA結構單元編織在一起,形成原始的DNA鏈。
  • 地球首批生命形式或由RNA-DNA混合產生
    挑戰早期生命分子基於RNA假說地球首批生命形式或由RNA-DNA混合產生科技日報北京1月12日電 (實習記者 張佳欣)近日,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科學家在化學研究領域核心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論文稱,一種名為苯基磷二醯胺(DAP)的簡單化合物在生命出現之前可能就已存在於地球上
  • 向「RNA世界」假說發起挑戰,地球首個生命由RNA-DNA混合產生
    近日,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科學家在化學研究領域核心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論文稱,一種名為苯基磷二醯胺(DAP)的簡單化合物在生命出現之前可能就已存在於地球上,它可以通過化學手段將名為脫氧核苷酸的微小DNA結構單元編織在一起,形成原始的DNA鏈。
  • 向「RNA世界」假說發起挑戰,地球首個生命由RNA-DNA混合產生|總...
    圖片來源:《每日科學》雜誌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近日,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科學家在化學研究領域核心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論文稱,一種名為苯基磷二醯胺(DAP)的簡單化合物在生命出現之前可能就已存在於地球上,它可以通過化學手段將名為脫氧核苷酸的微小DNA結構單元編織在一起,形成原始的DNA鏈。
  •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地球上的生命不僅僅始於RNA
    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一直讓科學家們著迷,但要想追溯數十億年前的生命並非易事。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一種相對較新的假說,即生命是如何開始的:一種非常精確的RNA和DNA混合。 RNA和DNA都決定了所有生物生命的基因組成,DNA是基因藍圖,而RNA是藍圖的解讀者或解碼器。
  • 地球生命如何起源?或由RNA-DNA混合產生
    近日,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科學家在化學研究領域核心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論文稱,一種名為苯基磷二醯胺(DAP)的簡單化合物在生命出現之前可能就已存在於地球上,它可以通過化學手段將名為脫氧核苷酸的微小DNA結構單元編織在一起,形成原始的DNA鏈。
  • RNA和DNA可能幾乎同時出現在最初的生命形式中
    近日,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科學家在化學研究領域核心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論文稱,一種名為苯基磷二醯胺(DAP)的簡單化合物在生命出現之前可能就已存在於地球上,它可以通過化學手段將名為脫氧核苷酸的微小DNA結構單元編織在一起,形成原始的DNA鏈。
  • 試驗對比了RNA測試與DNA-RNA測試診斷不確定甲狀腺結節的有效性
    結論 此外,基於良性分子檢測結果,這項試驗使得近一半的甲狀腺結節不確定的患者避免了診斷性手術。 作者指出:「RNA測試和DNA-RNA測試(本試驗中使用的)都是目前診斷不確定甲狀腺結節最有效的分子測試。
  • 地球生命的起源是先有RNA還是先有DNA?
    但是具體是誰先開啟了地球上的生命,科學界已為此爭論已久。近期,一項發表在頂尖學術期刊《Nature》(自然)上的研究報告首次通過實驗表明,生命在創始之初,DNA和RNA的基本構件可以同時形成和共存於地球的原始「化學湯」中。四十億年前,地球的原始化學湯中開始出現後來發展出生命的大分子。
  • 生命起源比想像得更複雜,科學家認為「原始湯」中有DNA和RNA
    核糖核苷酸分子由磷酸、核糖和鹼基構成。由四種鹼基組成,分別是A(腺嘌呤)、U(尿嘧啶)、G(鳥嘌呤)、C(胞嘧啶)。 DNA的區別是,它是由脫氧核糖核苷酸分子縮合而成長鏈大分子。脫氧核糖核苷酸分子由磷酸、脫氧核糖和鹼基構成。由四種鹼基組成,分別是A(腺嘌呤)、T(胸腺嘧啶)、G(鳥嘌呤)、C(胞嘧啶)四種。除了胸腺嘧啶取代了尿嘧啶之外,其他都是相同的。
  • 生命起源比想像得更複雜,科學家認為「原始湯」中有DNA和RNA
    ,它是由核糖核苷酸分子縮合而成長鏈大分子。核糖核苷酸分子由磷酸、核糖和鹼基構成。由四種鹼基組成,分別是A(腺嘌呤)、U(尿嘧啶)、G(鳥嘌呤)、C(胞嘧啶)。DNA的區別是,它是由脫氧核糖核苷酸分子縮合而成長鏈大分子。脫氧核糖核苷酸分子由磷酸、脫氧核糖和鹼基構成。
  • 地球生命真的起源於「RNA世界」嗎?
    地球生命的起源故事也許將被一項新研究改寫。近日,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中心的化學家們在《德國應用化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一種名為磷酸二胺(DAP)的簡單化合物在生命出現之前似乎就已經存在於地球上,它可以用化學方法將脫氧核糖核苷構建為原始的DNA鏈。
  • Cell:地球生命起源新假說?
    也就是說,在核酸生命出現之前,地球上就已經出現了代謝反應。來自波士頓大學以及MIT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系列不需要磷元素參與的生化代謝通路。這一發現無疑填補了我們對引發地球生命起源的複雜生化反應的認知。我們如今對生命的理解是基於複雜的化學反應,這一化學反應不僅需要模板用於複製,而且需要足夠的能量將其從簡單的化學分子組成有序的複合體。那麼首先我們需要面臨一個問題:究竟哪一個新進化出來?單個化學代碼的複雜度,還是將簡單的化合物通過吸收能量轉變為複雜高級有機物的反應呢?
  • 地球首個生命或由RNA和DNA混合而成
    地球首個生命或由RNA和DNA混合而成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近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關鍵組成部分可由相同原料製成。這表明,地球上出現的第一個生物或許並非由純RNA或DNA組成,而由這兩者混合而成。
  • RNA與DNA曾是一體?生命起源論或被顛覆
    解開生命起源的問題將會影響到我們當前對醫藥、化學等領域的理解。我們從何而來一直是哲學和生物領域長期探討的問題,根據最新的一項研究,地球生命起源的理論可能要被推翻。研究顯示,RNA和DNA可能同時出現,成為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石。
  • 地球早期生命的形式到底是怎樣的?
    疊層石有點像古代的珊瑚礁化石,只不過這些疊層石是由微生物組成的,而不是珊瑚蟲。它們是早期地球存在生命最容易辨認的證據之一。這種想法影響了上世紀中葉的分子生物學家,他們借用控制論的理論,將生命視為是由分子「信息」組成的信號、伺服機構和動態平衡, DNA仍然被稱為「密碼」不是沒有原因的。在20世紀末,不同的科學家也根據混沌理論、熱力學和其他物理過程來定義生命。計算機科學家相信他們能在計算機上產生人工生命。地質學家檢查巖石中的化石能夠通過鑑定生命遺骸的方式來幫助我們理解生命是由什麼構成的難題。
  • 科學家:章魚或來自外星,可能不是地球「本地魚」!
    研究表明,章魚可能是一種外星生物,而不是地球上的本土魚類。章魚,俗稱八爪魚,屬於頭足綱八萬目章魚科。地球上已知的章魚有252種,它們廣泛分布於地球上的熱帶和溫帶海域。因為章魚長得很奇怪,所以在影視各方面也很出名。
  • 日本科學家:可觀測宇宙中,人類可能是唯一的生命
    基於「自然發生」學說以及其中的「RNA世界」假說,研究人員認為在可觀測宇宙中,形成功能性RNA鏈(至少包含40~60個核糖核苷酸殘基)的可能性極低,而這一長度是RNA具有基本的自我複製功能的必要條件。當然,在可觀測範圍之外正加速膨脹的整個宇宙中,生命可能出現在無數的行星上,只是我們或許永遠找不到它們。
  • ...高原升溫、遠望3號船、全基因組精細圖譜、量子糾纏純化、RNA-DNA
    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自主製造的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1月13日在成都下線啟用,標誌著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  ——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  2  青藏高原升溫2°C徑流變化及影響獲揭示  1月13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發布消息稱,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員汪濤及合作者利用觀測數據約束了地球系統模式對降水和徑流的未來預估, 繪製了包括印度河、恆河、雅魯藏布江、怒江、湄公河、
  • 日本科學家:可觀測宇宙中,我們可能是唯一的生命
    基於「自然發生」學說以及其中的「RNA世界」假說,研究人員認為在可觀測宇宙中,形成功能性RNA鏈(至少包含40~60個核糖核苷酸殘基)的可能性極低,而這一長度是RNA具有基本的自我複製功能的必要條件。當然,在可觀測範圍之外正加速膨脹的整個宇宙中,生命可能出現在無數的行星上,只是我們或許永遠找不到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