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故事,山坡上有一窩螞蟻,約有幾百萬隻之多,它們和諧相處,努力生存著一個炎熱的夏季,雨水遲遲不來,樹葉和花草每天承受著陽光的灼烤。
一天中午,山坡上的草突然自燃起火,生活在草叢中的蟻群瞬間被大火吞噬許多,滅頂之災就在眼前,剩下的蟻群必須想辦法自救。但面對熊熊大火,小小的螞蟻似乎只能等死。大火的包圍圈越來越小了,眼看蟻群就要全軍覆沒了。
這時,令人不解的場景出現了。一小撮螞蟻緊緊聚成了一團,它們在等待著。其他螞蟻明白了,開始靠攏過來,逐漸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圓球。在火圈即將合圍之時,螞蟻球滾進了火裡,「噼裡啪啦」響聲不斷,但媽蟻球沒有停,只是越來越小了,最後僅有高爾夫球大小的蟻群終於滾出了火場。
一場大火讓螞蟻幾乎喪失了生存的機會,雖然大部分螞蟻都葬身火海了。但它們用自我犧牲換來了族群生存下去的希望。這些螞蟻能絕處逢生,彰顯的就是團隊的力量。原本力量微不足道的螞蟻,在身陷絕境時,依靠緊密無間的凝聚力,贏得了與死神的較量。
現實中,有很多管理者,也希望自己的下屬有螞蟻這樣的精神,能夠為企業的發展赴湯蹈火。於是,各種各樣激勵員工的策略便應運而生了。有晉爵的,有加薪提餉的,有增加福利的,有感情拉攏的…但員工在得到好處後,真的就甘心為企業付出了嗎?很多管理者常對下屬說:「大家好好幹,趕超去年的業績。我們企業的做大了,你們每個人能分到的蛋糕自然跟著變大。如果企業的蛋糕越來越小,你們個人的蛋糕也只能越來越小。」管理者說得慷慨激昂,認為自己作用非凡,但實際上最多只有四分之一的員工有工作熱情,並且也願意為企業的蛋糕而努力;另有四分之一的員工會心動,但不會真的行動,因為他不相信企業的蛋糕做大後,自己真的能分到;另有四分之一的員工根本就會不屑一顧,只想著幹活掙工資而已;剩下的四分之一員工甚至會嘲笑老闆,公司就算垮臺了,與我有啥關係!
所以,一個公司如果總是先去滿足員工的利益,是無法行程凝聚力的,因為他人的利益就是無底洞,做多少都無法滿足人性的貪慾。因此,不管公司在任何時期都必須找到雙方的利益平衡點,只有領導跟員工的利益分配平衡了,員工的內心也就平衡了。
其實,每個員工的內心都很清楚,自己的利益是永遠不能跟領導層持平的,員工只求公平合理即可,自己多勞多得,別人不勞不得。貢獻大了就獎勵,別人出錯了就該罰。這樣員工的心理平衡了,就能理性看待問題,也就有熱情地去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