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哺乳動物雖然不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動物,但是這個類群的生物已經發展出全世界種類最多、數量最多的地步,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觸的大多數動物都是哺乳動物,例如貓、狗、豬、羊、牛等等。早在幾千萬年前,那時候的哺乳動物和現在的哺乳動物在形態上相差甚遠,其中鴨嘴獸被認為是一種奇特的古哺乳動物。
根據美國科學新聞網報導,近期哺乳動物學家寶拉·斯佩思和他的同事意外發現鴨嘴獸的毛髮在紫外線的照射下竟然會發出藍綠色螢光。鴨嘴獸原本就是澳大利亞地區出土的古生物,它以奇特的外形以及獨特的身體構造而受到古生物學家的關注。那麼研究人員是如何發現鴨嘴獸的皮毛會發出螢光的呢?
鴨嘴獸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
在了解該發現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對鴨嘴獸有所了解。根據考古研究,這種哺乳動物早在2500萬年前就出現了,如今依然還存活著,而且僅僅分布在澳大利亞。古生物學家指出,鴨嘴獸是一種未完全進化的動物,因此它身上還保留著不少原始哺乳動物的特徵,例如像海狸的身體、像鴨嘴一樣的嘴巴。
有趣的是,鴨嘴獸是世界上少數能夠用毒液進行自我防衛的哺乳動物。根據研究,雄性鴨嘴獸的膝蓋背面隱藏著一根針刺,這根針刺可以在對敵人發起攻擊的時候噴射出毒液。鴨嘴獸的毒液成分十分複雜,只有三種成分是它獨有的,其它成分在海葵、蜘蛛、海蛇、蜥蜴等動物的毒液中也能找到。
由於鴨嘴獸的毒液成分複雜,因此往往能對天敵的不同部位造成傷害。
研究鴨嘴獸皮毛的緣由是什麼?
按照哺乳動物學家斯佩思的說法,他們發現鴨嘴獸皮毛的秘密完全是偶然。起初他們在野外發現了一種飛鼠的皮毛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發出螢光色,因此斯佩思和他的同事想探究一下其它哺乳動物是否也存在這種情況。於是他們去到芝加哥的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中,對其中館藏的三種飛鼠皮毛進行測試,結果發現這三種飛鼠的皮毛都能發出螢光。
既然飛鼠的皮毛能發螢光,那麼有袋類哺乳動物是否也存在這種情況呢?碰巧的是,該博物館中剛好有鴨嘴獸的標本,於是斯佩思和他的同事對鴨嘴獸的皮毛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讓他們感到驚訝,鴨嘴獸的皮毛在紫外線的照射下也會發出藍綠色的螢光。然而這兩位研究人員不滿足這個結論,認為需要排除可能干擾該結論的因素,比如製作標本的防腐劑。
實驗證明,有些防腐劑在紫外線的照射下也會發出螢光,因此斯佩思和他的同事打聽到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的博物館裡也珍藏了鴨嘴獸樣本,他們去到那裡進行了同樣的測試,最後同樣發現鴨嘴獸的皮毛會發出螢光色。這足以說明導致鴨嘴獸皮毛呈現螢光色的因素不是防腐劑,而是皮毛本身。
鴨嘴獸皮毛呈現螢光色的目的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研究人員表示目前還無法下結論,但斯佩思提出了他的推測。他認為鴨嘴獸是一種夜行動物,而它的天敵也可能是夜行動物,甚至是可以看到紫外線的動物。因此鴨嘴獸為了避險,向著一個方向進化,這個方向就是讓皮毛吸收紫外線以減少紫外線的發射量,這樣天敵就很難發現鴨嘴獸的存在。
當然這僅僅是研究人員的推測,還未得到證實,未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揭開這個謎題。鴨嘴獸也算是活化石,它集合了現今多種哺乳動物的特徵,是古生物學家研究哺乳動物演化歷程的重要目標。如果將來出現更多與鴨嘴獸相關的消息,也會有不少人關注這些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