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晚降臨,中國四川天台山的螢火蟲,幻化成滿目「星空」的美景時,遊弋在太平洋深處的發光水母們正散發著柔和的綠色光芒。
螢火蟲依賴螢光素酶和螢光素
發光水母的體內水母素與鈣離子結合時發出藍光,被其體內GFP吸收,改發綠色的螢光
同樣是美好「光」景,但實際上它們的發光原理截然不同。如同螢火蟲和發光水母一樣,活體光學成像技術也包括生物發光與螢光成像兩種。它們的區別在哪裡?是否所有的活體成像設備,都能同時檢測生物發光和螢光成像呢?
生物發光與螢光成像不同點
——產生光子的原理不同
類似於我們都是通過肉眼去觀察螢火蟲和發光水母一樣,生物發光與螢光成像在本質上,都是機體中特定的細胞或材料發出光子,被高靈敏度的CCD檢測到形成圖像,但是生物發光與螢光成像產生光子的過程和機制是完全不同的。
理解了生物發光和螢光成像的發光原理之後,我們能很好地理解為什麼生物發光檢測前需要注射螢光素,以及為什麼螢光成像需要配置激發光源。
生物發光與螢光成像相同點
——都需要對細胞進行標記
生物發光產生的光子和螢光成像產生的光子都可以被高靈敏的CCD檢測並形成圖像,就像一個人的眼睛就可以既看到螢火蟲又可以看到發光水母一樣。除此之外,生物發光和螢光成像都需要對目標細胞進行標記,讓細胞產生螢光素酶或者螢光蛋白。
明白生物發光和螢光成像的區別後,大家可能會考慮:針對自己的課題,生物發光和螢光成像哪個好?什麼情況下選擇生物發光,什麼情況下選擇螢光成像。生物發光和螢光成像的應用範圍有區別嗎?
別急,我們下期再繼續為大家解答更多關於活體光學成像技術的問題!!!歡迎對活體成像技術有疑問的老師和同學在評論區留言,共同學習交流。
關於FOBI整體螢光成像系統
專業用於螢光成像,針對螢光成像應用而設計。採用LED漫射光源對樣本進行激發,使用真彩色快速成像照相機並搭配多種專業濾光鏡進行圖像採集,能夠快速實時得到直觀、高品質的圖像和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