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王忠良Chem.Soc.Rev.最新綜述:高性能螢光和生物發光RNA成像探針的最新進展
【引言】
RNA在生物的生命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信使RNA(mRNA)和微型核醣核酸(miRNA)的成像不僅能夠學習mRNA的形成和轉錄以及參與各種生命過程的miRNA的生物合成,而且有助於檢測癌症。高性能RNA成像探針大大擴展了人們對生命過程的看法,增強了癌症檢測的準確性。
近日,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王忠良教授、中國科學院田捷研究員、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陳小元研究員(共同通訊)等人總結了最先進的高性能RNA成像探針,包括可以對具有特殊修飾的RNA序列成像的外源探針和可直接成像而無需特殊處理的內源性探針,並對每個探針都詳細地論述了其結構和成像原理。此外,還總結了mRNA和miRNA成像探針在研究生命過程以及檢測癌症中的應用。上述內容以「Recent advances in high-performance fluorescent and bioluminescent RNA imaging probes」為題發表在了2017年3月27號的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上。
綜述總覽圖
1 簡介
RNA在基因表達和調控中起重要作用。對於基因表達,mRNA是模板,而tRNA和rRNA分別是胺基酸和催化劑的轉運蛋白。 對於基因調控,siRNA(小幹擾RNA),miRNA和shRNA(短髮夾RNA)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調節基因表達。學習基因表達和調控不僅增加了對各種生命過程的了解,而且有助於疾病診斷和治療。
基因表達和調控的可視化可以通過各種成像RNA(主要是mRNAs4和miRNAs)來實現。mRNA在基因表達和調控中起著核心作用,因此學習轉錄、定位、轉運、翻譯可以獲得大量關於基因表達的信息。miRNA是控制mRNA基因表達的內源性調控RNA,因此miRNA的成像可以獲得相應mRNA的基因調控信息。
RNA成像探針可以分為兩種類型:探針成像外源RNA和成像內源RNA的探針。它們在結構和原理上有很大的不同,在前一種類型的RNA成像探針中,靶向RNA不是天然的內源性RNA,而是外部插入某些蛋白質結合序列的RNA。成像探針與插入的RNA序列(除了染色表達序列)特異性相互作用使得靶向RNA發光。目前,成像外源RNA的探針包括RBP-FP(RNA結合蛋白 - 螢光蛋白)系統,雙分子螢光互補(BiFC),RNA適配體/螢光團系統和報告基因系統。在後一類型的RNA成像探針中,內源性RNA是天然內源性RNA,並且在成像之前不需要額外的預處理。
圖1 各種外源和內源RNA成像探針結合靶向RNA的圖解說明
2 探針成像外源RNA
外源RNA是外部插入某種蛋白質結合序列,染料結合序列或染料表達序列的RNA。目前,成像外源RNA的探針可分為RBP-FP系統,雙分子螢光互補(BiFC)系統,RNA適配體/螢光團系統和報告基因系統四種。對於RBP-FP系統,成像探針與插入的蛋白質結合序列特異性相互作用,然後照射靶向RNA。對於BiFC,成像探針被分為兩個非螢光部分,並且與相同靶向RNA中的兩個不同的插入的蛋白質結合序列相互作用。只有當成像探頭的兩部分準確重合時,BiFC探針才會照亮靶向RNA,並且具有比RBP-FP系統低得多的背景信號。對於RNA適配體/螢光團系統,成像螢光團直接與插入的RNA適體(染料結合序列)相互作用並照射靶向RNA。該系統的成像速度比RBP-FP系統和BiFC系統快得多,因此可以用於實時成像。對於報告基因系統,插入的染料表達序列可以表達螢光團(如GFP)或螢光素酶。插入報告基因的3 UTR後,調節miRNA可以間接成像。由於所有這些探針必須與其相應的RNA合作進行適當的預處理,因此它們被分類為成像外源RNA的探針。
2.1 RNA結合蛋白 - 螢光蛋白系統(RBP-FP系統)
RBP是可以特異性結合MBS(MS2結合序列,RNA序列)的MS2外殼蛋白(MCP)。為了對目標mRNA進行成像,將mRNA在3'-UTR(非轉譯區)中進行預處理來包含 MBS 的6個單元,然後將MCP-GFP融合蛋白加入預處理的mRNA細胞中。MCP-GFP融合蛋白然後結合靶向mRNA並照射靶向mRNA。利用該系統,可以追蹤活體酵母中ASH1 mRNA 的定位和轉運。
圖2 RBP-FP系統的結構
2.2 雙分子螢光互補系統
為了減少來自RBP-FP系統的背景信號,將雙分子螢光互補(BiFC)併入RNA成像中。在BiFC中,FP分為兩個互補的非螢光部分:N端FP(N-FPs )和C端FP(C-FP)。 由於N-FP和C-FP都不是帶有螢光性的,所以游離蛋白質的背景信號變得可以忽略不計。
2.3 RNA適配體/螢光系統
將RNA適配體預插入目標RNA的3'-UTR中,與不存在靶向RNA時相比,螢光團的螢光在靶向RNA的存在下顯著增加。RNA適配體/螢光團系統利用的是適配體 - 螢光團的相互作用,而不是RBP-FP系統或BiFC系統中RNA-RBP的相互作用。適配體和小分子螢光團之間的結合是快速的,因此該系統實現了實時成像。在該系統中,照射RNA適體可以大大增強螢光團的螢光。目前研究最多的螢光團是二氟-4-羥基亞苄基咪唑啉酮(DFHBI),它是模仿eGFP結構的商業染料。
圖3 RNA適配體/螢光團系統的不同結構
2.4 報告基因系統
報告基因系統專門用於miRNA成像。 通常21-25個單鏈RNA的miRNA是作為控制各種基因調節的序列調節器。 因此,報告基因系統主要應用於成熟miRNA功能的成像,雖然還研究了pri-miRNA(初級miRNA)轉錄,pri-miRNA切割,ds-miRNA和不穩定mRNA或抑制靶向基因的miRNA功能的成像,但是本文主要討論了單一成像報告基因系統的miRNA功能。
圖4 報告基因系統的結構
3 探針成像內源性RNA
與成像外源RNA的探針不同,成像內源RNA的探針不需要將某些RNA序列引入靶向RNA或轉錄報告基因。它們含有識別序列,並通過鹼基配對互補形成內源RNA。在本文中,作者主要介紹了FISH探針,納米MB和無猝滅探針。FISH探針通常是用螢光團標記的ssDNA或ssRNA,並且由於存在大量探針而能夠以高解析度成像的靶向RNA。MB是具有莖環結構(或β-髮夾結構)的ssDNA或ssRNA,其中螢光團和猝滅劑位於莖部分,識別序列位於環區。 MB在莖環結構上不產生螢光,但在靶向RNA存在下會產生螢光,因此,MB探針也具有較低的背景信號。 MB不能自己進入細胞,因此對於活細胞成像,需要基因載體來遞送探針。無猝滅探針是含有特殊螢光團的ssDNA或ssRNA,其在ssDNA或ssRNA結構中是非螢光性的,但在DNA / RNA雙鏈體或dsRNA結構中具有螢光性。
3.1 FISH探針
FISH技術始於在20世紀80年代,最初是用於基因組成像。用於RNA成像的FISH探針是帶有相同螢光團標記的ssDNA,ssRNA或混合ssRNA / DNA序列組,其序列與靶向RNA的不同部分互補。由於FISH探針是在不存在靶向RNA的情況下具有螢光性的,所以如果游離的FISH探針未被去除,背景信號將會很高。 因此,FISH探針只能在處於預處理的固定細胞中成像RNA,並且可以除去游離的FISH探針。
3.2 分子信標(MBs)
分子信標是用於RNA成像研究最多的探針。它們具有莖環DNA結構,識別序列位於環區。在莖區域,螢光團和猝滅劑處於非常接近的位置,首先導致MBs失去螢光性能。然而,一旦MBs暴露於靶向RNA,識別序列將與靶向RNA形成穩定的雜交雙鏈體,並且莖-環結構將變成線性的,迫使猝滅劑遠離螢光團,從而恢復螢光性。
圖5 MBs的不同結構
3.3 納米MBs
納米MBs是指加載納米顆粒的MBS,用其作為猝滅劑和載體,並且不需要額外的基因載體來遞送探針。這裡的納米顆粒不僅僅是MBs的載體,而且還作為MBs上相鄰螢光團的猝滅劑。
圖6 不同納米MBs的結構
3.4 無猝滅探針
與MBs和納米MBs不同,無猝滅探針不需要猝滅劑來減少探針的初始背景螢光。 相反,這些無猝滅探針中的螢光團自身被淬滅。FIT探針和ECHO探針是典型的無猝滅探針。
4 RNA成像的應用
4.1 應用於追蹤RNA過程
mRNA過程通常包括轉錄,定位,轉運和翻譯,通過跟蹤新生RNA,顯示強表達的持家基因在RBP-FP系統開發期間改變了轉錄脈衝的大小。通過用RBP-FP系統跟蹤先前得mRNA,在活細胞中監測剪接體裝配的動力學過程。通過用兩組不同的FISH探針標記GFP前mRNA的外顯子和內含子,將162個剪接過程用單分子靈敏度就達到可視化。
圖7 成像應用於追蹤RNA過程
4.2 癌症診斷中的應用
對於檢測單個mRNA腫瘤標記物,MBs和納米MBs已經成功應用於檢測不同腫瘤細胞中的存活蛋白mRNA,MnSOD mRNA,c-raf-1 mRNA,TK1 mRNA,STAT5B mRNA126和K-ras mRNA170。多個mRNA腫瘤標記檢測可以提高癌症檢測的準確性,這可以很容易地被納米MBs完成。
圖8 在CLSM下的TK1 mRNA,存活蛋白mRNA,c-myc mRNA和GalNAc-T mRNA的細胞成像
【總結與展望】
RNA成像在以下兩個方面非常重要。 首先,RNA成像可以跟蹤RNA過程,如轉錄,定位,轉運和翻譯。其次,RNA成像可用於癌症診斷,因為某些mRNA或miRNA可以作為腫瘤標記物。 然而,RNA成像目前主要停留在細胞水平,體內成像非常罕見。本文總結了目前的高性能RNA成像探針,分析了其結構和成像原理,並將設計與其應用相關聯,這可為將來優化電流探針提供指導。
文獻連結:Recent advances in high-performance fluorescent and bioluminescent RNA imaging probes(Chem.Soc.Rev.,2017,DOI: 10.1039/C6CS00675B)
參與生物材料話題討論或了解生物材料小組招募詳情,請加入材料人生物材料交流群(124806506)。
材料牛網專注於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這裡匯集了各大高校碩博生、一線科研人員以及行業從業者,如果您對於跟蹤材料領域科技進展,解讀高水平文章或是評述行業有興趣,
歡迎大家到材料人宣傳科技成果並對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投稿郵箱tougao@cailiaoren.com。
材料人
合作聯繫
測試谷:材料人旗下一站式材料分析測試解決平臺改版上線了!(
測試業務:XRD/TEM/SEM/DSC/AFM/力學測試/熱分析/PPMS/紅外/粒度分析
技術服務:論文潤色/論文繪圖/理論計算/EBSD數據分析/MS使用指導/TEM操作指導……
商務合作:15120014412
郵箱:kefu@cailiaoren.com
材料人在這裡等著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