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 Chemistry | CRISPR螢光探針用於細胞染色質高分辨成像

2021-01-20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CCSChemistry ,作者CCS Chemistry

CCSChemistry

CCS Chemistry是由中國化學會創辦的高水平旗艦新刊,面向全球科學家,收錄化學各領域高質量原創科技論文。關注CCS Chemistry,即時獲取期刊相關資訊。

染色質結構的時空有序性對於細胞基因組功能調控至關重要。常規的染色質成像方法,如螢光原位雜交技術(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即FISH),需要對染色質DNA進行固定與變性處理,不能實現對活細胞的實時成像。因此,發展高時空分辨的染色質可視化工具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在CCS Chemistry 2019年第3期中,上海交通大學樊春海課題組發展了一種基於螢光染料標記的CRISPR探針,實現了活細胞染色質的實時高分辨成像。

近年來,成簇規則間隔短回文重複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即CRISPR)/CRISPR相關核酸內切酶(Cas)系統已發展成為一套強大的基因編輯工具。該系統依賴一段可設計的嚮導RNA(gRNA)引導內切酶(例如Cas9)識別並結合DNA雙鏈上與gRNA匹配的目標位點。這種對活細胞內雙鏈DNA的靶向性,在染色質實時成像的應用中也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在本工作中,研究者在體外轉錄的gRNA上標記多個高亮度的螢光染料分子。這些探針在活細胞內與失去內切酶活性的Cas9(dCas9)蛋白結合,即可實現對目標染色質位點的定位與成像。相對於以前的研究中用遺傳標記的螢光蛋白,這種採用螢光染料的策略可以兼顧螢光信號強度和多色成像,從而方便地實現多色螢光成像。

研究者展示了對端粒和主衛星序列的多色成像,信噪比相對於螢光蛋白提高了約五倍。利用這種高亮的螢光探針,該工作展示了利用受激發射損耗(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即STED)顯微鏡實現對端粒的超分辨螢光成像。這種CRISPR螢光探針還可以對活細胞中目標位點進行動態實時監測以及運動軌跡分析。因而,這種新的CRISPR成像探針提高細胞成像的時空解析度方面具有很好的潛力,有助於對活細胞內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關係的研究。

研究成果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發表在中國化學會旗艦期刊CCS Chemistry 2019第3期。

文章詳情:

Multiplexed Superresolution CRISPR Imaging of Chromatin in Living Cells

Shaopeng Wang, Yaya Hao, Luhao Zhang, Fei Wang, Jiang Li, Lihua Wang, and Chunhai Fan*

DOI: 10.31635/ccschem.019.20180035

Cite this: CCS Chem. 2019, 1, 278-285

掃碼在線閱讀

掃描或長按左側二維碼,

在線閱讀全文

掃描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CCS Chemistry微信公眾號,及時了解CCS Chemistry發表的最新傑出研究成果。

CCS Chemistry

CCS Chemistry是中國化學會獨立出版的旗艦新刊,所有作者讀者免費發表和閱讀(Diamond Open-Access)。

CCS Chemistry網址:https://www.chinesechemsoc.org/journal/ccschem

Facebook:Chinese Chemical Society-CCS

Twitter: CCS Chemistry

中國化學會

Chemsoc

原標題:《CCS Chemistry | CRISPR螢光探針用於細胞染色質高分辨成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Nature:莊小威團隊實現染色質組織的直接成像
    染色質在細胞核中是怎樣摺疊的對從基因表達的調控到DNA複製的很多生物過程都有重要意義。從千鹼基到兆鹼基的規模,其中包括基因的大小,基因簇和調控域,三維DNA的組織方式在多基因調控機制被涉及到,但了解這個組織方式仍然是個挑戰。在這個尺度上,基因組被劃分成不同的表觀遺傳狀態的域,這是調節基因表達是必不可少的。
  • 基因組規模的染色質3D組織成像首次實現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莊小威等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一種在基因組規模對染色質的3D組織和轉錄活性進行成像的技術。相關論文近日在線發表於《細胞》。研究人員表示,染色質的3D組織可調節許多基因組功能,包括從基因表達到DNA複製。儘管高通量測序的方法豐富了人們對3D基因組結構的了解,但它們只能提供成對染色質基因座的關聯信息,而不能提供單個基因座的直接空間位置信息。
  • 螢光探針-羅丹明 I 環境敏感型探針用於生物成像
    其通常具有非螢光的螺環狀態和具有螢光的兩性離子狀態兩種可逆轉換的形式。與兩性離子的形式相比,螺環形式的羅丹明染料具有較好的細胞滲透性和疏水性,因此,製備具有穩定螺環化形式的羅丹明染料一直是研究學者關注的熱點。研究進展:許多羅丹明探針與其生物靶結合後會導致染料從非螢光型螺環形式轉變為螢光型兩性離子形式。
  • :自組裝的兩親性螢光探針用於腫瘤細胞和組織的pH檢測
    Sessler課題組合作設計了一種兩親性長鏈pH螢光探針(CS-1),用於區分正常細胞與癌細胞,同時定性監測癌細胞和非癌細胞的膜表面以及各種細胞器內的pH波動,該探針為腫瘤疾病的診斷和研究提供一定基礎。
  • 高效螢光成像工具:細胞膜染色試劑盒
    TraKine Cell Plasma Membrane Staining Kit細胞膜染色試劑盒(綠色螢光) KTC4001TraKine Cell Plasma Membrane Staining Kit細胞膜染色試劑盒(橘紅色螢光) KTC4002
  • 新型NADH螢光探針問世 實現細胞代謝實時檢測與成像
    為了解決這一重要科學難題,2011年,楊弋教授團隊利用合成生物學方法開發了一系列遺傳編碼的NADH螢光探針,實現了在活細胞及各種亞細胞結構中對NADH分子的實時動態、特異性的檢測與成像(Cell Metabolism, 2011, 14, 555)。
  • 綜述:螢光壽命顯微成像——技術和應用
    在生物體中,細胞內的細胞間質及體液成分構成了細胞生存的微環境。穩定的微環境是保持細胞的正常增殖、分化、代謝以及其他功能活動最為重要的條件,細胞內或細胞間的信息傳遞也離不開其所處的環境。
  • ...的進步,莊小威團隊開發新的成像技術,在基因組範圍內對染色質成像
    2020年8月20日,哈佛大學莊小威及Bogdan Bintu共同通訊在Cell 在線發表題為「Genome-Scale Imaging of the 3D Organization and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of Chromati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告了一種成像技術,用於以高通量基因組可視化單個細胞中多個尺度的染色質組織。
  • 王忠良Chem.Soc.Rev.最新綜述:高性能螢光和生物發光RNA成像探針的...
    RNA成像探針可以分為兩種類型:探針成像外源RNA和成像內源RNA的探針。它們在結構和原理上有很大的不同,在前一種類型的RNA成像探針中,靶向RNA不是天然的內源性RNA,而是外部插入某些蛋白質結合序列的RNA。成像探針與插入的RNA序列(除了染色表達序列)特異性相互作用使得靶向RNA發光。
  • 「螢光探針」點亮細胞世界
    「螢光探針」點亮細胞世界——記山東師範大學「細胞穩態調控活性分子的螢光成像研究」項目科研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馮帆 光明日報通訊員 姚昌  走進山東師範大學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實驗室,在雷射顯微鏡下
  • 莊小威團隊首次實現基因組規模的染色質3D組織成像
    來自哈佛大學的莊小威和Bogdan Bintu等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一種在基因組規模對染色質的3D組織和轉錄活性進行成像的技術。 研究人員表示,染色質的3D組織可調節許多基因組功能,包括從基因表達到DNA複製。生化和成像的研究揭示了各種規模的複雜染色質結構。
  • F-actin染色試劑盒-閃耀的活細胞成像
    細胞染色和示蹤試劑是跟蹤複雜環境中細胞的重要工具,廣泛應用於細胞遷移、創傷癒合及幹細胞分化研究。細胞運動和定位研究需要專門的探針染料,必須要對活細胞無毒性,還要同時具有多種螢光顏色可供選擇,以便與不同的儀器雷射波長和濾光片匹配,並能與抗體標記或其他細胞分析標記探針共染色。
  • |基於磷取代羅丹明近紅外螢光探針對體內內源性次氯酸的深度成像
    在活的小鼠單核巨噬細胞白血病細胞中,探針PR-HOCl可對內源性和外源性的次氯酸靈敏檢測並具較高的選擇性,並在炎症裸鼠模型中對內源性次氯酸進行螢光成像,證明了PR-HOCl具備穩定的組織穿透能力。二、背景隨著螢光成像技術的進步,可追溯至螢光成像發展初期的有機螢光探針,由於其易變結構,可用於構建所需特性的螢光團,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應用螢光團過程中,螢光分子必須具備良好的光穩定性,生物相容性,溶解度,摩爾吸光係數和螢光量子產率,在大量的螢光體系中,羅丹明就具備上述的光化學性質,並作為分子骨架廣泛應用於新型螢光團的設計。
  • HClO激活的AIE納米探針用於成像指導的吞噬細胞內細菌的清除
    隱藏在宿主吞噬細胞內的細菌很難被殺死,可能引起吞噬細胞紊亂,嚴重則導致全身組織損傷。
  • 研究揭示核纖層蛋白對人源細胞中染色質高級結構及染色質運動狀態...
    染色質的三維結構具有有序性和動態變化性,構成細胞核中各種生物學過程的全新調控層次。通過成像和高通量測序技術,研究者發現染色質高級結構分為染色質環(Loop)、拓撲關聯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ing domain,TAD)、A/B區室(A/B compartment)和染色體領地(Chromosome territory,CT)等多個層級。
  • 【分析】用於實時監測線粒體溫度的可固定螢光探針
    線粒體參與細胞內活性氧代謝、信號傳導、離子平衡調節等生理過程的同時還未細胞的新陳代謝提供能量。線粒體作為細胞的能量工廠,葡萄糖和氧氣在線粒體內通過氧化還原呼吸鏈轉化為ATP為細胞代謝提供能量。值得注意的是,在氧化還原呼吸鏈中33%的能量以熱量的方式消耗,僅有67%的能量用於合成ATP。
  • 螢光探針成像技術 幫助人們看清「神經」活動
    螢光探針成像技術,就是近年來在醫學領域中逐漸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相信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對於螢光探針技術都是一知半解。其實只要你用心了解的話,就會在自然環境中發現很多螢光現象,例如螢火蟲、螢光棒以及閃閃發光的水母等。
  • 高靈敏度線粒體螢光探針&ATP檢測
    這期主要給大家帶來線粒體螢光探針(活細胞和固定細胞),線粒體膜電位探針,ATP檢測,線粒體自噬檢測,線粒體通透性轉換孔(MPTP)檢測相關工具。一.細胞線粒體染料1. 用於標記活細胞線粒體的可用MitoLite™染料線粒體藍色螢光染料MitoLite Blue FX490,貨號:AAT-226742.
  • 上海藥物所等研發用於診斷肺纖維化的小分子螢光探針
    近日,國際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李佳課題組和浙江大學李新課題組合作開展的利用小分子螢光探針進行肺纖維化診斷的研究成果。該研究首次開發出一種可用於無創、無放射性診斷肺纖維化的一氧化氮螢光探針PNO1,為肺纖維化的早期診斷以及藥物的篩選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新方式。肺纖維化是由多種誘因引起的肺部炎症,肺泡持續性損傷,胞外基質反覆破壞、修復、重建並過度沉積,最終導致肺組織結構改變、功能喪失的一類疾病。絕大部分肺纖維化患者病因不明,被稱為特發性肺纖維化(IPF)。
  • 科學網—合成二氧化硫及亞硫酸氫根可逆螢光探針
    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