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宿主吞噬細胞內的細菌很難被殺死,可能引起吞噬細胞紊亂,嚴重則導致全身組織損傷。有效地在吞噬細胞中富集可激活的光敏劑,從而實現對細菌的特異性成像和光動力消融對細菌診療具有重大的科學和現實意義。新加坡國立大學劉斌教授和浙江大學湯谷平教授合作開發了HClO激活的納米探針DTF-FFP NPs用於成像引導的吞噬細胞細菌消融技術。以兩親性聚合物F127為包封基質,通過納米沉澱法將HClO響應型近紅外分子FFP和具有聚集誘導發射特性的高效DTF光敏劑進行封裝製備了DTF-FFP NPs。FFP作為能量受體,可以抑制DTF的螢光和活性氧的產生,從而消除DTF-FFP NPs對正常細胞和組織的光毒性。一旦到達感染部位,通過吞噬細胞中HClO的刺激釋放而降解FFP,DTF就會發出紅色螢光,並有效地產生ROS。體外和體內抗菌實驗結果成功證明了DTF-FFP NPs螢光和光敏性的選擇性激活及其在胞內細菌清除治療中診療一體的應用潛力。
圖1. HClO激活的DTF-FFP NPs納米探針的驗證。
圖2. DTF-FFP NPs對吞噬細胞內所存在細菌的清除作用的體外驗證。
圖3. DTF-FFP NPs對吞噬細胞內所存在細菌的清除作用的小鼠體內驗證。
DOI:10.1002/adma.20200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