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紅兵/鄭樂民/徐珍珍AFM:細胞器特異性的紅光AIE分子用於對活細胞進行動態超解析度成像

2021-02-15 奇物論

生物醫藥學術QQ群:1033214008

溶酶體和線粒體在維持細胞內的環境穩定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在納米尺度上對細胞中的溶酶體和線粒體的長期活動進行可視化成像對於進一步理解其功能而言至關重要,但這也極具挑戰性。由於現有的螢光探針存在如ACQ效應等局限性,其信噪比往往較差且不耐光漂白。北京大學鄭樂民教授、首都師範大學徐珍珍副教授和付紅兵教授報導了兩種高效的紅色發射的聚集誘導發光(AIE)探針,它們具有螢光「開關」的特性和特異性靶向溶酶體和線粒體的能力。

 

本文要點:

(1)由於其具有AIE特性、Stokes位移大於100 nm、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優異的光穩定性,因此該探針可成功地用於對溶酶體和線粒體進行高保真成像。利用這兩種探針,實驗也獲得了解析度為65.6 nm的動態溶酶體融合和線粒體分裂的受激發射損耗(STED)成像圖。

(2)實驗也進一步利用該探針對線粒體自噬過程中溶酶體與線粒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了研究。綜上所述,這一研究工作為設計特定的細胞器靶向探針以用於活細胞的動態超解析度成像提供了新的高效工具。

參考文獻:

Zheng Lv. et al. Red AIE Luminogens with Tunable Organelle Specific Anchoring for Live Cell Dynamic Super Resolution Imaging.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0

DOI: 10.1002/adfm.202009329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009329

生物醫學與工程微信群

加微信群方式:添加編輯微信 18965840059,備註:姓名-單位-研究方向(無備註請恕不通過),由編輯審核後邀請入群。

相關焦點

  • 超分辨螢光輔助衍射層析成像揭露細胞器相互作用全景
    其中,光學衍射層析成像模態首次實現了活細胞內線粒體、脂滴、核膜、染色體、內質網及溶酶體等多種亞細胞結構的同時高速三維成像。在雙模態系統對活細胞的觀察中,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亞細胞結構,命名為「黑色液泡小體」,並對其在細胞代謝過程中的作用進行了研究。這一雙模態成像方法在細胞生物學研究及生物醫學成像領域有著廣泛應用前景。
  • 【學術前沿】陳良怡/王靜敏團隊合作利用活細胞超解析度成像預測...
    【學術前沿】陳良怡/王靜敏團隊合作利用活細胞超解析度成像預測佩梅病臨床疾病表型以及篩選精準對症藥物 2020-09-10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型螢光蛋白可用於活細胞觀察
    ,利用這種方法,可以獲得超解析度的顯微圖像。 來自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來自珊瑚蟲的螢光蛋白,這種螢光蛋白可以用於高解析度顯微鏡下觀察活細胞。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自然—方法學》(Nature Methods)雜誌上。
  • 三維成像顯微鏡可觀察活細胞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特拉維夫6月30日電 (記者毛黎)據當地媒體日前報導,以色列理工大學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顯微鏡,能以超高解析度展現活細胞的三維圖像,有望為生物學研究帶來革命性變化。但逐層掃描過程要求被掃描對象必須在整個過程保持靜止,該局限性表明它不可能用於觀察活細胞。而標準光學顯微鏡由於存在透鏡衍射極限,也具有局限性。 以色列理工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超解析度三維成像系統名為DeepSTORM3D,它不僅能夠以10倍於標準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繪圖,而且還能繪製研究對象的動態三維圖像。
  • 北大跨院系團隊發明超分辨螢光輔助衍射層析技術 觀察到細胞器互作...
    ,將三維無標記光學衍射層析顯微成像與二維海森結構光超分辨螢光成像技術相結合,發明了一種新的雙模態超解析度顯微鏡。受限於較寬的發射光譜、光漂白和光毒性,目前的超分辨螢光成像技術僅能對有限幾種螢光標記同時成像,同時也很難實現活細胞中的三維長時程超解析度成像。另一方面,無標記成像可以實現無損三維成像,但是它也受限於低空間解析度和對比度,另一方面缺乏特異標記也限制了它的生物醫學應用。
  • 均勻多焦點激發技術可用於高通量超解析度成像
    均勻多焦點激發技術可用於高通量超解析度成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5 13:23:19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Suliana Manley、Dora Mahecic等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均勻多焦點激發技術用於高通量超解析度成像
  • F-actin染色試劑盒-閃耀的活細胞成像
    細胞運動和定位研究需要專門的探針染料,必須要對活細胞無毒性,還要同時具有多種螢光顏色可供選擇,以便與不同的儀器雷射波長和濾光片匹配,並能與抗體標記或其他細胞分析標記探針共染色。細胞染色和示蹤試劑解決方案包括:活/死細胞雙染試劑盒,活細胞示蹤試劑盒(綠色螢光),細胞膜染色試劑盒,線粒體染色試劑盒
  • AFM vs. STM 分子級別解析度成像技術
    如果你已經看過我上一篇介紹低電流STM成像的短文[i],那麼那些HOPG上鈷和鎳八乙基卟啉(CoOEP 和NiOEP)自組裝二維晶格子的高分辨STM圖像一定會令你印象深刻。
  • 三維平行RESOLFT顯微鏡實現活細胞體積成像
    三維平行RESOLFT顯微鏡實現活細胞體積成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4 15:33:11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kIlaria Testa團隊使用三維平行RESOLFT顯微鏡實現活細胞體積成像
  • 合肥研究院實現活細胞及線蟲體內DNA和RNA的同步螢光成像
    但是,由於目前的成像探針存在生物膜穿透能力弱、無法同步區分DNA和RNA、自身光穩定性差等局限性,實時原位監測活細胞及生物體內DNA和RNA的分離、聚集和裂解等結構動態變化仍然面臨很大的挑戰。更為驚喜的是,該碳量子點探針進入秀麗隱杆線蟲體內後,可以跨過腸道-生殖腺等層層組織結構及細胞-細胞器等多種膜屏障,最終實現線蟲體內生殖腺細胞DNA和RNA的同步原位影像分析。該碳量子點探針高效的生物膜穿透能力和對不同核酸結構的特異性結合能力,為基礎細胞生物學、胚胎學以及臨床診斷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 線粒體成像受光毒性困擾?陳知行組開發比MitoTracker溫柔新探針
    但是,活細胞超解析度成像中除了需要螢光探針在漂白之前發出更多的光子之外,漂白過程中產生的光毒性往往也不可忽視。例如,線粒體是細胞重要的能量中心和代謝調控中心,其雙層膜結構保證線粒體進行相對獨立的生化反應,並與其他細胞器進行相互作用。
  • 北大研究團隊開發活細胞成像新技術
    該研究由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 該研究開發了一種全新的活細胞成像技術,利用炔基標記手段並巧妙地應用了受激拉曼顯微成像技術,成功實現了對活細胞的脂類、核酸、蛋白質和糖類等關鍵生物分子的特異性、低幹擾的三維成像,突破了成像標記基團的尺寸極限。
  • 做了10 年的活細胞成像實驗,我總結出了這些經驗
    1 實驗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活細胞成像,它有哪些作用? 通常,我們把使用延時成像技術開展活細胞研究簡稱為「活細胞成像」。通過活細胞成像技術,可以研究靶標參與的動態生命過程,酶活性、信號轉導、蛋白與受體轉運以及膜的再循環過程(內吞與胞吐)等動態進程都可實現檢測。
  • 活體動物螢光成像技術原理及應用
    主要應用在活細胞實時動態螢光觀察與成像,可以在長達數天內進行細胞的分化和世系觀察, 以及細胞間、細胞內及細胞器間的各種相互作用的原位實時動態示蹤。不但如此,量子點還可以標記在其他需要研究的物質上,如藥物、特定的生物分子等,示蹤其活動及作用。 2. 光學原理 螢光發光是通過激發光激發螢光基團到達高能量狀態,而後產生發射光。
  • 一種可用於超高分辨顯微成像的新型螢光蛋白
    2015年3月3日訊 /生物谷BIOON/--最近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徐平勇課題組在著名期刊ACS NANO上發表了題為Development of a Reversibly Switchable Fluorescent Protein for Super-Resolution Optical Fluctuation Imaging (SOFI)的文章,報告了一種可用作高速活細胞超解析度顯微成像的新型反覆光激活綠色螢光蛋白
  • 我國學者在活細胞超分辨成像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國家實驗室生物醫學光子學功能實驗室張玉慧教授研究團隊通過對細胞穿膜肽的研究,利用其運載能力將不能透膜的螢光染料及特異性識別基團攜帶進入活細胞,突破以往光激活螢光化學探針中螢光染料及識別基團本身需要透膜的限制,為活細胞超分辨成像化學探針的構建提供了一種新策略。
  • 瑞士SpiroChrome新型活細胞螢光染劑
    在沒有轉染、沒有光毒性、沒有繁瑣的洗滌流程(手冊)和沒有非特異性背景染色的情況下,對活細胞中的生物結構進行成像?
  • 文獻分享︱ACS Nano: 細胞內非酶的三維DNA納米結構的原位生長用於活細胞內特定生物分子的成像
    圖2. a)基於NEPA組裝的DNA納米球原位合成示意圖,用於活細胞內miR-21成像。(b)MCF-7細胞(第I組),有明顯的綠色和紅色螢光。(e)僅對MCF-7細胞,FISH探針處理過的細胞和NEPA探針處理過的MCF-7細胞進行流式細胞分析。驗證了優於傳統FISH方法的NEPA系統理想的螢光成像能力,從而驗證了對靶miRNA的細胞內成像的敏感性大大提高。(f)通過計數至少10,000個細胞,從(e)中描述的相應MCF-7細胞記錄的螢光。CCFI指示顏色編碼的螢光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