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中文大學Center for Gut Microbiota Research中心簡介 該中心致力於各種疾病及健康狀態的微生態研究及臨床轉化應用,目前已開展不同疾病的大型隊列研究。團隊將把宏基因組學,代謝組學等多組學的生物信息與臨床信息相匹配,致力於不同疾病腸道菌群生物標誌物,益生菌、益生元及合生元等潛在治療藥物的開發及轉化應用研究。
陳家亮 (CHAN KaLeung, Francis),銀紫荊勳章、太平紳士、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李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系講座教授、Center for Gut Microbiota Research主任。陳教授是《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副主編,並擔任許多頂尖國際期刊的編委會委員及科研基金評委會委員。目前是香港特區政府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工作組非官方成員、香港特區政府醫療設施標準項目指導委員會內窺鏡工作組召集人、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基金委員會聯合主席,以及香港賽馬會投票成員。陳教授與多個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是第四軍醫大學、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第二軍醫大學、寧波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國立臺灣大學及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客座教授。陳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世界著名醫學期刊
Lancet以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八篇論文;由於其卓越的研究成果,陳教授於2018年獲美國胃腸病學會頒發「國際領袖大獎」,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2019年獲美國醫學資訊及評級機構ExpertScape評為全球頂尖學者。
黃秀娟 (NG SiewChien),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發展)、醫學與治療學系教授、腸道菌群移植及研究中心副主任、香港科技園微生物群創新中心主任;負責領導標本庫、臨床資料庫建設及菌群移植研究。黃教授曾獲多項國際獎項,包括David Todd爵士講座獎、Sir Frances Avery Jones講座獎、研究卓越獎、新興領袖講座獎。黃教授的研究成果發表於包括
Lancet,
Nature Genetics,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Gastroenterology和
Gut等國際一流期刊,目前擔任國際著名期刊
Gut的副主編。2017年,她在亞洲建立了亞洲首個微生物移植(FMT)研究中心和第一個FMT登記處,以幫助開發基於個性化腸道微生物群的治療和安全監測,該中心是香港衛生當局唯一的FMT供應商,用於治療復發性艱難梭菌感染。1. 腸道菌群、微生物、免疫學等相關背景,具備豐富的實驗經驗和獨立的科研探索精神;(2)科研助理(Research Assistant)(3)博士(PhD)歡迎廣大學子申請本團隊博士學位,一經錄取,可獲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獎學金(18000港幣/月)。成績優異者可申請香港政府獎學金(26600港幣/月)。 即日接受申請。有意應聘者將個人詳細簡歷(包括學習經歷、科研或工作經歷、研究方向、研究課題、科研成果等),發送至linzhang@cuhk.edu.hk郵件請以「應聘職位-姓名-專業」為郵件主題和附件的題目。初審合格者,通知面試。本招聘啟事長期有效,滿員為止。
請在應聘材料上註明此職位信息來源於BioArt。
溫馨提示:BioArtReports原則上每年可為每個課題組免費發布一次博後招聘廣告,博後廣告請直接將word文檔發送到sinobioart@bioart.com.cn。由於廣告眾多,恕不能一一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