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賀笑天劉瑤文圖
核心提示 開車門時「啪」的一聲,指尖一陣刺痛;梳頭時頭髮會「飄」起來;衣服被脫下的過程常常伴隨著一串「火花」……這樣的生活場景,在乾燥的北方之冬十分常見,嚴重時還會引起火災事故。這些痛苦和尷尬,促成了網上「防靜電神器」的熱賣。那麼,防靜電神器到底有用嗎,大河報記者做過實驗你就知道了。
記者在淘寶網搜索發現,噴霧、鑰匙扣和手環,是幾款銷售最火爆的「防靜電神器」。為了驗證這些「神器」究竟神不神,記者在網上購買了一瓶上海一家洗滌化妝品公司生產、價值10元的「全能除靜電噴霧」,和一個價值8.8元的舜威牌「防靜電鑰匙扣」,並將它們帶到了河南省纖維檢驗局的專業實驗室中進行實驗。
1
「神器」一:防靜電噴霧
實驗結果:有效但不明顯
記者購買的「全能除靜電噴霧」號稱適用於各種面料的衣物,能瞬間去除衣服靜電並保持2至5天。
根據實驗數據分析,使用防靜電噴霧的圍巾,在同樣環境下產生的靜電確實有所減少,但效果並不理想,要想效果明顯就得大面積噴灑,可這顯然不現實,因為誰也不願在寒冬裡圍著溼圍巾、穿著溼衣服。
■專家說法:噴霧只能暫時起效
河南省纖維檢驗局檢測中心主任張巖昊解釋,使用噴霧劑等表面活性劑,一是能減少摩擦的劇烈程度,從而減少電荷量;二是用保溼的方法讓產生的靜電容易散發掉。不過,這只是暫時性的緩解辦法,只在短時間內管用。
實用妙招
自製「防靜電噴霧」
「其實防靜電最主要的還是靠水,但是水容易蒸發,就要想辦法把水固定在衣服上。」張巖昊說,「可以去超市買一些毛衣柔順劑,與自來水進行混合,噴在需要防止靜電產生的衣服上即可。」
2
「神器」二:防靜電鑰匙扣
實驗結果:幾乎無效
子彈頭大小,中間是個燈管,這就是「防靜電鑰匙扣」。據介紹,只要將產品「子彈頭」一端接觸需要釋放靜電的物體,若小燈亮起意味著靜電正在去除中,等燈熄滅時表示靜電已被消除。
記者拿出一件毛衣(100%羊毛),用一支塑料筆摩擦10秒鐘,使其產生靜電,這股靜電可以使小紙片自動吸附在塑料筆上。用鑰匙扣「子彈頭」一端接觸紙片,小燈沒有亮。
記者又來到一輛停放的轎車前,分別用鑰匙扣測試車身、車門把手,小燈沒有亮。接著連續駕駛汽車1個小時之後,記者再次用鑰匙扣測試車身、車門把手,小燈也沒有亮。就在記者測試完畢準備打開車門上車時,卻被輕輕電了一下。
由此可見,「防靜電」鑰匙扣幾乎沒有效果。
■專家說法:用鑰匙扣放電多此一舉
張巖昊認為,防靜電鑰匙扣更像是「畫蛇添足」,因為拿著它去接觸車體放電,還不如直接用雙手拍一拍車身更簡單有效。再如市面上所售的「防靜電梳子」也基本沒用,導電效果還不如金屬梳子。
實用妙招
教你消靜電
1.加入導電纖維,提高服裝面料本身的導電性能,降低電阻。張巖昊說,但重視導電性能,可能就會影響舒適度。
2.儘量選擇純棉面料的服裝。張巖昊提醒大家,內外幾層衣服,儘量都選擇純棉的。一層棉、一層毛、一層滌綸的「混搭」,最易「來電」。
3.梳頭時噴點水,能夠立竿見影地消除靜電。
4.下車前用雙手大面積接觸車身的金屬部分,基本就能夠消除靜電。張巖昊說,車座最易摩擦生電,短時間停車後再上車,最容易被車門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