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和不運動,過的是兩種人生。
抖音上有一個網紅——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年近80,卻活出了少女般的樣子。
奶奶叫汪碧雲,之前參加《中國達人秀》,在場上表演拉丁舞,一系列的動作一氣呵成,引得沈騰當場直呼:「這種精氣神不應該叫阿姨,應該叫姐姐!」
節目播出後,瞬間圈粉無數,被許多人成為「精緻女神」。
然而,這種精緻的背後,藏著的是她數十年如一日的運動與自律。
79歲的她,已經跳了62年的舞蹈。現在每天依舊要練習1.5小時,甚至有時可以達到3小時。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沒有日積月累的努力,哪有一夜成名的運氣。
80歲的老奶奶在跳拉丁舞,活出了少女的樣子;可18歲的男孩女孩們卻泡著枸杞,充滿了佛系。
俄國詩人馬雅可夫斯基說過:世上沒有比結實的肌肉和新鮮的皮膚更美麗的衣裳。
有的人還年輕著,卻已經凋零了;有的人已經老了,卻還年輕著。
不愛運動的人樣子老,熱愛運動的人老樣子。
這個世界,都在偷偷獎勵那些熱愛運動的人。
愛運動的人,熱愛生活
愛運動的人,都是生活裡的智者。
蘇東坡大家都耳熟能祥,許多人知道,他是著名的文學家、美食家,可其實,他還是一個運動達人。
有一次,他在給朋友程正輔的信中寫道:
「晨興疾趨必十裡許,氣損則緩之,氣勻則振之,頭足皆熱,宣通暢適,久久行之,當自知其妙矣。」
每天早上起來,他都要出門跑十裡。氣喘的時候就停下來歇歇,緩過來後又繼續向前跑。
每次都要跑到全身發熱,直到渾身舒暢為止。長此以往,自然就感受到了生活裡的奧妙。
運動的奧妙就在於,每次酣暢淋漓之後,身體就不由自主地打開了我們的感官,讓我們能在呼吸的節奏中,更親近地感受生活。
越愛運動的人,越熱愛生活。
《蘇東坡全集》中記載道:
「善養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勞,步趨動作,使其狃於寒暑之變,然後可以剛健強力,涉險而不傷。」
善於保養的人,既能享受安逸,又能辛苦勞作。他們會讓自己適應於寒冬炎暑的變化,這樣才能使自己經歷艱險時,依舊保持強健有力。
唯有常常運動起來,才能耐得住寂寞,也扛得住奔波。
運動,才是最好的養生。
蘇格拉底曾說:
「身體的健康因靜止不動而破壞,因運動練習而長期保持。」
愛運動的人,都懂得疼愛自己。
有個朋友,疫情在家,重了10多斤。同事們打趣說她回家吃得好。
她回到公司後,每天下班,就換上運動衣,去戶外跑一圈。
剛開始的時候,她只是單純地想要減肥而已,可沒想到,在減肥的同時,生活還附贈了一些小禮物。
她變得比以前更陽光了。業務能力也提高了不少,還成功拿下了一個大客戶,現在她舉手投足之間,都增添了許多自信。
聽說,她最近還學了手機攝影,每次跑步的時候,都會順手拍一些風景。每次看到她在朋友圈分享的照片,都讓人好不羨慕。
運動中的酣暢淋漓,是生活裡最寶貴的部分。
每一次精疲力竭後,都能感受到生活帶來的暖意。
喜歡跑步的人,踏下的每一個腳印,看過的每一次風景,都在不停地塑造自己。
喜歡遊泳的人,拍打出的每一片水花,都像是向上的浪潮。
喜歡健身的人,在每次的自我超越中,都藏著一個愈發自信的自己。
愛運動的人,最值得深交。
因為在每一次運動的背後,藏著的是他們對生活的態度。
越愛運動的人,才越值得被生活所愛。
愛運動的人,有很強的意志品質
為什麼很多人佩服堅持運動的人?
有網友的回答一針見血:因為能堅持運動,克服懶惰的人,都是真正自律的人。
運動,能帶給我們掌控感。
徵服了10公裡,才有了徵服世界的勇氣。
能做到自律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白巖松曾在一次演講中講道:
「坦白的說,大家看我,50歲的中國男人要都這樣的體型的話相當不錯了。但是在這個體型的背後是我信奉的一句話:越自律越自由。」
他幾乎一周跑5天,已經50來歲的男人,在這5天中還依然會踢一場球,而且經常是和專業的人一起踢。
他說:「因為自律,所以才可以自由地奔跑。」
好看的皮囊都靠自律,堅強的靈魂都有很強的意志品質。
《跑步人生》裡寫道:
跑步的難處不在於設法做別人還沒有做過的事情,而是堅持做任何人都能夠做,然而大多數人永遠不會做的事情。
運動不難,難的是持續。
堅持到底的人,骨子裡都有常人所不及的堅毅。
在大學時,我有一個同學特別喜歡打籃球。
只要不下雨,基本每天都會拎著籃球去操場裡轉一圈。有時候興致來臨,冒著烈日,他也不缺席。
因為籃球打得好,他還沒畢業,就被公司邀請去打比賽,拿了不少獎。
可旁人都只看到了他球場的風光,卻看不見他背後付出的血汗。
他剛被選入院隊的時候,每天都要訓練。
在球場上,被撞倒過,扭傷過,累趴過……有好幾次,連腳底都磨掉了幾層皮。
可這些,他都咬咬牙挺過來了。
因為足夠熱愛,所以無懼任何傷害。
捶打時很痛,可這也錘鍊出了強大的內心。
沙拉斯特說,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命運建築師。
而熱愛運動的人,早就用意志力打牢了地基。
愛運動的人最值得深交,因為他們更加懂得,只有熬過了生活帶來的痛苦,才能享受命運賜予的祝福。
愛運動的人,有積極向上的靈魂
歌德說,只有運動才可以除去各種各樣的疑慮。
所有臆想的焦慮,都會在行動中被瓦解。
村上春樹曾經特別愛抽菸,吸得最兇時,一天差不多要抽60支。
他曾在採訪中說:「吸菸,讓我的牙齒和手指甲都變黃了。」
33歲那年,他終於決定戒菸了,而跑步,就是他的一種戒菸的方式。
他每天凌晨四點起床,寫作五六個小時後就去跑十公裡。
在這樣規律的生活裡,不僅戒掉了菸癮,還在70來歲的年紀裡,活出了青年時的感覺。
村上春樹曾說過:
「肉體是每個人的神殿,不管裡面供奉的是什麼,都應該好好保持它的強韌、美麗和清潔。」
運動,是治癒不開心的良藥。在我們頹廢的時候,動一動,就能輕而易舉地化解掉許多鬱悶。
在《運動改變大腦》一書中有個故事:
有位病人是個單親媽媽,剛剛和丈夫離婚,家裡又忙著裝修,弄得到處都是粉塵,生活簡直一團糟。
她不停地用酒精來麻痺自己,長期酗酒,結果收入變低,壓力變得更大了。
無奈之下,她找心理醫生看病,醫生告訴她:在家裡放一根跳繩,每當你覺得壓力大的時候,就拿起跳繩運動一下。
一開始,她是不情願的。但是一次運動下來,隨著身體的精疲力竭,心情也莫名其妙放鬆了。
後來,每遇到煩心事,她就開始跳繩,不停地跳,不斷地練。結果過了幾個月後,她就已經成功把酒戒掉了,心態和過去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希波克拉底說:人類最好的醫生就是空氣、陽光和運動。
當我們運動的時候,那些囤積在心底的負面情緒,也都隨著汗水排出去了。
叔本華說過:我們的幸福取決於我們的愉快情緒,而愉快情緒又取決於我們的身體狀況。
當我們運動的時候,腦垂體會分泌內啡肽,會讓身體有一種被感動的愉悅。
每個愛運動的人背後,都藏著一個積極向上的靈魂。
靈魂越積極,生活也便越高級。
寫在最後:
曼迪·赫爾在《安頓一個人的時光》中寫道:「一個人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停滯不前,也可以是一場充實、美妙、精彩紛呈的冒險。」
在電影《阿甘正傳》中,小阿甘身體有缺陷,要帶著腳箍來矯正身體,智商也只有75,相當於一個低能兒。
上學的時候,被老師拒絕,其他孩子也故意嘲笑他。
在這種欺負下,他一直選擇忍耐,直到好友珍妮告訴他:「跑!」
就是這一個字,便開啟了他非凡的人生。
他跑過童年,跑過賽場,也跑過戰場。
從受人取笑的智障,到橄欖球明星,最後還受到了總統接見。
這一路跑來,只有他自己才明白:
所有磨難,最後都是磨鍊。所有痛苦,最後都是痛快。
人生就像是一場馬拉松,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公裡,誰會逆襲。
剛開始跑慢一點沒關係,堅持下去,這最終也會是一種最了不起的才華!
今天,讀書君給大家推薦的書是《運動改造大腦》。
為什麼明知道運動有用,還是邁不開腿?因為你知道的用處還太小。
這本書用嚴謹的神經科學論證了「運動可以改造大腦」:壓力、焦慮、抑鬱、低效等種種困擾,可以隨著運動雲散煙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