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安定的十三大名門望族詳解

2021-01-09 歷史小驛

公元前114年,漢武帝設立安定郡,轄境相當今甘肅景泰、靖遠、會寧、平涼、涇川、鎮原及寧夏中寧、中衛、同心、固原、彭陽等縣地。

東漢時安定郡郡治為臨涇縣,後因羌人攻入安定郡內,郡治徙美陽。

三國西晉時,安定郡屬雍州,東晉時移治安定,在今甘肅涇川。

隋唐時廢安定郡為涇州,涇川縣為涇州治所。

安定郡自從設立以後,在歷史上就是東西方交流及絲綢之路的重鎮,其優越的區位優勢,先後孕育了很多的世家大族,現在就古代安定的十三大名門望族進行一一詳解。

安定張氏:張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體。其一出自上古黃帝之孫揮,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其二出自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他的後代以其字命氏,稱張氏。其三出自烏桓、女真、鮮卑、匈奴、契丹、阿昌族、納西族、僳僳族、瑤族、壯族、黎族、高山族、藏族等漢化改姓。

當代張姓為全國第三大姓,主要集中於河南、山東、河北三省,其次分布於江蘇、四川、安徽、遼寧、黑龍江、湖北六省,其中河南為當代張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張姓區和低比率的南方張姓區。

張氏郡望共有26個,分別是清河郡、範陽郡、太原郡、武威郡、犍為郡、沛郡、京兆郡、南陽郡、敦煌郡、安定郡、襄陽郡、洛陽郡、河東郡、始興郡、馮翊郡、吳郡、平原郡、河間郡、中山郡、魏郡、蜀郡、梁郡、汲郡、高平郡、河內郡、上谷郡。張氏的總堂號為清河堂。其中張氏安定堂,以望立堂。

安定皇甫氏:皇甫氏是漢族傳統複姓之一。其一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宋國公族的後代,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西周后期,宋國國君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曾領軍擊退了狄人的進犯,但他和兩個兒子也不幸戰死沙場,其孫子皇父鸞便以祖父之字為姓氏,稱為皇父氏,後把姓氏中的父字改為甫字,這兩個字在古代同音通用,稱皇甫氏。

其二源於姬姓,出自西周太師皇甫的後代,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姬姓皇甫氏尊奉太師皇甫為得姓始祖。其三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鄭國公族的後代,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鄭國公族中也有稱皇父者,在戰國時期即改為皇甫氏,後有省文簡改為單姓皇氏、甫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皇甫氏的主要郡望為京兆郡和安定郡。皇甫氏的主要郡望為京兆堂、安定堂、威遠堂。其中皇甫氏安定堂,以望立堂。威遠堂源於東漢名將皇甫規,皇甫規就是安定郡人,用兵很有韜略多次擊退羌人入侵,並且以《詩》、《易》教授門徒,當時都稱他賢人。

安定伍氏:伍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一源於羋姓,出自遠古黃帝的臣子伍胥,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伍胥就是楚國望族的伍氏始祖,伍氏家族傳至春秋時候,楚莊王有個謀臣叫伍參,傳說便是伍胥的後裔。此後,伍參的後裔子孫遂以先祖名字為姓氏,其後裔世代稱伍氏至今,史稱伍氏正宗。

其二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戶甲制度,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西周初期,姜尚為齊國建立了戶甲管理制度,將五戶人家編在一起,稱作軌,五戶連保稱伍,由軌長管理,軌長在民間俗稱伍伯。在軌長、伍伯的後裔子孫中,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伍氏。其三源於官位,出自春秋戰國時期軍制伍長,即五人編為一伍,由伍長統之作戰,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其四源於回族、蒙古族、滿族、錫伯族等漢化改姓。

當今伍姓在全國主要分布於湖南、廣東、四川三省,其次分布於湖北、廣西、安徽、江西四省,其中湖南為伍姓的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北起湖南,南接廣東,西聯四川的伍姓聚集分布帶。

伍氏的主要郡望為安定郡、武陵郡、堂邑郡、椒邑郡。伍氏的主要堂號有安定堂、武陵堂、孝友堂、明輔堂、敦睦堂、務本堂、恩遠堂、肇基堂、忳取堂、樹德堂、敦敘堂等。其中伍氏安定堂,以望立堂。

安定胡氏:胡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其一源於歸姓,以國為氏。歸姓起源於商朝的姒姓夔國,國家滅亡後,子孫以國為氏。歷史上的門閥望族安定胡氏即源於歸姓胡國。其二源於胡母氏,出自戰國時期齊宣王之弟胡母氏後裔,複姓簡化為氏,南北朝之前,泰山郡胡母氏較為顯著。其三源於媯姓:舜帝後裔媯滿,周朝初年被封於陳國,號胡公,又稱陳胡公滿,後裔有以其號為氏者,稱胡氏。

其四源於姬姓胡國,公元前763年,鄭國恃強攻入胡國,姬胡亡國後,胡國子孫仍以國號為氏。其五源於官位,出自西周與春秋戰國時期官吏胡史,專職掌管君王貴胄的餐飲,以及祭祀大典的犧牲,其後裔以先祖官職為氏。其六源於官位,出自漢武帝劉徹所設置的軍隊官職胡騎校尉,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其七源於滿族、蒙古族漢化改姓。

當今胡姓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四川、浙江、安徽五省,其次分布於貴州、雲南、江西、江蘇、河南、重慶、山東七省。其中湖北為當代胡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以長江流域省份多胡姓的全局,突出鄂湘贛皖浙和川渝黔雲兩個胡姓高聚集中心。

胡氏的主要郡望為安定郡、新蔡郡、洛陽郡、義陽郡、廬陵郡、弋陽郡、定城郡。胡氏的主要堂號有安定堂、三恪堂、淮陽堂、新蔡堂、洛陽堂、義陽堂、弋陽堂、定城堂、廬陵堂、澹安堂、績溪堂等。其中胡氏安定堂,以望立堂。

安定席氏:席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其一源於已姓,出自上古堯之師席師的後代,在席師的後裔子孫中,多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席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史稱席氏正宗。此即為河南席姓的主要來源,因此席氏族人大多尊奉席師為得姓始祖。其二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晉國大夫籍談後裔,屬於因諡改姓為氏。春秋的時候,晉國有大夫籍談,因為他是周王室派至晉國負責管理典籍,所以便以籍作為自己的姓氏。秦末籍談的後人籍鑲為了避項羽的名諱項籍,於是將籍氏改為席氏,他的後裔子孫也跟著改成了席氏。

其三源於官位,出自兩周時期官吏衽席,主要負責掌管君王的服裝、冠帽、鞋襪等的內侍官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其四源於官位,出自兩周時期官吏席庶使,招待賓客之時類似司儀兼侍從的小官,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其五源於滿族、蒙古族等漢化改姓。

席氏的主要郡望為安定郡、襄陽郡。席氏的主要堂號有安定堂、襄陽堂、嘉會堂等。劉邦建漢後,採納婁敬之策,遷六國貴族後裔和關東豪族於關中,置於中央政府監視之下。席氏作為關東豪強被迫遷至關中安定,此支席姓即成為如今山西、甘肅兩省席氏的主要來源。隋唐時,席姓依舊以河南、陝西、甘肅、寧夏等北方省份為主要聚居地。

安定梁氏:梁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其一源於嬴姓,出自帝顓頊裔孫伯益之後裔的封地夏陽梁山,建立梁國,屬於以國名為氏。其二源於姬姓,出自東周時期周平王之子唐的封地南梁,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其三出自戰國時期魏國文侯少子畢的後裔,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魏惠成王將魏國都城遷至大梁,從此魏國亦被史家稱為戰國之梁國,魏惠成王又被稱為梁惠王,魏國到了魏文侯少子魏畢統治的時候,為秦國所滅,其子孫後裔有部分以梁為氏。其四出自周宣王牧正的役人梁鴦,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其五梁姓出自古時圍梁以魚的漁民,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其六源於蒙古族、回族、鮮卑族、朝鮮族等漢化改姓。

當今梁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廣西、廣東兩省,其次分布於河南、四川、河北、山東,四省,其中廣西為當代梁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兩廣為中心的梁姓聚集區。

梁氏的主要郡望有安定郡、扶風郡、天水郡、河南郡、下邳郡、西河郡。梁氏的主要堂號有儀國堂、安定堂、梅鏡堂、保善堂、怡慶堂、集賢堂、鳳閣堂、養志堂等。其中梁氏安定堂的開基始祖是春秋時晉國大夫梁益耳,後其中重要一脈遷徙到甘肅涇川後,逐漸形成梁姓歷史上最大的郡望,即安定烏氏梁氏,堂號安定堂。

安定程氏:程氏是一個多源流姓氏。其一出自風姓,重黎的後裔伯符在西周前期被封在程地,建立了程國,在今河南省洛陽和偃師交界處,程國滅亡後,其國民以國名為氏。其二源於地名,周宣王時,重黎的裔孫程伯休父為大司馬,因攻佔徐方有功,被封到程邑,其子孫有一部分人以地為姓,稱程姓。

歷史上程姓的分布北方以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為主,南方以安徽、湖北、浙江、江蘇、廣東等省為主。如今程姓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湖北、四川、山東等省,其中河南為程姓的第一大省。

程氏的主要郡望為廣平郡、河南郡、安定郡。程氏的主要堂號有明道堂、伊川堂、立雪堂、 世忠堂、安定堂、廣平堂、敘倫堂、宏禮堂、重本堂、四箴堂等。其中程氏安定堂,以望立堂。

安定黃氏:黃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一源於黃國,黃國滅亡後其子民以國為氏,稱黃氏。其二源於官為,出自遠古伏羲下屬之官黃龍師和遠古黃帝下屬之官黃雲。其三源於回族、滿族等漢化改姓。當代,黃姓人口主要分布於廣東、四川、湖南、廣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蘇等地。

黃氏的主要郡望為江夏郡、安定郡、會稽郡、零陵郡、巴東郡、洛陽郡、晉安郡、濮陽郡、東陽郡、南安郡、西郡、江陵郡、松陽郡、固始郡。黃氏的主要堂號有山谷堂、江夏堂、安定堂、寬和堂、紫雲堂、孝友堂、四士堂、千頃堂、聚斯堂、雙江堂、三略堂、五桂堂、源遠堂、熾昌堂等。其中黃氏安定堂,以望立堂。

安定鄧氏:鄧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一源於炎黃時期的鄧氏部落,其部落的首領鄧伯溫,曾跟隨黃帝與蚩尤在涿鹿之野打仗。其二源於金天氏繁衍的分支鄧氏。黃帝的孫子高陽氏顓頊,曾封賜東夷族首領金天氏少昊之子在鄧地,世代繁衍並分出很多支系,其中一個分支就姓鄧。其三源於姒姓,是夏禹的後裔。夏王仲康封其子在古鄧林之地,建立媯姓鄧侯國,在今河南鄧州南,後來被商王武丁所滅,鄧國的遺民就以國名為姓。

其四源於商朝皇族後裔,商王武丁滅掉姒姓鄧國後,封其季叔曼為鄧侯,建立鄧侯國。周武王滅商後,子姓鄧國尊周室朝服於周,得以倖存,成為周王朝在南方較為重要的異姓侯國。公元前678年,楚文王滅鄧國,鄧侯子孫及百姓為紀念故國,以國為姓,史稱鄧姓正宗,全國鄧姓大半都出自這一個源頭,曼季是鄧姓人公認的始祖。其五源於滿族、蒙古族、壯族、哈尼族、土家族鄧漢化改姓。

當今鄧姓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江西、雲南、廣西、福建、海南、陝西等省份。

鄧姓的郡望最重要的是南陽郡,其次有安定郡、高密國、平陽郡、襄陵郡、長沙郡、陳郡、洛陽等。鄧氏的主要堂號有南陽堂、親睦堂、報本堂、魁宿堂、聞彩堂、敦睦堂、安定堂、高密堂、平陽堂、長沙堂、洛陽堂、宜春堂、南雄堂、陳郡堂、謙恕堂、東漢堂、世德堂、敦本堂、武威堂、汝南堂等。其中鄧氏安定堂,以望立堂。

安定路氏:路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一源於黃帝後裔玄元,其在唐堯時,被封為路中侯,建路國,歷經虞舜和夏朝一直為侯爵,其子孫以國名為姓氏,稱路氏。其二源於姜姓,出自為炎帝的後代支子的封地潞地,屬於以封邑名字為氏。其三源於妘姓,出自黃帝的後裔陸終的後裔的封地路,屬於以封邑名字為氏。

其四源於地名,出自漢朝時期路縣,屬於以封邑名字為氏。其五出自隗姓,炎帝後裔被封於路,即春秋時赤狄潞子,國人稱潞氏,後滅於晉,子孫以國為氏,潞又寫作路,也稱路氏。其六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代北鮮卑沒潞真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其七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路正、巾車,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如今路氏族人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北、山東、安徽、河南等省多此姓。路氏的主要郡望有內黃郡、陽平郡、陳留郡、襄城郡、安定郡、東陽郡、河南郡、京兆郡、潁川郡。路氏的主要堂號有陽平堂、內黃堂、陳留堂、襄城堂、安定堂、東陽堂、河南堂、京兆堂、潁川堂等。其中路氏安定堂,以望立堂。

安定蒙氏:蒙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一源於顓頊的後裔老童封蒙國,屬於以封國名稱為氏。其二源於滿族、蒙古族、壯族、苗族、瑤族、水族、侗族、布依族等漢化改姓。

蒙氏的主要郡望為安定郡。蒙氏的主要堂號有安定堂、獻典堂、昌遠堂等。其中蒙氏安定堂,以望立堂。

安定莫氏:莫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其一源於莫國,西周晚期周宣王將鄚陽城分封給庶子姬望,以當地流行的氏為名建立莫國。因莫姓主源出自顓頊,於是莫姓子孫便奉顓頊為莫姓的得姓始祖。其二莫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莫敖之官職,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古詩人屈原的家族便世居此官職,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屈氏的分支改姓。其三出自上古聖君虞舜之祖虞幕,莫即幕省文,望出鉅鹿、江陵。其四源於党項族、滿族、布依族丶侗族、壯族等漢化改姓。當代莫姓主要集中在廣西、廣東和貴州三省。

莫氏的主要郡望有巨鹿郡、河間郡、江陵郡、安定郡。莫氏的主要堂號有德蔭堂、威遠堂、彩鳳堂、巨鹿堂、河間堂、江陵堂、安定堂等,其中莫氏安定堂,以望立堂。

安定呼延氏:呼延氏是一個多源流姓氏。其一源於匈奴呼衍氏漢化改姓為呼延氏。其二源於鮮卑族,晉朝時期的鮮卑族人稽胡楚,因有功於社稷,被晉王朝庭賜姓為呼延氏,其後裔子孫因此隨之稱呼延氏。其三源於蒙古族、滿族、赫哲族等漢化改姓。

呼延氏的主要郡望為安定郡、新蔡郡、太原郡、石樓縣。呼延氏的主要堂號有安定堂、新蔡堂、太原堂、石樓堂等。其中呼延氏安定堂,以望立堂。

安定是古絲綢之路的重鎮,素有甘肅咽喉、蘭州門戶之稱。但是隨著中原王朝政治中心由西安向東遷徙,以及中原王朝勢力範圍不斷的向西擴展,安定的戰略地位開始逐漸下降,喪失了戰略重心的支撐,安定開始衰落下來,安定的世家大族也隨著安定一起衰落了下來。

相關焦點

  • 俚語blue blood可不是說血液的顏色,而是指名門貴族
    blue blood(藍色血液)直譯源自西班牙語的sangre azul.19世紀時有一些西班牙望族宣稱自己的血統純正,沒有摩爾人、猶太人或其他種族的血統,而這些望族白皙的皮膚讓藍青色的血管清晰可見,因此用此習語形容。
  • 「富15代」貝聿銘:源自「浙江蘭溪」的名門望族
    大家都知道,貝聿銘祖輩是蘇州望族「吳中貝氏」。但很少人知道,在介紹貝氏的時候,後面都會加上六個字:原籍浙江蘭溪。據《吳中貝氏家譜》記載,原籍浙江金華府蘭溪縣的貝蘭堂作為蘇州貝氏的始祖,於明朝嘉靖年間以行醫賣藥為生定居蘇州。這樣說,貝聿銘是蘭溪人也是合乎情理的。
  • 古代槍桿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不是鐵的,不是名門沒資格用
    在古代冷兵器戰爭中,擁有一把趁手的兵器至關重要。古代常見的兵器有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等,每一樣運用熟練了都可以發揮巨大的威力。刀劍由於方便攜帶,得到廣泛的使用。而在大規模的戰爭中,將軍們往往都是使用長槍。長槍的攻擊距離遠遠比刀劍等短兵器要長,非常適合在馬上使用。
  • 「歷史上的江南望族與中國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暨江南《沈氏...
    「歷史上的江南望族與中國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暨江南《沈氏族譜》捐贈儀式」在浙江舉行 2019年03月16日 10:5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查建國 仝薇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夏邑古城第一望族-彭氏家族的成功之道
    夏邑彭氏家族源於江西廬陵,明朝中期遷於夏邑縣,經過歷代彭氏宗親的持續努力,在夏邑縣逐步站穩腳跟,並成為夏邑縣歷史上的最大的名門望族。可以說,在夏邑縣厚重的歷史上,彭氏家族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以至於後來無人能超越。
  • 古代這四個姓氏,不管怎麼取名,聽著都像是在罵人,至今幾乎滅絕
    發展到古代封建社會,你姓什麼,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你的社會地位。雖然我們熟知的百家姓中收錄了500多個,但其實姓氏據記載共有5600多個。很多姓氏雖然發展至今,或多或少都改變了不少,有的姓氏甚至起源至今都沒一個明確記載,而其中除了趙錢孫李這些大姓外,有些姓氏估計你聽說都沒聽說,更別提身邊有人是這個姓氏了。畢竟這些姓氏怎麼取名,聽著都想罵人。
  • 盤點:十三大在地球上繁衍生存過的遠古生物
    盤點:十三大在地球上繁衍生存過的遠古生物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提起曾經在地球上繁衍生存過的遠古生物,可能首先進入腦海的是6500萬年前統治地球的各種恐龍。 原標題:盤點:十三大在地球上繁衍生存過的遠古生物 比恐龍更怪異責任編輯:翟思維
  • 飢餓鯊進化全地圖及古代遺蹟位置詳解
    飢餓鯊進化全地圖及古代遺蹟位置詳解。很多玩家都知道古代遺蹟常常遇到好東西,但是卻苦於一直找不到。
  • 民國第一望族,至今為國家貢獻一百多位人才,子孫遍布世界五大洲
    民國第一望族,至今為國家貢獻一百多位人才,子孫遍布世界五大洲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孤立成長的個體。它是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據當前的粗略統計,吳越錢氏的後代當中,僅當代國內外科學院院士以上的就有一百多位,如自動化專家錢鍾韓、工程力學家錢令希、採礦工程專家錢鳴高……錢家子孫遍布世界五大洲,除此以外還出政治家、文學家……可以說他們是名門望族,的確實至名歸。
  • 香港第一望族,李嘉誠也讓他三分
    著名娛樂明星李國麟也是李氏家族的一員,所以說李國寶家族才是香港第一名門望族。因此,憑藉李國寶的威望,他這次為何鴻燊扶靈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而李嘉誠和李兆基家族,只能在財富方面稱得上豪門家族,但是論社會地位和名望,他們跟李國寶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紀錄片《閩南望族》在京開機
    原標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紀錄片《閩南望族》在京開機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公益人文紀錄片《閩南望族》在北京舉行開機儀式。攝影/陳博淵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公益人文紀錄片《閩南望族》在北京舉行開機儀式。
  • 《名門隱婚:梟爺嬌寵妻》《名門天后:重生國民千金》
    1 名門天后:重生國民千金作者:一路煩花完結,約800章*看完這本真的很羨慕蘇女王和喻哥細水長流的愛情。還有蘇女王和於向陽,瞿妍,顧黎等人的友情。*蘇女王:有生之年,有幸遇見,承蒙他喜歡好多年。*喻時錦,九生尋她,用一生賭一人2 名門暖婚:權爺盛寵妻作者:月初姣姣完結,約1100章*嚴望川嚴大叔真是深深打動我這顆少女心了啊!雖然太耿直,不太開竅,但就是如此,他的這份小心翼翼的深情才顯得難能可貴啊!3 天降萌妻:宮爺攬入懷作者:三月棠墨完結,約800章*前面很甜,但是到了最後那部分真的超級虐心。
  • 古代珍貴的「補丁」:清朝武官官服的補子為何「豹」高於「虎」?
    服飾對於我們人來說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東西,現代人上學要穿校服,工作常身著工作服,在等級制度劃分明確的古代更是如此。特別是古時候的官員的衣著就極為講究。我們中華有著幾千年的封建制度的歷史進程。古代官員的官服還被區分為朝服,公服和常服。就說我們的熟知的唐朝,官服便是以顏色來區分等級,也是從那時候開始黃色成為了皇帝的專屬顏色。宋朝的官服也是沿用了和唐朝一樣的用官服顏色來區分官員等級高低的。
  • 中國古代的十大才女,看看你知道幾個
    中國古代的十大才女,看看你知道幾個。在我國的古代都是重男輕女的,在當時是比較流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女子一般都是在家相夫教子,但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依然還是出現了很多的才華橫溢的女子,她們也是千古流芳。
  • 漫威漫畫十三大外星種族排名榜單揭曉!超越神族排名榜首!
    現在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漫威漫畫十三大外星種族排名。1、超越神族 這個超越神族是最神秘也是最強的漫威是三大種族之首,這個種族是一個超越一切的存在,力量足以毀滅其他十二個部族。他們的力量已經強大到了人類所不能理解的範圍,宇宙魔方所有的力量都不及這個種族最年幼的成員的力量的千萬分之一。可以想像一下他們的能力有多強。2、異界無限
  • 南北朝時 安定胡氏成為超級大望族
    胡充華畫像   進入南北朝後,作為一直生活在北方的安定胡氏大家族,迎來了發展史上的頂峰時期。在南北朝300多年裡,安定胡氏先後有8人封王,5人封公爵,20多人為將軍、太守、刺史、三公九卿,還有4個皇后和太后、兩個嬪妃、4個王妃等,趕超當時的清河崔氏、範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等幾個大姓,成為全國有名的超級大望族,當時的山東望族王氏、崔氏、盧氏,都非常樂意與安定胡氏家族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