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製作的走馬燈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首席記者劉廣超實習生姚程文圖
大河報訊 2月14日下午3時許,漯河市泰山路北段的德澤陶瓷博物館內,工作人員正忙著畫圖、剪紙。精緻的走馬燈整盞燈分為內外兩層,外部共有六面,頂部和底部裝飾著用紙剪出來的鴿子、金魚等,內部輪軸上也有形態各異的剪紙。在燈內點上蠟燭後,產生的熱力形成氣流,令輪軸轉動,燭光會將剪紙的影投射在外屏上,看上去仿佛圖像在不斷走動,走馬燈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其實,這還只是一個半成品。」館長林平說,等完工後,走馬燈外部會蒙上一層薄紗,每盞燈頂部會裝飾有6個龍頭,同時掛上流蘇,看上去精美無比。
「別看只有這12盞走馬燈,我們共計20多個人忙活了一個半月也沒能搞定。」該館工作人員林月平說,由於製作走馬燈的技藝失傳已久,雖然他們請來了師傅指導製作,但整個過程仍無比艱辛。館長林平介紹,她小時候曾見過走馬燈,如今,這項傳統手藝似乎失傳了,很少看到了。「三年前,我了解到漯河市召陵區召陵鎮林莊村有位老人還會這手藝,三年來每年都去老人家中拜訪,老人最終答應教我們。」林平說,在製作走馬燈的過程中,團隊做了創新,比如燈內部輪軸上的剪紙除了各種動物、神獸外,還加入了汽車、小豬佩奇等,除此以外,還有一盞走馬燈上,集齊了小商橋、說文解字、賈湖骨笛等眾多漯河元素。
為讓更多人欣賞到走馬燈,2月19日(正月十五)至23日(正月十九)期間,漯河德澤陶瓷博物館將舉行賞燈、猜燈謎等一系列活動,每晚6點至8點期間,市民朋友可免費到場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