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中國語言學研究方法與方法論問題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

2021-01-14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陸航 實習記者 段錦航 通訊員 盧曦)11月1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編輯部主辦,西安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承辦的第九屆中國語言學研究方法與方法問題學術研討會在西安開幕。來自國內眾多高校和研究機構的30餘位學者,圍繞「語言學的跨學科、跨文化研究」,就語言學的本土化與跨文化研究、語言學交叉研究的前沿話題與發展趨勢、經典詮釋與古典學的現代演進、語言與現代社會治理、「一帶一路」的語言分布和語言政策研究、西北地區的語言關係與民族和諧研究等議題展開交流和討論。

  國務院參事、《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哲學部編審柯錦華主持開幕式,《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哲學部主任趙培傑研究員,西安外國語大學副校長王啟龍教授(主持行政工作)先後致辭。

  趙培傑認為,語言學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跨學科色彩最為濃重的學科之一,中國語言學理論的發展與創新,不能照抄照搬國外的理論,而是要創立中國學派,書寫世界語言理論的中國篇章,為建設學術中國、思想中國做出應有貢獻。在新的時代背景和知識形態下,有關語言學的方法或理論研究,不能囿於學者個人或單一學科研究視域,需要加強與其他學科的交流與對話;無論研究國外還是研究古典,最終都應回到當下,回答解決中國面臨的實際問題和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此次會議徵集的論文,既有理論性學術思考,也有當下前沿問題的現實關照,很好地體現我們此次的會議主題。

  王啟龍介紹,西安外國語大學自1951年成立後發展至今,以人文學科為主體,以語言學為核心動力,將人才培養,語言服務,智庫建設為三大著力點,立足國家對外開放大局,不斷開拓創新,逐步取得一定的成效。王啟龍表示,語言學是介於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實學,既要注重對語言事實的發掘,更要注重對語言學方法的總結與創新。外語院校要衝破狹義語言文學藩籬,拓展研究視野,推進學科交叉,注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本次會議學術視野廣,學術張力強,必將為構建中國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和話語體系貢獻新的智慧和力量。

  第一場大會發言中,北京語言大學黨委副書記魏暉教授認為,國際中文教育規模越來越大,人才需求類型越來越多樣,教學過程越來越需要規範、先進技術越來越得到應用,實施工程化的國際中文教育成為一種選擇。工程化發展之路要聚焦於目標多樣化,培養系統化,服務智能化等路徑。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趙世舉教授的研究聚焦於語言在國家治理中的功能角色、中外實踐和當代使命,並從社會實踐探究語言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全面性,全局性和深層性作用。他認為,語言研究應該順應國家發展趨勢,深度參與國家治理基礎的構築和治理體系的搭建,助力國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服務國家建設、發展與安全。他提出,語言治理有兩大維度,一是把語言作為治理對象,二是以語言為治理手段和工具。這兩個方面都深刻影響國家治理的成敗。當今,科技進步和世界變局帶來社會大變革,我國發展開啟新時代,迫切需要加快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也呼喚語言文字事業更好地服務於國家治理現代化。語言文字領域應積極回應時代賦予的新使命。其一,大力推進語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自身現代化;其二,全面服務社會公眾治理現代化;其三,主動助力相關領域現代化。

  浙江師範大學教授張先亮從語言生態視角切入,分析語言與貧困的作用特點及路徑。他認為,語言生態系統重視語言和外部環境的相關性,語言系統不僅受外部環境的影響,還能反作用於外部環境。這種系統性使語言與貧困相互作用,眾多因子參與其間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各相關因子作用的聯動和疊加,使語言生態與貧困的運動呈現雙向性、層次性和隱蔽性的特點。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社長吳長安教授就如何深化構式研究的路徑提出了思考,他提出,深化構式研究需確定構式的範圍與研究內容,跳出格式研究的傳統模式,從互動視角進行研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前瑞在題為「漢語方言動詞變音的形義關係與形態地位」的報告中,從跨方言、跨語言比較的視角出發,分析漢語方言變音形義關係的多樣性與一致性,檢視一元有界論不易解釋的一組圍觀現象及其分布的區域性,從形態類型學的角度總結漢語變音的形態地位。

  在《中國城市政治語言景觀的符號學構成》報告中,北京語言大學語言學教授盧德平基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語言景觀,探討和其他自然語言之間的關係,表現符號運作的國情特性。並且以語言景觀為出發點,揭示其結構功能與轉化運行機制。盧德平提出從語言濃縮經驗角度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語言景觀、公益活動、社區互助等多種實踐文本形式,表現了中國社會政治思維的基本特徵,對於社會行動的導向性和規範性,並非單純的「自上而下」的政治要求,而是對中國社會政治思維方式的反映,具有現實的土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反映的政治語言相對論,說明了一種符號策略也能揭示不同國家政治與社會關係的實質性差異。陝西師範大學胡安順教授,探討格律詩的形成發展,以《詩經》為基礎,對其逐字逐句進行節律分析,簡論其節律特點。在對四字句與非四字句的探索後,追尋古時音律在詩詞中的發展和運用。

  本次會議為期2天,今天下午分組討論,明天進行第二場大會發言和閉幕式。  

相關焦點

  • 第六屆形式語言學國際研討會在清華召開
    交流探索 學習共進第六屆形式語言學國際研討會在清華召開  清華新聞網11月20日電 11月8日至9日,第六屆形式語言學國際研討會暨語言獲得、語言障礙及語言評估國際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辦。來自中國內地、香港、臺灣、巴西、法國、美國、日本、匈牙利、義大利、伊朗、以色列、印度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本次會議分為大會發言和分組發言兩部分。大會發言在主樓接待廳進行,六位專家從不同的語言研究領域,介紹了目前語言學的最新動態和前沿課題。
  • 拓展語言學跨學科與跨文化研究新領域
    為深入探討語言學在跨學科、跨文化研究方面的新課題,2020年11月14日至15日,第九屆中國語言學研究方法與方法論問題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  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主辦,西安外國語大學承辦。
  • 中國力學大會分會場「第八屆全國力學史與方法論學術研討會暨全國力學學術大會力學史與方法論分會場」 在北京大學成功舉辦
    」在北京召開,本次大會為期三天,包括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國力學學會第三屆理事長鄭哲敏先生等30餘位院士在內的近3000參會代表,老中青三代力學科技工作者參加了會議。其中「第八屆全國力學史與方法論學術研討會(HMM-VIII)暨全國力學學術大會力學史與方法論」作為分會場同時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力學學會力學史與方法論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承辦。
  • 第四屆全國生物力學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在杭州召開
    2020年11月20-22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理科學部、中國力學學會生物力學專業委員會主辦,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承辦的第四屆全國生物力學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在杭州召開
  • 第四屆全國複合材料力學與工程研討會在西安召開
    第四屆全國複合材料力學與工程研討會在西安召開 2020-12-08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十一屆亞太雷射學術研討會(APLS2018)在西安召開
    2018年5月28日至31日,第十一屆亞太雷射學術研討會(APLS 2018)在西安召開。
  • 第九屆全國儀器分析及樣品預處理學術研討會圓滿閉幕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6月25日下午,由中國化學會主辦,清華大學、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承辦的第九屆全國儀器分析及樣品預處理學術研討會圓滿閉幕。會議閉幕式在江西上饒信州大酒店舉行。
  • 第三屆電力電子與控制工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召開
    11月27日,由重慶大學主辦,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與AEIC學術交流中心承辦,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第三屆電力電子與控制工程國際學術研討會(ISPECE 2020)在重慶召開。第三屆電力電子與控制工程國際學術研討會主席、重慶大學微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教授仲元昌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宋永端院士聚焦領域前沿熱點,學術精英開放交流共享科研成果此次學術研討會以電力電子與控制工程為主題,共組織了12場主題報告
  • 第九屆光學期刊發展與合作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原標題:第九屆光學期刊發展與合作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8月8-11日,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雷射》雜誌社主辦,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光電子前沿》)編輯部和華中光電技術研究所《光學與光電技術》編輯部聯合承辦的第九屆光學期刊發展與合作研討會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
  • 中藥材天地網參加第九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圖)
    【天地網訊】(本網訊)主題為產學研合作,推進我國中藥及天然藥物資源健康發展的2010海峽兩岸暨CSNR全國第九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於本月17-20日在廣州召開。    本次大會以「中藥及天然藥物資源的科學利用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重點研討中藥及天然藥物資源調查與研究、中藥材規範化生產(GAP)與產業化發展、中藥及天然藥物資源化學研究與綜合利用、生物多樣性與珍稀瀕危野生藥用動植物資源的積極保護及中藥及天然藥物資源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等項議題。
  • 第六屆全國實驗力學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在合肥召開
    2019年11月8-10日,第六屆全國實驗力學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在合肥成功召開。本次研討會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理科學部力學處和中國力學學會實驗力學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承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許峰教授、宣守虎教授和清華大學馮雪教授共同擔任會議主席。
  • 【分支機構活動】中國力學學會第九屆流變學專業委員會召開第一次...
    【分支機構活動】中國力學學會第九屆流變學專業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工作會議 2020-12-17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語料庫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理工舉行
    、上海理工大學主辦,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語音像出版社、《外語界》編輯部、《外語電化教學》編輯部協辦,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承辦的「2019年語料庫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跨學科視角」在上海理工大學舉行。
  • 語言學的問題意識、話語轉向及學科問題
    學科是在事業發展中發展的,是在研究事業的問題中發展的。把「學科」從事業中析取出來的結果,是事業失去學科的支撐而「失去」章法,學科遠離事業而缺乏活力。  2019年4月13—15日,《中國社會科學》編輯部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共同舉辦了「第七屆中國語言學研究方法與方法論問題學術討論會」。會議提出了國際語言學的「本土化」、中國傳統語言學的「現代化」和現實生活中的語言問題「問題化」。
  • 第七屆全國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學術研討會在青島召開
    第七屆全國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學術研討會在青島召開 http://www.huaue.com  2014年4月20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第七屆全國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學術研討會於
  • 第八屆熱等離子體基礎與應用研討會紀要
    本次會議由中國力學學會等離子體科學與技術專業委員會主辦、西安交通大學承辦。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科研院校100餘人次的代表和專家參加了研討會。
  •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八屆學術年會系列主題論壇召開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八屆學術年會系列主題論壇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與法治中國理論」學術研討會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原標題: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八屆學術年會系列主題論壇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與法治中國理論」學術研討會在華東政法大學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查建國 夏立 陳鍊 通訊員吳冬興)近期,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華東政法大學「中國特色法學學術話語體系」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華東政法大學科學研究院共同承辦的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八屆學術年會系列主題論壇暨
  • 湖北省孤立子學術研討會在武漢東湖學院召開
    9月26日至27日,第一屆湖北省孤立子學術研討會在武漢東湖學院學術交流中心召開,全國16所高校孤立子研究領域的近30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分享了基於新型二維材料的光纖雷射器研製及其孤子脈衝形成、二組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基態及其動力學、孤子分子的理論研究方法及其實驗設計、分數階系統中光學孤子動力學、非線性光學中的自相似波和畸形波、各類非線性薛丁格方程的精確孤子解等最新研究成果,並開展了廣泛的學術討論。
  • 第六屆全國動物生理生態學學術研討會在青海西寧召開
    第六屆全國動物生理生態學學術研討會在青海西寧召開 2016-09-23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省動物學會共同承辦的「第六屆全國動物生理生態學學術研討會」於9月18日至21日在青海省西寧市召開。
  • 2006擬南芥研究學術研討會召開
    由中科院植生生態所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國植物生理學會主辦的「2006擬南芥研究學術研討會」於12月3日在上海召開。組委會主席許智宏院士致開幕詞。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科院遺傳發育所、中科院植物所、中科院微生物所、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中國水稻所、中國農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河北師範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河南大學、黑龍江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和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等單位的二百多名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參加了研討會,36位專家就其最新研究成果作了大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