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按:圖片拍得可能沒那麼好,但我希望你閱後能收穫一些植物常識;另,有評必復哦。)
在村道旁,一棵特殊的小喬木吸引了我。
它大概有三四米高,苗條的樹幹上掛著一串串迷人的小果。
歘的一聲,我立馬急剎小電驢(差點翻車,笑),停下對它上下觀察。
圖1.是它!是它!!就是它!!!
這是啥果啊?
小編我可是一頭霧水哦。
小編是農村出來的,認識的野果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不過這個確實第一次見。
騙你們是老狗。
它不是無花果Ficus carica L.。
圖2.無花果長這樣;圖源無花果吧
那會不會是大果榕Ficus auriculata Lour.呢?
農村裡大果榕長得最多了。
小編小時候每次摘大果榕,都是在樹下坐著吃到飽!
但也不是大果榕。
圖3.大果榕,俗稱木瓜榕;圖源百度百科
那它到底是啥果呢?
現場對它做了細緻觀察和拍照記錄後,小編我第一時間飛驢回家查閱資料。
很快,鑑定結果便出來了。
它原來叫——「對葉榕」!
圖4.對葉榕
對葉榕,俗稱牛奶子,學名叫Ficus hispida L. f.,為桑科榕屬灌木或小喬木。
產於嶺南、雲貴一帶。
對葉榕、對葉榕,以葉為名,那我們就先認識它的葉。
對葉榕的葉子呈卵狀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10-25釐米,寬5-10釐米;常常對生,由此得名。
圖5.對葉榕的小葉,大葉太高沒摘到;這個沒對生
圖6.只能遠觀了;仔細看很多葉子確實是對生的
說說對葉榕的花。
由於榕屬植物的花都是隱頭花序——就是把花序隱藏在果子內壁,我們在外邊沒法看見,所以被誤認為「無花」。
其實「無花果」是有花的。
圖7.隱頭花序;圖源網絡
對葉榕的花也不例外,也是藏在果子內壁的。
這裡我們就不去深究了。
直接看它的果。
對葉榕的果子呈陀螺形,每個有拇指頭大小,未成熟時是綠色的,成熟了就變成黃色。
圖8.對葉榕的果子1;呈陀螺形
圖9.對葉榕的果子2;半熟
圖10.對葉榕的果子3;果子熟了
對葉榕的果子一般腋生或生於落葉枝上,或老莖發出的下垂枝上。
圖11.對葉榕的果序1;落葉枝
圖12.對葉榕的果序2;落葉枝
圖13.對葉榕的果序3;老莖發出的下垂枝
對葉榕果子裡邊是怎樣的呢?
讓我們解剖了瞧瞧。
圖14.摘了一小串備用
圖15.就選它吧
開始解剖!
咔嚓——
結果如下:
圖16.對葉榕的果子內部
可以看到,裡邊有淡黃色或淡紫色的、類似果凍的粘稠物質;
還有一粒粒的類似白芝麻的種子;
以及一些褐色的類似雜質的東西。
簡單說,跟大果榕的果子差別不大。
圖17.作業場景
看到這,肯定有吃貨想問——這果能吃嗎?
這個小編真不知道哦。
「對於沒法百分百確定能吃的野果,我們一定要假設它是有毒的!」
這是在山野裡生存的保命法則之一。
所以小編沒吃,也不推薦任何人吃哦。
萬一有毒呢。
(原創聲明:本文除了註明來源的圖片外,圖文均為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