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地球所處的星係為銀行系中的太陽系,太陽系包括我們現在已知的八大行星( 水星、進行、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5顆已經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冥王星、鬩神星、鳥神星、妊神星、穀神星)還包括至少170多顆衛星之外還有數以億計的小天體。
太陽系的直徑大概為兩光年也就是說光線從太陽系的這頭傳到太陽系的另一頭需要兩年時間,要知道光線從太陽傳播到地球需要8分十五秒,從地球傳播到月球需要1.2秒,這樣想想兩光年這距離實在是嚇人,當然在宇宙的尺度來講兩光年並不算遠。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在小學大家就學過相關知識,太陽系除太陽外的所有天體都繞著太陽進行公轉,有些行星公轉一周只需要88天(水星)有的行星公轉一周需要164年(海王星),有些偏遠的小天體公轉一周甚至需要成千上萬年。
大家都見過八大行星繞著太陽公轉的模型(有些朋友在上學時教科書上還是九大行星),太陽在模型的重心處於靜止狀態,其他行星按照自己各自的速度圍繞著太陽旋轉,有的模型甚至都將行星圍繞太陽的速度統一了起來。
模型畢竟是模型,與實際的運動軌跡有著差別,但是這些模型卻將我們的思維限制住了,其實真太陽系中天體真是的運動軌跡與這些模型帶給我們的直觀感受有差萬別。大家都知道世間萬物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所以說擺在講臺上的模型根本無法反應這些天體運動的真實情況。
其實我們的地球是圍繞著太陽公轉運動的軌跡是螺旋狀的,因為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的時候,太陽也在圍繞著銀河系公轉,而銀河系也在圍繞著宇宙的中心公轉(以我們現在所掌握的信息,還無法確定宇宙的中心)。所以可以這樣認為,只要時間足夠,我們查看太陽的運動軌跡的時候,太陽也是圍繞著銀河系中心呈螺旋狀運動。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也與地球類似,圍繞著太陽作螺旋狀運動。我們平時卻很少關注太陽系內天體的運動軌跡,只說它們繞太陽旋轉。
下面我們來看看我們太陽系中的行星在宇宙中運動的真實軌跡吧:
這是不是刷新了你以往對太陽系天體運動軌跡的認知呢?由於圖片大小的局限,圖中只是展示了部分太陽系天體的軌跡,若是將全部天體放如圖中,你肯定會被其中的宏大所折服。銀河系牽著太陽,太陽牽著太陽系的行星,行星又牽著它的衛星,做著往復運動。似乎有著一種和諧統一的美感,一環扣一環,環環相連。
我們對宇宙的了解也許還不到整個宇宙的億萬分之一,這正是宇宙的迷人之處,對人類而言宇宙幾乎是未知的,而這未知即使人害怕又激發著人類的求知探索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