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態物理研究中常會遇到微結構與納米尺寸的結構。為了研究缺陷與控制缺陷,不僅需要精密測量儀器,同時要求大量精力的投入。德國attocube公司為最前沿的研究提供了可行性良好的技術,公司產品既包含成套的測量系統也有精密的組件。下面,您可以發現三個令人興奮的應用案例,案例展示了結合精密儀器與辛勤奮鬥帶來的高質量的研究成果。
磁場驅動的磁疇結構變化研究
最近,挪威科技大學ErikFolven的課題組使用了德國attocube公司的attoAFMI低溫強磁場原子力磁力顯微鏡研究了閉環低溫恆溫器attoDRY1000內的拓撲缺陷,該拓撲缺陷研究有助於材料的磁疇狀態變化的進一步理解。
通過具有原子級尺寸與磁化的原子力顯微鏡探針在薄膜表面的掃描可以測量垂直平面的來源於樣品本身的雜散磁場,該技術具有靈敏度極高的特點。因此,磁疇壁與磁場缺陷等自旋結構的物理性質都可以被深入研究。在5K極低溫下測試的MFM(磁力顯微鏡)圖像數據(圖1)加深了對於微米尺寸磁疇狀態轉變的理解,同時測試後的樣品依然具有高度穩定性。該成果可能為控制與轉變微米甚至納米磁體打開了一個新的方向。
圖1:MFM測試磁疇結構隨磁場變化的結果(圖片來源:Appl.Phys.Lett.112,042401(2018))
耦合單個缺陷與納米線
基於attoDRY1000低溫恆溫器與attoCFMI(低溫強磁場共聚焦顯微鏡),馬裡蘭大學的EdoWaks成功耦合了單層二硒化鎢(WSe2)中的量子發射器與銀納米線的表面等離激元。結果顯示量子發射器與銀納米線等離激元的平均耦合效率是26%±11%。該展示的實驗技術(圖2)可以組建結合不同種類等離激元結構與基於各種二維半導體材料中單分子缺陷發射器的耦合系統。此測量系統可用於超快單光子源等應用方向,為超緊湊等離激元電路的研究鋪平了道路。
圖2:耦合WSe2中量子發射器與銀納米線中等離激元
(圖片來源:NanoLett.,2017,17(11),pp6564–6568)
ANPz30位移臺在強磁場掃描探針顯微鏡中的實踐
來自於荷蘭拉德堡德大學強磁場實驗室的BenjaminBryant與LisaRossi與同校的掃描探針顯微鏡課題組的AlexKhajetoorians合作,成功地創新設計了一套用於液氦溫度與超強磁場(38T)的掃描探針顯微鏡。超強磁場使用了水冷降溫的比特磁體:水冷降溫會引入使掃描探針顯微鏡極難操作的振動噪音。 | ![]() |
![]() | ANPz30納米位移臺被用於控制原子力顯微鏡的懸臂初步逼近樣品表面。模塊化設計的Attocube公司的位移臺不僅易於更換,也具有兼容不同懸臂或者樣品託的靈活性。由於位移臺緊湊與堅固的設計,振動噪音被大大的降低。噪音是比特磁體極端環境中掃描探針顯微鏡起到關鍵性影響因素。 |
圖3:ANPz30位移臺,強磁場兼容原子力顯微鏡
(圖片來源:ReviewofScientificInstruments89,113706(2018))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