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硬核了!
在《Never Enough》終曲之前,「阿龍川菜」的四位成員相互深情對視了一眼,接著共同發力,將整首歌飆向最高潮。
這是聲入人心男團踢館《歌手》的一幕,實際上當「國家隊」劉歡在節目中對他們的成績做出預測的時候,一切就已經毫無懸念了,這位廣受尊敬的音樂大師由衷地說了一句:他們應該行,這表演太震撼了。
事實果然如此,聲入人心男團本場拿下第三,踢館成功。
玻璃姐拿出在歐歌賽舞臺一戰成名的金曲奪下第一,唱即將補位的愛豆楊乃文的歌、A到炸裂的追星男孩吳青峰第二,齊豫第四劉歡第五,再度憑藉「油膩」上熱搜的楊坤第六。
小K則遺憾又合理地被淘汰。
僅僅是初登場,「聲入人心」男團已經攪亂了本季《歌手》原本相對穩定的戰局。就像楊坤見到他們說的第一句話:高的來了。
這可能不只是說阿龍川菜平均183的身高,甚至也不只是說的音高,而代表著美聲天團對傳統歌手的一場「降維打擊」。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不僅是芒果臺兩大綜藝的奇妙相遇,更是洪濤為本季《歌手》準備的一記重磅炸彈。
在外界的持續唱衰聲中,本季《歌手》儘管話題度和網播量不俗,豆瓣評分也以7.6分僅次於《我是歌手》第一季位居史上第二,但收視率卻從第一期開始就未能破一,上期節目依然是徘徊在0.8左右。
在首發歌手話題能量漸漸耗盡,而本季預備黑馬小K、張芯先後離場之後,洪濤需要一記殺手鐧重新激活本季《歌手》。
聲入人心男團對《歌手》舞臺正在開啟的這場降維打擊,會是洪濤亟需的殺手鐧嗎?
「阿龍川菜」踢館成功!「聲入人心」營救《歌手》?
「阿龍川菜」說的是春晚草原小甜心阿雲嘎——
音樂劇王子鄭雲龍。
星光大道年度總冠軍唱作全才鞠紅川和上海音樂學院專業第一金色男高音學生蔡程昱。
在此之前,2018年第四季度一檔開播前無流量、無熱搜、無噱頭的音樂競技類節目,卻成為了2018年末國內綜藝的最大驚喜,當它把美聲、歌劇、音樂劇,以最快的速度,最通俗的方式推廣給普通觀眾,不僅成就了這款美聲科普綜藝,也令幾位音樂王子一夜之間在全國爆紅。
一個能直接證明他們人氣的細節是:從上期開始,《歌手》彈幕上就反覆出現了這幾個字——「阿龍川菜」,即使是在別的歌手演唱的時候。
事實證明觀眾的等待沒有白費,他們首先是擊敗了實力並不俗、甚至受到劉歡讚譽的錢正昊贏得踢館資格。
接下來,他們又用一場堪稱對《歌手》舞臺的降維之戰成功震撼了所有人。
這是一首來自《馬戲之王》的插曲——《Never enough》。
四重聲線從一開始如同四條江河將每一個音符細節都融入江河水,緩緩流淌歌聲翩躚,四個人不同的音樂特質得到各自展現並且放大,觀眾的情緒隨之不斷起伏,並且逐漸入畫,進入了電影中曼妙的歌舞畫面。
這時候大江大河突然開始匯流,不同的聲線在歌聲的最飽和處響徹全場,原本激昂的旋律在四重美聲的演繹下,更加波濤洶湧,帶來的是歌者與聽者的靈魂撞擊!此刻音樂已經將四位歌者的力量合二為一,歌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令梅溪湖女孩們魂牽夢繞的聲音終於奔騰入海,在聽者的心裡激蕩起無窮浪花,然後,四位王子相視一笑,為歌曲留下最後的一記爆發。
之所以說這場演繹是對《歌手》舞臺的降維打擊,不僅在於歌曲把四人的不同聲色魅力無限放大,更在於聲入人心男團對流行音樂的「美聲」演繹,使音樂的技術難度與藝術性的融合達到了《歌手》舞臺少有的高度,歌劇式的唱腔與通俗的旋律相互融匯、古典風格的編曲、散文詩一樣抒情的演繹,帶給觀眾的是一種《歌手》舞臺上少有的體驗。
僅僅是一場演繹,已經呈現了阿龍川菜在音樂上更多的方向與審美,也展現出《歌手》舞臺對於各種類型音樂的開放與包容。
我想對他們踢館成功是不會有人存在任何異議的,問題是如何震撼的演出,為什麼只是第三?
阿龍川菜一點都不菜,但本季《歌手》的幾個大魔王還是不好對付。
這一次不是阿龍川菜表現不好,也不是500評審不會聽,而是本場競演的確是本季《歌手》開賽以後,少見的所有人都表現出色的高水平場次,換句話說就是:對於阿龍川菜來說,其他的大魔王不好打!太不好打了!
先不說本場排名高的幾位,就說排名低的幾位,表現好不好呢?
在上一場名次不錯但表現存爭議的表演後,這一場的劉歡完全找回了國家隊的氣勢,完成了一場毋庸置疑的高水平演出。
他唱的是一首帶有強烈自我表達、又相對冷門的民謠作品《秋語》。
劉歡全程沒有使用任何的高音炫技,但真正的高手就是,那種內斂且沉穩的演繹,一開口就讓人感受到強烈的情緒感染力。
那悲壯遼闊的旋律與豪情在胸的歌詞在劉歡徐徐道來式的演繹下,仿佛讓觀眾用一首歌的時間看了一部電影,觀眾恍如置身於蕭瑟秋天,看落葉如雨,而俠者「浩氣存蒼宇」,某種意義上說,劉歡甚至是用自己深厚的音樂功底和豐富人生閱歷為歌曲加了分的,以至于波琳娜一度以為劉歡會穩拿本場第一。
但玻璃姐還是太年輕了,這種小眾的歌曲無論如何演繹都不可能成為500大眾評審的心頭好,但當劉歡請出他十分欣賞的原創音樂人馬條,並向作者深深致意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種音樂人之間的惺惺相惜,更見識了一代音樂大師的謙卑與修養。
很多人說劉歡的音樂老了,過氣了,抱歉,我一個字都無法贊同!
但如此大氣的高水平演繹,排名第幾呢?第五。
再說第四的齊豫。
《不要告別》和《告別》都是挖掘齊豫這顆華語樂壇的璀璨明珠的音樂泰鬥李泰祥老師作曲的作品,《不要告別》由三毛作詞,而《告別》的歌詞則由李格弟(詩人夏宇)創作。由於音樂版權的原因,前者成為大師一生的音樂遺憾,於是就有了後面這首全新的歌。
這一次齊豫是把兩首有故事的歌合二為一,很多歌手只是唱歌,齊豫唱出的卻是人生的聚合離散,到底是不要告別還是告別呢?人生就是如此矛盾的呀。
所以齊豫溫暖且堅定的歌聲,真是對往日金曲最好的重現與融合。唱完之後齊豫自己說對排名不報什麼期望,拿到第四很驚喜,我相信是真的,這位洪濤口中一直被觀眾抱不平的華語樂壇不世出的仙女式歌手,早就不在乎排名了,她只是利用這個舞臺,為觀眾展現了對音樂另一種層次的演繹。對這樣的演出,觀眾應該心存感激。
這麼精彩的表現都只能勉強「保級」,那麼是不是前兩名的歌手名不副實呢?
又不是。
相反這是500評審團開賽以後表現最佳的一場,從音樂競技的角度看,前兩名理應是玻璃姐和吳青峰。
吳青峰的表演最好的地方在於:突破。
現在很多人忘了蘇打綠其實主打的是抒情搖滾及民謠搖滾。這一場吳青峰演繹偶像楊乃文冷酷十足的搖滾《Silence》,真的是火力全開,從開篇靜寂的聲線演繹華麗詠嘆,到一個中場暫停之後,勁爆炸裂的搖滾伴奏騰空而起,他卻又安靜下去,再帶著聽者盤旋一陣,然後突然炸響整個舞臺。
值得一贊的是吳青峰的外在造型與內在的渾然一體,聲音有一股堅定的內在支撐,虔誠、投入、瘋狂、肆意,直到唱到最後一個音符嘎然而止,連劉歡都為他樹大拇指叫好。
應該說在連續幾場表現相對平淡之後,吳青峰終於拿到了一次名至實歸的第二。
至於玻璃姐,唱自己的代表作品《A Million Voices》,那鏗鏘有力的歌聲與激勵人心的旋律,加上有力的舞臺演繹,只能說這場演唱簡直就是給《歌手》舞臺準備的,從音樂競技的角度說,這是一場很難不拿第一的演唱。
聲入人心男團表現當然耀眼奪目,但遇到這麼多大魔王級的現場,第三名,的確是對他們本場表現最真實的評判。
《歌手》該不該有下一季?答案就在「聲,入人心」上
踢館成功之後,下一個問題就是:「聲入人心」能救《歌手》嗎?
從各個角度看,豆瓣7.8的《歌手》依然是當下最好的音樂綜藝,但作為一檔老牌綜藝,《歌手》也難免漸顯疲態,從前三季的收視直線上升,第三季創下了2.75%的巔峰,到接下來幾季收視斷崖式下跌。
上一季雖然請來了Jessie J,也有汪峰、華晨宇等實力和話題性兼具的新老歌手,但整季有亮點的表演並不多,張天等黑馬預備隊沒能出圈,這也是《歌手》平均收視率首次跌破1%, 「歌手有沒有下一季」的討論一度甚囂塵上。
而當新一季真正到來,雖然有劉歡齊豫等樂壇「神仙」坐鎮,整體配置上去了,但收視依然在滑落。
即使節目在投票、成績揭曉機制、踢館玩法做了變革,但諸如觀眾審美疲勞、歌手難找好歌難尋、衛視綜藝整體下滑等困境依然沒有得到破解,而新的投票規則帶來的刷票現場和觀眾對於流量歌手的質疑又成為了節目新的麻煩,以至於《歌手》不得不直接喊話:再刷票,歌手直接出局。
我們也不難看出那個永遠喝著水宣布排名的洪濤的用心,為什麼是洪濤而不是別的人能夠請來這麼多別的節目請不到的參賽大牌(不是評審)?
答案或許是很長時間裡,洪濤就背著雙肩包一個個去追歌手們的演唱會。
一個故事是:2014年8月9日,洪濤特地趕到北京看一位女歌手的現場演出, 這位曾經是吳青峰高二時代音樂偶像、在金曲獎中擊敗王菲、莫文蔚等拿下最佳女歌手的酷女孩在表演間隙直接問歌迷:「你們想不想我去參加《我是歌手》?希望我去的舉手。」
當時一幫人齊聲大喊「不要去」。她在臺上輕輕一笑說:「還是你們愛我」。
這個歌手就是即將補位參加本季《歌手》的楊乃文,在現場給了洪濤一個巨大尷尬的五年之後後,洪濤依然沒有忘記楊乃文,而楊乃文終於還是來到了《歌手》舞臺。
對於《歌手》來說,是時代流行趨勢與音樂規律決定了節目不可能永遠站在高峰,而不是洪濤無能,但當《歌手》天花板效應盡顯,洪濤需要找到新的殺手級應用,就在這時候,《聲入人心》來了。
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場芒果臺王牌綜藝的勝利會師。
《我是歌手》曾經讓那麼多華語樂壇經典老歌和唱將重新煥發光彩,而《聲入人心》拉近了普通觀眾和高雅音樂的距離。現在,洪濤將兩者的光芒匯聚。
用「江郎才盡」來評價《歌手》,是不公平的。是《歌手》自己將音樂綜藝的門檻抬高到了一個難以逾越的高度,而現在華語樂壇的主流是抖音神曲,是《海草舞》是《學貓叫》,是流量而不是音樂本身。
而《歌手》無論遭受怎樣的嘲笑質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依然是一個專業的音樂競技場,阿龍川菜能夠拿到本場第三,不是因為他們的人氣,而是因為他們的表現完全配得上這個名次。
所有綜N代的落幕一定不會輝煌,從某種角度上說,洪濤和他的《歌手》在做一件螳臂當車的事情,當整個市場在追逐流量,他們卻希望利用流量去做一點和音樂有關的事情,比如說,在一場歌手的諸神之戰中,進一步去拓展音樂和音樂綜藝的邊界。
從這個意義上說,當阿龍川菜踢館成功,《歌手》和「聲入人心」都贏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一看「阿龍川菜」還能帶給洪濤和梅溪湖女孩們怎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