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市場興起了降維打擊,迅速淘汰了很多小品牌,讓那些大品牌具有了獨霸江湖的能力。
什麼叫降維打擊?舉個例子就清楚了。以前小米高端手機賣到三千多塊錢,到新品推出的時候,小米高端手機立刻降價促銷,降到兩千元價位,以其超高的性價比迅速淘汰同價位的手機,給同價位手機造成了降維打擊力度。原來並沒有這個套路,而是高端機就是高端機,從來不會自貶身價降到低端機的價格水平。到新品推出的時候,逐漸淘汰,就是淘汰掉也不會降價銷售的,以此保持高貴的「血統」,其實就是保持高高在上的價格優勢,不讓很多買了高端手機的人大呼上當,也不讓那些「等等黨」們輕易得逞。但是,手機只要使用得當,並非容易損壞的東西,如何才能促進消費?
只有不斷推出新品,不斷更新換代。而手機廠商們不斷更新換代就是要加快商品的流通速度,以此賺取利潤。但換代快了,各個價格層面的手機只能停留在那個價格區間,而不能降價銷售,就會造成很多的庫存。新零售提倡零庫存,給廠商去除庫存壓力。那麼,如何才能在新品推出的時候迅速去除庫存?
降維打擊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不但迅速去除高端機的庫存壓力,而且還能擠掉其他品牌的手機市場空間。至於自家的低端和中端手機市場空間就不用太操心了,畢竟低端手機和中端手機的出貨量很大,遠遠大於高端機的出貨量。當新品到來的時候,低端和中端手機會迅速更新換代,因為庫存已經通過降價促銷賣完了,也同樣存在降維打擊別的手機品牌的行為。然後,高端手機同時降維打擊,會迅速擠佔市場空間,逼得那些別的品牌的手機紛紛降價銷售,也來降維打擊。其實還是在一個價格層面上競爭,不管搶優惠券還是各種打折促銷,都把同樣配置的手機定在了一個價格區間,爭來爭去還是「等等黨」勝了。
不過,「買的沒有賣的精」,各種降維打擊其實還是廠商在清庫存,人們買了降價的高端機,不到一年,這種高端機就被無情淘汰掉了,還是得買新品。其實,錢還是讓商家賺了。他們採用降維打擊的方法增大了出貨量,清庫存了,利潤也就成倍增長了,比起零星賣幾部的銷售,還是降維打擊來得更直接,也更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