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燈塔暗礁中的「大藍洞」,是一個形成於冰期的石灰巖溶洞

2020-12-06 地理沙龍號

在外太空看我們的地球是一顆藍色的星球,看起來就像一個十分光滑的正球體,實際上我們地球的表面有著高低起伏的不同地形分布,地球海拔最高的地方是珠穆朗瑪峰,海拔為8844.43米,海拔最低的地方是馬裡亞納海溝,最深海拔約為-10929米,兩者的相對高差約為19773米,也就是差不多20千米,不過這個差距相對於地球平均6371千米的半徑來說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所以我們在遙遠的太空看地球,表面似乎十分光滑,高低落差很小。全球表面超過70%的面積被海洋覆蓋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世界上口徑最大的「藍洞」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我們所見到的地球表面,是一個擁有高大陡峻的山脈、平坦開闊的平原、狹長陡峭的裂谷等豐富地形的世界。在陸地上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等五種基本地形,在海底有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和海嶺的地形類型,這些地形的形成都是受到了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影響的結果。從外力作用角度來看,陸地上的地形主要是受到了流水、風力、冰川、生物和光照等外力的影響,外力作用類型十分豐富。而在海底,由於上方被海水覆蓋,所以外力的影響作用就會少得多,更多的會體現沉積作用。

燈塔暗礁位置圖

而如果一個地區剛好位於海陸交界地區,那麼在漫長的地質時期內,很可能會經歷海陸的變遷,在海退和海進的過程中塑造出令人驚嘆的自然奇觀,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個這樣自然景觀,那就是位於北美洲加勒比海燈塔暗礁中的「大藍洞」。這個大藍洞的經緯度位置大約為北緯17.3°和西經87.5°,位於中美洲國家貝里斯東部的海洋中,距離貝里斯海岸大約96千米,這裡有一個名為燈塔暗礁(lighthouse reef)的石灰巖暗礁群,在這一海域附近還有許多類似的暗礁群,它們被統稱美洲中東部海岸堡礁群,是世界上僅次於澳大利亞大堡礁的有一處大規模堡礁群。

貝里斯大藍洞

大藍洞就位於這個堡礁群中的燈塔暗礁中部,在空中能夠清晰的看到在淺淺的暗礁海域中,有一個巨大的深藍色深洞,大藍洞的洞口直徑大約為305米,這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藍洞,神奇的是洞口呈現出十分完美的圓形,而且剛好和洞口合圍的環礁重合,看起來就像一個巨大的花環。大藍洞的深度約為123米,洞內鐘乳石群和石筍等錯綜複雜,有的長度能夠達到10米以上,蔚為壯觀,所以這個大藍洞也就成為了大量潛水愛好者的探險之地,每年都吸引大批的潛水愛好者前往旅遊。

貝里斯大藍洞衛星圖

那麼這個巨大的完美藍洞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大藍洞的形成過程我們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過程,首先,燈塔暗礁所在的巴哈馬群島附近海域是一個巨大的石灰巖臺地,大約形成在一億三千萬年之前,當時這一地區應該是位於淺海環境中,大量的海洋沉積物不斷的堆積,形成了厚厚的石灰巖層。當然,如果這一地區一直在海底的話,那麼石灰巖層會越來越厚,也就不可能形成藍洞,接下來,大約在距今200萬年的第四紀冰期時期,由於當時全球氣候十分寒冷,地球的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冰川廣布,當時全球冰川數量遠遠超過現在的冰川數量。

喀斯特地貌示意圖

由於,大量的地表水以冰川形式存在,使得海面下降,大藍洞所在區域的石灰巖層出露海面,成為陸地區域,或者是海陸交界的區域,接下來在外力的溶蝕作用下,石灰巖開始被溶解侵蝕,逐步形成溶洞、暗河、石筍、鐘乳石等喀斯特地貌景觀。而溶洞發展到後期,由於洞內空間越來越大,上方巖石逐漸失去支撐,最終洞頂巖石坍塌下來,如果在陸地上就會形成「天坑」景觀,大藍洞實際上就是一個擁有完美形態的天坑。最後,第四紀冰期結束,大量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這一地區又逐漸被淹沒在海平面以下,大量的海水倒灌入坑洞中,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大藍洞」。

貝里斯大藍洞

相關焦點

  • 加勒比海燈塔暗礁中的「大藍洞」,是一個形成於冰期的石灰巖溶洞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個這樣自然景觀,那就是位於北美洲加勒比海燈塔暗礁中的「大藍洞」。這個大藍洞的經緯度位置大約為北緯17.3°和西經87.5°,位於中美洲國家貝里斯東部的海洋中,距離貝里斯海岸大約96千米,這裡有一個名為燈塔暗礁(lighthouse reef)的石灰巖暗礁群,在這一海域附近還有許多類似的暗礁群,它們被統稱美洲中東部海岸堡礁群,是世界上僅次於澳大利亞大堡礁的有一處大規模堡礁群
  • 全球最古怪的地方--貝里斯大藍洞
    ,位於貝里斯外海約60英裡(96.5公裡)的大巴哈馬淺灘的海底高原邊緣的燈塔暗礁(Lighthouse Reef),位於北緯17度18分54秒,西經87度32分6秒處,形成於海平面較低的冰河時代末期,後來因為海水上升,洞頂隨之塌陷,遂變成水下石灰石坑洞穴。
  • 藍洞,貝里斯大藍洞裡面到底是什麼
    如今,貝里斯大藍洞已經成為了全世界著名的潛水勝地,被評為世界十大潛水寶地之一。在藍洞附近水域的魚類非常稀有,洞邊經常會有來回巡邏的鯊魚守護在這座神秘的藍洞附近。藍洞的構造貝里斯大藍洞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洞穴,為世界十大地質奇蹟之一。藍洞外觀呈完美的圓形,洞口四周由兩條珊瑚暗礁環抱。由於水太深的原因,整個洞穴呈現深沉的藍色調,和周圍水色截然不同,更凸顯出藍洞的與眾不同。
  • 歷史:貝里斯的大藍洞是世界頂級潛水地點之一!
    歷史:貝里斯的大藍洞是世界頂級潛水地點之一!誰能夠抵抗極地極光或陡峭的大峽谷等自然奇觀的美麗?談到加勒比地區,一個讓人無言以對的地方就是大藍洞。這條巨大的圓形下水道延伸超過984英尺,大約354英尺深,位於貝里斯小島的海岸邊,通往東部的加勒比海。大藍洞很難與地球上任何其他地方相比。它非常壯觀,佔據了燈塔礁的近中心位置,距離貝里斯大陸和貝里斯城43英裡。
  • 貝里斯大藍洞的的底部到底隱藏了什麼,它與瑪雅文明又有什麼關係
    位於大巴哈馬淺灘裡,海底高原邊緣的燈塔暗礁處,有一個大藍洞。它距離宏都拉斯貝里斯城陸地,大約有100多公裡之遙。所以又被稱為貝里斯大藍洞或者宏都拉斯大藍洞。它的直徑約為318米,整個洞深約125米,是全世界最大的水下洞穴。洞口不僅是近乎完美的圓形,並且非常巧合的與合圍的環礁重合,從天上俯瞰仿佛就是大海的瞳孔。
  • 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此前世界上已探明海洋藍洞深度排名為:巴哈馬長島迪恩斯藍洞(202米)、埃及哈達布藍洞(130米)、宏都拉斯貝里斯大藍洞(123米)、馬爾他戈佐藍洞(60米),西沙永樂藍洞深度大幅刷新世界海洋藍洞新紀錄。  「三沙永樂龍洞」有著悠久的傳說,海南 漁民稱此處是定海神針所在,孫悟空拔去定海神針做如意金箍棒,留下深不可測的龍洞;也有 漁民說龍洞是南海的眼,藏有南海的鎮海之寶。
  • 全球10大深不見底的末日天坑,最大的一個在中國?
    據說Miny天坑是由地下河流與暴雨的衝刷形成的,石灰巖受到侵蝕,導致了地表巖層的倒塌。 奇怪的是,天坑的形成並未受到坑底河流的影響,似乎是因巖石經過漫長的化學腐蝕坍塌形成的。由於Sima Humboldt天坑兩側懸崖峭壁矗立,坑底的森林和動物與高處長年隔絕,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
  • 看廣東最牛河流,2億年前地殼運動形成,在巨型天然石灰巖溶洞下
    本期給大家分享的是連州地下河,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見識過溶洞景觀,但是像連州地下河這樣的溶洞,我想見識過的人應該很少,連州地下河位於歷史古城連州市,同時處在湘桂粵交界的高山峻岭之中,是典型的亞熱帶喀斯特石灰巖溶洞
  • 貝里斯大藍洞:「上帝的瞳孔」蔚藍又深邃,潛水愛好者心中的No.1
    今天我要帶大家去看位於海洋中的一個神奇地方:貝里斯大藍洞。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第一次看到大藍洞的圖片,都驚訝不已,不敢相信世界上還有如此奇妙的所在。從空中俯瞰,它呈現出一個規整的圓形,就像大海的眼睛,有人形容它是上帝的瞳孔,蔚藍且深邃,緊密地注視著宇宙裡發生的一切。
  • 旅途中顛覆認知的見聞:溶洞是藻類生物石化後形成的?
    行走在旅途中,回歸到大自然,你總會見到大自然中許許多多蔚為壯觀的奇妙景觀,也有一些人們無法解說的謎之存在。而溶洞的形成,到底是大自然中的奇妙景觀,還是無法解答的謎之存在呢?>溶洞,又稱喀斯特地貌,人們對溶洞形成的普遍看法是:溶洞是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沉澱和溶蝕的結果。
  • 世界十大最著名的潛水勝地之一,大藍洞
    全世界海洋中分布有許多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藍洞,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位於中美洲貝里斯首都貝里斯城(Belize City)東面60英裏海面上的大藍洞。貝里斯大藍洞擁有幾乎完美的圓形洞口,直徑超過1000英尺(305米),深達400英尺(123米)。在冰川時代,這個洞曾是一座乾燥的洞穴系統的入口,冰川消融後,海平面上升,洞穴被水淹沒,而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潛水勝地之一。
  • 中國四大名洞之一,福建最大的石灰巖溶洞,被譽為「天然醫院」
    三明玉華洞,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及國家4A級景區,同時是福建省最長最大的石灰巖溶洞。因洞內巖石光潔如玉,光華四射而得名,被譽為"閩山第一洞",列"中國四大名洞之一"。玉華全洞總長6公裡,因洞內巖石長期被水衝刷,切割,形成天然光滑,潔淨如玉的美石而出名。再加上洞內彩燈照明,給人一種夢幻仙境,穿越千年之感。
  • 石灰巖:主要巖性特徵
    石灰巖:主要巖性特徵   石灰巖又稱青石、石灰石等,是一種在地殼中分布廣泛的沉積巖。   石灰巖的礦物成分主要為方解石,伴有白雲石、菱鎂礦、其他碳酸鹽礦物等。其一般呈淺灰、深灰色,純石灰巖為無色或白色。集合體呈粒狀、鍾乳狀、鮞狀、豆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