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領導匯報工作是每一名機關幹部履行職責的基本功。那麼,如何向領導匯報工作呢?主要把握好以下三個方面。
01匯報什麼
匯報內容的確定
匯報工作可分為「主動匯報」和「被動匯報」。主動匯報,就是匯報方根據需要主動向領導匯報工作,這種匯報的內容一般有三種:
一是工作上的新思路、新想法,在沒實施之前向領導進行匯報,以求得領導的指導、肯定,以便在決策上「合法化」。
二是工作過程中遇到了自己難以克服的困難或重大問題,需要及時向領導反映情況,以求得領導的指點和幫助。
三是在領導部署的工作階段性完成或全部完成後,向領導匯報開展工作的主要做法、基本經驗以及今後的打算。
02何時匯報
匯報時間的把握
從總體來講,匯報時間的把握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事前提醒匯報。有的工作落實中需要領導籤字同意或是親自出席,這種情況下,應事前主動提醒領導,好讓領導做好準備,胸有成竹。
二是事中主動匯報。有的工作延續性很強,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期間上級會有新的精神,工作會遇到新的情況。這時應主動向領導請示匯報,安排部署下一階段工作。如,籌備黨代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材料、名單、議程隨時需要領導定奪,應主動匯報,促進工作順利開展。
三是事後總結匯報。有的工作只需要領導同意,不需要領導親自出席,若不及時匯報,領導可能不清楚成效如何。這種情況下,待工作結束後要及時向領導匯報工作取得的效果,讓領導掌握最終結果。如,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抽查工作,領導同意後開展抽查,待抽查結束後,應形成《學習實踐活動抽查情況通報》,向領導及時匯報。另外,工作全部完成後,要向領導匯報開展工作的主要做法、基本經驗以及今後的打算。
03如何匯報
匯報的方法與技巧
1、匯報對象悉差異。每一個領導在長期的工作生活實踐中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個性特點、氣質類型和領導風格。只有平時注意了解和熟悉不同領導的個性特點、氣質類型和領導風格,匯報工作時才能因人而異,讓領導對自己的匯報滿意,從而獲得領導對自己的理解和支持。比如,有的領導認知特點是感覺靈敏型,注意細節,善於微觀把握,向這樣的領導匯報工作就要有條理按順序鋪開,並且不要漏掉具體的過程和細節,力求使他對你的工作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有的領導認知特點屬於知覺發達型,注重整體,善於宏觀把握,向這樣的領導匯報工作就要選擇要點,簡明扼要,少說過程,讓他一下子抓住要害。再比如,有的領導屬於專制型領導風格,向這樣的領導匯報工作的頻率就要高,要經常請示匯報;有的領導屬於放任型領導風格,向這樣的領導匯報工作的次數就要少一些,只要不牽涉大局,一般不要匯報太具體的事項,否則領導就會嫌你能力不行,難當大任。
2、匯報準備要充分。向領導匯報工作之前,應將匯報的工作仔細梳理一下。有文件材料的,要吃透吃準精神,做到心中有數;沒有文件材料的,需要打好腹稿,理好脈絡,分清層次,充分做好匯報準備工作,確保匯報時有的放矢。
3、匯報過程講粗細。向領導匯報工作時,首先簡要匯報主要內容。要用精練的語言概括來龍去脈,提綱挈領,綱舉目張,讓領導在最短的時間內知曉前因後果和輕重緩急,對匯報事宜有一個大致了解。簡明扼要向領導匯報完主要內容後,再根據領導的個性特點等具體情況,進一步匯報需要注意的關鍵環節和具體細節,如完成時限、具體標準等,讓領導有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使匯報環環相連、絲絲相扣。如,向領導匯報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推薦上報工作,匯報時,首先簡要說明上級分配名額以及上報時限等,然後提醒領導分配名額的推薦條件(如推薦人員身份、性別要求等),推薦程序等細節,讓領導由淺入深全面掌握。
4、匯報內容要準確。匯報工作除了要注意全面、客觀以外,更要用事實來說話,用數據來明理,切忌大而化之、模稜兩可,說一些諸如「可能是」、「應該會」、「大概」之類的話,否則就會誤導領導,也會給領導留下工作不踏實、作風不嚴謹的印象。
5、匯報問題有方案。有人以為解決問題是領導的事,下屬只要把詳細情況匯報給領導就行了,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決策上的取捨是領導的責任,但作為工作的具體承擔者,對進一步推進工作尤其是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更有發言權,這也是領導聽取匯報時關注的重點。因此,匯報工作之前,應根據匯報任務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在對一系列材料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從事實背後找出本質性問題,多擬訂幾套備選方案,供領導遴選採納。要力戒不明就裡式匯報,完全將決策任務推給領導,領導一問三不知,導致匯報效率低下。
來源:公務員雜貨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