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布北鬥定位精度:平均2.34米、最高釐米級

2021-01-17 快科技

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北鬥系統第55顆衛星成功發射。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誌著北鬥「三步走」發展戰略圓滿完成,北鬥邁進全球服務新時代。

8月3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新聞發布會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北鬥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北鬥三號工程衛星系統總設計師謝軍,北鬥三號工程衛星系統總設計師林寶軍,北鬥三號工程運控系統總設計師陳金平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從四個方面介紹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

一、北鬥三號工程建設提前半年完成

北鬥三號2009年11月啟動建設,歷經關鍵技術攻關、試驗衛星工程、最簡系統、基本系統、完整系統五個階段,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開通全系統服務,實現了建成即開通、開通即服務。

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北鬥三號實現了自主可控,400多家單位、30餘萬科技人員攻克了星間鏈路、高精度原子鐘等160餘項關鍵核心技術,500多種器部件突破國產化研製,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達到100%。

2017年11月起,兩年半的時間高密度發射了18箭30星,建成40餘個地面站,快速形成星地一體化運行能力。

二、系統功能強大性能一流

北鬥三號支持導航定位、通信數傳兩大功能,可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區域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共7類服務,是功能強大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性能指標方面,北鬥三號全球範圍定位精度優於10米、測速精度優於0.2米/秒、授時精度優於20納秒、服務可用性優於99%,亞太地區性能更優。

全球服務可用性方面,如上圖,下半部分2018年剛建成北鬥基本系統時的情況,圖中陰影部分是系統不能覆蓋的區域,當時全球服務可用性為95%,而現在北鬥全球系統建成後,上半部分可以看出贏沒有陰影,全球服務可用性超過99%。

同時,全球典型區域上空北鬥衛星的星空圖,紅色圓點代表觀測到的北鬥衛星,可以看出相較兩年前,現在各區域上空可視衛星數明顯增多。

此外,根據全球連續監測評估系統最近一周的測算結果,北鬥系統的全球實測定位精度均值為2.34米,而結合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還能提供最高釐米級定位服務。

作為北鬥系統的傳統強項,短報文通信服務也進行了升級拓展,區域通信能力達到每次14000比特(1000漢字),既能傳輸文字,還可傳輸語音和圖片,並支持每次560比特(40個漢字)的全球通信能力。

星基增強服務具備一類垂直引導進近(APV-I)能力,填補我國星基增強服務空白。

國際搜救服務檢測概率優於99%,具備返向鏈路確認特色能力,顯著增強遇險人員求生信心。

在前期已發布的有關文件的基礎上,北鬥系統今天還發布了定位導航授時(B2b)、星基增強(BDSBAS-B1C)、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PPP-B2b)、國際搜救共五類服務的接口控制文件,北鬥官方網站同步上線,而區域短報文通信、全球短報文通信兩類服務的接口控制文件將定向發布。

至此,北鬥系統發布的接口控制文件覆蓋全部七類服務。

北鬥衛星地面跟蹤

全球不同區域可見北鬥衛星數量

三、綜合效益顯著成果豐碩

目前,北鬥系統已全面服務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救災減災、農林牧漁、城市治理等行業,融入電力、金融、通信等國家核心基礎設施建設。

28nm工藝的北鬥晶片已經量產,22nm工藝晶片即將量產。

大部分智慧型手機均支持北鬥功能,支持北鬥地基增強高精度應用的手機已經上市,同時構建起了集晶片、模塊、板卡、終端、運營服務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10年來,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2019年達到3450億元,2020年有望超4000億元。

對外方面,北鬥已是聯合國認可的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之一,與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盟伽利略的兼容、互操作、系統間合作持續深化。

北鬥已相繼進入民航、海事、搜救衛星、移動通信等多個國際組織,多個支持北鬥系統的國際標準已發布。

目前,北鬥相關產品已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向億級以上用戶提供服務,基於北鬥的國土測繪、精準農業、數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東協、南亞、東歐、西亞、非洲成功應用。

四、打造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

根據規劃,2035年前,我國將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為未來智能化、無人化發展提供核心支撐,持續推進系統升級換代,融合新一代通信、低軌增強等新興技術,大力發展量子導航、全源導航、微PNT等新質能力,構建覆蓋天空地海、基準統一、高精度、高智能、高安全、高效益的時空信息服務基礎設施。

相關焦點

  • 北鬥定位2.0版可實現車道級定位: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 普通人手機...
    VR日報10月19日消息,前幾天剛好看了北鬥導航的紀錄片,人類的想法真的好奇妙,對於北鬥定位2.0版可實現車道級定位的話題,非常的有感觸,北鬥近年的發展真的是太快了,大家平常的手機大多也都有用到,但是大家好像沒有在意。日前也有消息稱北鬥三號首次應用於高鐵建設,導航越來越好用了。
  • 定位精度2.34米,你拍了拍「北鬥衛星,說真是太好用了」
    從2000年10月第一顆北鬥一號試驗衛星成功發射,到2020年7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我國用了20年時間,先後將4顆北鬥試驗衛星和55顆北鬥二號、三號組網衛星送入太空。在今天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等介紹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
  • 北鬥三號精度可提至實時釐米級
    冉承其宣布,在前期已發布的有關文件的基礎上,再發布定位導航授時(B2b)、星基增強(BDSBAS-B1C)、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PPP-B2b)、國際搜救共5類服務的接口控制文件,北鬥官方網站同步上線。區域短報文通信、全球短報文通信2類服務的接口控制文件將定向發布。至此,北鬥系統發布的接口控制文件已覆蓋全部7類服務,供所有企業研製、生產。
  • 北鬥高精度定位路測啟動,動態定位精度最高達2釐米,還要啥GPS
    據媒體消息,7月31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北鬥應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基於北鬥地基增強系統和星基增強系統組成的時空智能能力,全球最大規模北鬥高精度定位路測已於近日啟動。讓北鬥「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相關的創新應用已率先展開驗證。
  • 衛星定位精度排名,俄羅斯10米,美國0.1米,中國北鬥多少?
    現代人類生活對定位系統越來越依賴,比如出門要導航,打車要定位,只要打開手機定位系統 APP,就可以輕鬆找到附近所需的設施,學校、醫院、商場、銀行等等,想要吃飯,就打開手機點外賣,也是靠定位系統。如何「快而準」,常常是這個一切講究高效率的時代的最高指標。
  • 北鬥系統發言人答封面新聞:北鬥定位精度最好可達1點幾米
    封面新聞記者提問北鬥系統新聞發言人。圖片來源:國新辦網站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8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新聞發布會,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在發布會上回答封面新聞記者時表示,北鬥系統的精度,現在對外發布的精度是10米,實際測試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是2-3米,其中有一個頻點的信號,在全世界定位精度最好可以達到1點幾米。
  • 中國重汽對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車輛定位精度達到釐米級別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6月24日訊 (記者 劉自銳) 北鬥的應用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來基於北鬥釐米級定位服務的中國重汽無人駕駛卡車已經成為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主力軍。24日,記者走進中國重汽了解無L4級純電動無人駕駛車輛。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無人駕駛車輛,提供高精度定位的服務。北鬥衛星為普通用戶提供大約10米每秒的服務,這樣對無人駕駛要求是遠遠不夠的。「此外,北鬥建立了大量的地基系統,配合地基增強系統以及5G網絡可以使無人駕駛車輛定位精度達到釐米級別,符合無人駕駛車輛的要求。」
  • 北鬥星通發布新一代高精度晶片:釐米級高精度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誌著北鬥「三步走」發展戰略圓滿完成,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也已具備全球導航能力。11月24日消息,根據北鬥星通官方的消息,北鬥星通旗下企業和芯星通,正式發布了最新一代全系統全頻釐米級高精度GNSS晶片——和芯星雲 NebulasⅣ。
  • 北鬥定位平臺2.0版本: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普通手機可用
    1.2米。與此同時,平臺與主流四大手機晶片廠商開展了戰略合作,從2017年推出平臺到2.0版本公布前,前平臺日均定位業務量突破30億次,日活躍用戶數達到1.8億人次,極大地滿足了用戶日常的定位應用需求。 1.0到2.0,北鬥以特色取勝2020年是北鬥三號系統的建成年,也是北鬥的大年。
  • 北鬥已在專業應用領域實現釐米級定位超GPS
    我國首個「北鬥」衛星導航地面增強網——「北鬥」地基增強系統湖北示範項目建成試運行,近日在武漢通過了以「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為首的驗收委員會驗收,項目總體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北鬥」地基增強系統是由國家統一規劃建設,由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和湖北省測繪局實施。
  • 定位精度1.2米,北鬥車道級定位將實現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美國GPS和俄羅斯GLONASS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現在北鬥三號系統已經全面建成,具備全球導航定位能力。最新發布的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北鬥定位2.0版,定位精度可達1.2米(如果加裝車載天線時精度可達到亞米級),並實現秒級定位,這個精度也意味著車道定位得以實現。那我們普通人怎麼用到北鬥導航呢?
  • 北鬥星通發布全系統全頻釐米級高精度GNSS晶片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誌著北鬥「三步走」發展戰略圓滿完成,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也已具備全球導航能力。 11月24日消息,根據北鬥星通官方的消息,北鬥星通旗下企業和芯星通,正式發布了最新一代全系統全頻釐米級高精度GNSS晶片——和芯星雲 NebulasⅣ。
  • 北鬥「中國精度」釐米級挑戰GPS
    近日,首個國產星基增強服務系統「中國精度」正式提供服務,並面向全球同步發布,藉助「中國精度」。這意味著,中國北鬥用戶在無需架設基站的情況下,可以在全球任一地點享受釐米級的高精度增強服務。 和之前北鬥高精度手機面世的消息時所引發的大量關注一樣,「中國精度」也背負著滿滿的驕傲、自豪和強國夢,然而,釐米級的定位是如何實現的?它的現實意義又有哪些呢? 為什麼我們興奮於「釐米定位」?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8nm工藝晶片已量產,定位精度優於10米
    △全系統全頻高精度定位板卡(總臺央視記者李輝拍攝)性能指標先進!北鬥全球範圍定位精度優於10米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北鬥系統全球範圍定位精度優於10米、測速精度優於0.2米/秒、授時精度優於20納秒、服務可用性優於99%。據全球連續監測評估系統最近一周測算結果,北鬥系統全球實測定位精度均值為2.34米,比此前公布的精度更好。
  • 北鬥衛星定位新服務上線:精度1.2米、秒級定位
    中國北鬥三號系統已經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定位和導航能力。中國信通院日還發布了最新的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北鬥定位版本,定位精度可以達到米級。據報導,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高峰論壇上,北鬥市發布了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
  • 精度提高到1.2米,北鬥系統如何實現高精度定位服務?
    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10月14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北鬥定位2.0版),可將民用手機的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這意味著我們在駕駛車輛行進時,手機「導航」就能告訴我們是在主路還是在輔路。近期,華為發布的新款手機就實現了亞米級北鬥導航定位,可進一步分清我們車輛行駛在主路或輔路的哪個車道。
  • 北鬥定位2.0版來了!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普通人手機可用
    1.0版解決快的問題,2.0版解決又快又準的問題,是1.0基礎上的一個巨大升級! 10月14日,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高峰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下簡稱「信通院」)發布了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將民用應用的手機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
  • 北鬥系統到底有多強,2600座地面站,助推北鬥實現釐米級精度導航
    而其它24顆北鬥中遠地球軌道MEO衛星,軌道高度約21500km,軌道傾角為55度,通過多顆衛星組網可實現全球覆蓋,用來保證提供全球高精度定位信號,MEO星座回歸特性為7天13圈。北鬥系統通過獨創的混合星座設計,既能實現全球覆蓋、全球服務,又可為亞太大部分地區用戶提供更高性能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 北鬥定位精度到底是多少?發言人:最好可達1點幾米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舉行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透露,北鬥系統的精度對外發布是10米,實際測試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是2-3米,其中有一個頻點的信號
  • 北鬥車道級高精度導航
    華為與千尋位置為手機提供高精度的定位,而高德地圖者集成高精度定位設備的位置,提供亞米(小於1米)級車道導航。 北鬥三號系統通過提升系統智能運維能力,連續穩定運行,服務精度、可用性、連續性等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預期要求。水平和高程定位精度實測均優於5米。綜合定位精度也可以達到釐米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