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6月24日訊 (記者 劉自銳) 北鬥的應用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來基於北鬥釐米級定位服務的中國重汽無人駕駛卡車已經成為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主力軍。
24日,記者走進中國重汽了解無L4級純電動無人駕駛車輛。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無人駕駛車輛,提供高精度定位的服務。北鬥衛星為普通用戶提供大約10米每秒的服務,這樣對無人駕駛要求是遠遠不夠的。
「此外,北鬥建立了大量的地基系統,配合地基增強系統以及5G網絡可以使無人駕駛車輛定位精度達到釐米級別,符合無人駕駛車輛的要求。」中國重汽集團汽車研究總院、智能駕駛研究部導航定位工程師李以磊告訴記者,為無人駕駛車輛提供的速度精度大約是0.2米每秒,使車輛的控制器得到實時準確的速度信息 ,保障了車輛的安全運行,在授時方面精度可以達到10納秒。
港口貨櫃卡車,從外表上看並沒有顯著區別。「與人工駕駛集卡一起作業,穿梭往來、井然有序。單臺平均生產效率達到每小時30自然箱以上,超過全球自動化碼頭平均水平,處於領先位置。」中國重汽集團汽車研究總院、智能駕駛研究部導航定位工程師李以磊告訴記者。
據了解,無人駕駛車上裝了很多的傳感器,傳感器要有統一的時間基準,傳感器和工作信息是有效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中國重汽提供了一個精確統一的時間基準。
在無人駕駛車輛的運行過程中,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可以為車輛提供一個實時準確的位置信息,配合高精度地圖完成車輛的路徑導航功能,也就是說保障了車輛在作業點之間安全高效的運營。中國重汽使用北鬥衛星定位系統,可以運用在港區、礦區、封閉園區等多個場景中。
李以磊介紹,與外部專用道路相比,在相對侷促港口碼頭作業現場,又與人工駕駛混用作業,特別是大規模應用,同時還要兼顧效率,保證生產作業,實施無人駕駛難度較大。正在作業的無人駕駛電動卡車配備了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高清攝像頭、北鬥高精度定位、智能計算單元等系統,360度環繞覆蓋,安全冗餘設計,可保證無人駕駛電動卡車在夜間、大霧、雨雪等各種天氣和人員、行動裝置交叉作業的複雜情況下,保持良好工作狀態,確保24小時全天候安全運行。
下一步,藉助北鬥組網成功契機,中國重汽將大力發展在港區、礦區、以及封閉園區的無人駕駛車輛的發展。加大研發力度為我國無人駕駛車輛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