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稱:奧陌陌或許是一顆類似蒲公英的「星際行星種子」

2021-01-08 cnBeta

德國 Jülich 超算中心的 Susanne Pflzner 攜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數學與物理學院的 Michele Bannister 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類似「奧陌陌」這樣的星際流浪天體,可能會加速原恆星氣體雲中行星的形成。為了更好地描述這個觀點,研究人員將它比作一種類似蒲公英的「星際行星種子」。此前,當奧陌陌於 2017 年短暫訪問太陽系時,曾引發了各種有趣的猜測,從某個雙星系統拋出的碎片、到外星文明發送的人造探測器。

研究配圖(來自:Susanne Pfalzner 教授 / Jülich 超算中心,via New Atlas)

不過根據這項新研究,在未來的某一天,漂泊數十億年的奧陌陌,可能以凝結在某個新星球的內部而結束。據悉,科學家們對於新恆星和行星系統形成的基本機制,已經相當熟悉。

簡而言之,當分子通過微弱的重力彼此吸引時,氫、氦和較重元素的大分子雲,就會開始收縮或聚結。起初,這將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畢竟大多數雲由單一的氣體分子組成。

但最終,它們會聚集在一起,形成越來越大的顆粒,直到級聯效應開始顯現 —— 就像是一出圍繞新星展開的、充滿了碰撞和彈跳的大型彈子遊戲。

與此同時,星際空間中的無數「奧陌陌」(萬億 / 立方秒),也可能成為新星形成的一部分。儘管聽起來似乎很多,但你要知道,1 立方秒差的邊長為 3.3 光年,所以實際平均下來還是很空曠的。

換言之,當形成新的行星系統時,至少有一千萬個這樣的物體存在。兩位研究人員稱,這有點像通過種子來加速行星的形成過程。

如果覺得蒲公英的例子還不夠嚴謹,我們還可以藉助某種化學實驗來理解 —— 若製作的鹽溶液濃度太高,水中無法容納另一種分子,這是一種非常穩定的狀態。

但當一個鹽晶體懸浮在這種過飽和溶液中時,就可以作為溶解鹽分子的焦點,使晶體快速地生長。儘管行星形成的過程是引力而不是化學過程,但它與奧陌陌之類的星際天體的作用類似。Pfalzner 表示:

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在研究行星是如何從毫米級的砂礫,生長到像木星一樣的巨行星的。這個增長的過程相當緩慢,但觀察高速我們,一些行星存在於非常年輕的恆星周圍。在這個砂礫中存在的百米大小的物體,可以大大加速行星形成的過程 —— 吸引沙礫和氣體在周圍的盤子裡,一些此前的星際物體可能會變成完整的行星的一部分。冒出了這個想法之後,一切都豁然開朗,希望有更多研究人員能夠積極參與到這個模型的測試中來。

另一種情況是,隨著行星系統的形成,「星際流浪者」的數量增加,導致後期系統的形成加速。Bannister 表示:

這一發現的結果,可能帶來深遠的影響。因為在整個銀河系中,早期行星系統留下的碎片,有助於下一代行星系統的構建。每一代的新星,都能夠增加太空中星際物體的豐度。因此某些行星的核心部分(包括我們所處的太陽系中的行星),都可能是從一顆微小的種子開始萌芽的。在銀河系的其它地方,顯然少不了各種『奧陌陌』。

相關焦點

  • 「星際訪客」奧陌陌可能是一顆被撕碎的行星碎片
    奧陌陌是2017年發現的第一個穿越太陽系的星際物體(ISO),但它的起源仍然很神秘。至今仍無法解釋的是它的幾個不同尋常的特徵,包括它奇怪的雪茄狀形狀。一項新的研究提出了一種理論,可以用一個簡單的解釋來解決所有這些未知的問題:奧陌陌是一顆被恆星撕裂的行星碎片。
  • 關於奧陌陌的新的暴力起源故事解釋了星際物體的古怪形狀
    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一個新研究首次提出了這一神秘星際物體的完整起源故事。調查表明,奧陌陌曾經是一顆行星的一部分,離它的主恆星太近了。張雲暴力起源——張雲是法國蔚藍海岸天文臺的一名研究員,也是這項新研究的第一作者,他開始探尋奧陌陌的起源因為當時還沒有恰當的理論來解釋這個物體的怪異特徵。奧陌陌就像一根宇宙雪茄。而當許多人認為「奧陌陌」是一顆彗星時,卻發現它缺乏能說明問題的彗發或是包圍彗星核心的外殼,以及尾氣和塵埃。它還有一個乾燥的表面,類似於巖石小行星。
  • 關於奧陌陌的新的暴力起源故事解釋了星際物體的古怪形狀
    它是一顆畸形的彗星嗎?是從遙遠世界而來的外星人調查?事實證明,「奧陌陌」的起源比我們能夠想像到的還要不尋常。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一個新研究首次提出了這一神秘星際物體的完整起源故事。調查表明,奧陌陌曾經是一顆行星的一部分,離它的主恆星太近了。
  • 首位「星際訪客」奧陌陌形成謎團揭開
    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星際訪客」奧陌陌是一個行星天體的碎塊,這個行星天體可能因為靠著寄主星太近,被寄主星的潮汐力撕裂。這一發現或能解釋奧陌陌的一些獨有特性,包括其不尋常的扁長外形,缺乏霧狀的彗發,以及在飛掠太陽時所受到的非引力。    奧陌陌是人類確認的「拜訪」太陽系的第一個星際天體。
  • 奧陌陌是星際飛船?是真相還是謠言?
    問題:我們最近的星際訪客奧陌陌在離開我們的太陽系時加速並改變了它的矢量,沒有留下任何碎片尾巴。這真的是一顆彗星嗎?還是一艘星際外星飛船? 是的,我認為這是「奧陌陌可能是人造的,它的路徑是設計來利用我們的太陽作為彈弓」的又一證據。
  • 首位「星際訪客」奧陌陌形成謎團揭開—新聞—科學網
    科技日報北京4月13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星際訪客」奧陌陌是一個行星天體的碎塊,這個行星天體可能因為靠著寄主星太近
  • 星際來客奧陌陌,神秘面紗的背後,是一座巨大的氫冰山?
    關於奧陌陌的起源和組成,科學界有眾多猜想。它是外星來客的星際飛船?是太陽帆?或者只是宇宙中平平無奇的巖石塊?說法莫衷一是。隨著科學家們深入的觀察研究,奧陌陌的身世之謎也愈加撲朔迷離。說它是彗星吧,它又沒有慧發,因此有科學家猜想它是彗星剝落的一塊或者是系外彗星。那它是行星嗎?
  • 前所未聞的成分是打開奧陌陌的鑰匙
    奧陌陌被首次發現時有一些奇怪的地方,但考慮到宇宙的浩瀚和對星際物體的搜尋並不完整,這次的檢測意味著還有更多的類似奧陌陌的星體  雖然這項新研究並有沒將外星人考慮在內,但這依舊說明了奧陌陌的存在非常特殊。
  • 新消息,奧陌陌是星際「塵埃團」
    這就是為什麼科學家們會覺得我們首次探測到的來自太陽系外的訪客像是一個星際中的塵埃兔子。關於奧陌陌這個第一個被發現並且被證實來自太陽系外的天體,最奇怪的事情之一,就是它的形狀。一個常見的藝術概念是將其身形描繪成雪茄的形狀。
  • 星際訪問者奧陌陌是外星飛船嗎
    奧陌陌。從它的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它是一顆來自於外星系神秘的,陌生的遠方信使。它的形狀呈薄狀長條形,貌似雪茄。在我們的太陽系統中,所有的物體和星球都是圍繞太陽沿軌道旋轉的。而奧陌陌卻以它獨特的軌道闖入,並且科學家觀測,它長400到800米,在接近太陽時,從內部噴射出不可見氣體,加速飛離了太陽。有科學家直接認為,奧陌陌可能是利用毫米級的光帆,通過太陽的輻射來獲取動能。
  • 仍舊是個謎:新研究否決了奧陌陌的氫分子冰山理論
    據外媒報導,根據哈佛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被稱為奧陌陌(Oumuamua)的星際巖石仍舊是個謎。該研究發現,跟過去的發現相反,這個雪茄形狀的天體實際上並不是由氫分子冰山組成。而該天體的不同尋常的性質引發了一些有趣的猜測,像奧陌陌可能是一個外星人探測器故意發送到我們太陽系來收集數據的。當然這是不太可能的,但我們仍舊沒有關於奧陌陌的所有答案。來自哈佛和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以及韓國天文和空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他們的新論文中解釋了這個天體不能像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提出的那樣由氫分子冰山構成。
  • 仍舊是個謎:新研究否決了奧陌陌的氫分子冰山理論
    據外媒報導,根據哈佛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被稱為奧陌陌(Oumuamua)的星際巖石仍舊是個謎。該研究發現,跟過去的發現相反,這個雪茄形狀的天體實際上並不是由氫分子冰山組成。奧陌陌是在2017年底被發現的,它是第一個進入我們太陽系的已知星際天體。這個天體以難以置信的速度移動,它的形狀有點像雪茄,並且還顯示出獨特的特性。最初被認為是小行星的奧陌陌很快被發現表現得更像一顆彗星,但它所表現出的某些特性跟這兩種類型的天體又都沒有關聯。有關這個太空天體的許多細節在被發現後的幾個月裡被公布,諸如它長達400米、長可能是寬的10倍左右等等。
  • 為什麼奧陌陌如此古怪?新的研究試圖追蹤其起源
    到我們發現外國人的時候,它已經開始回到它所來自的星際深度。顯然,一些不幸的事件導致奧陌陌從其本地系統中退出。但是,什麼可能導致這種災難呢?現在,天文學家已經假設像「 奧陌陌」之類的東西可能來自仍在形成中的系統,而大量的巨型行星可能具有恰如其分的引力作用,可以在整個銀河系中散布碎片。
  • 或許不是彗星!奧陌陌加速離開太陽系之謎,變得更加棘手
    「奧陌陌Oumuamua是一顆神秘的星際物體,兩年前它穿過太陽系——實際上可能是外星技術。」一項新的研究認為,外星生物的解釋可能存在致命的缺陷。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我們在太陽系發現外星技術的想法是不太可能的。2018年,我們的太陽系遇上了一個遺失在星際空間的物體。
  • 首位太陽系星際訪客,奧陌陌起源之謎,終於有了答案
    奧陌陌是破碎的「超級地球」的殘骸嗎?奧陌陌(『Oumuamua)是一個在2017年與我們的太陽擦身而過的天外來物。近期的計算機模型顯示,奧陌陌很可能是在與它的宿主星近距離接觸時形成的。「奧陌陌有可能誕生於一個碎屑盤,甚至是一個瓦解的超級地球(super-Earth)。」研究人員說道。
  • 第一位天外來客:奧陌陌
    奧陌陌,外文名Oumuamua,夏威夷土著語,意思是「來自遠方的信使」。2017年10月19日,夏威夷泛星巡天望遠鏡捕捉到一個奇怪的「身影」,狀似一顆古巴雪茄的紅色物體在太空中急速翻滾。這是人類首次發現來自太陽系之外的跨星際天體。
  • 科學家:「奧陌陌」飛行速度極快,或是外星飛船
    可能是外星飛船「奧陌陌」,已知的第一顆經過太陽系的星際飛行物,在2017年10月19日被科學家發現,目前這個飛行物已經遠離我們。由於此前科學家已經對其進行了觀測,獲得了很多數據,因此還可以對其繼續進行一些研究。奧陌陌是一個雪茄狀的物體,長度大約為400米,寬大約為40米,顏色偏紅,有一個固態表面,但是不能區分它由巖石構成還是由金屬構成。
  • 奧陌陌是由外星文明發出的星際探測器而不是彗星或小行星?
    下圖來自歐洲南方天文臺(The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ESO),凱倫·米奇(Karen Meech)等人繪製的星際小行星奧陌陌的光曲線。星際小行星奧陌陌的光曲線作者添加了具有均勻亮度的長寬比為10:1的物體的亮度曲線作為輔助。它與奧陌陌觀測值非常不匹配。
  • 或許不是彗星!奧陌陌突然加速離開太陽系之謎,變得更加棘手
    「奧陌陌Oumuamua是一顆神秘的星際物體,兩年前它穿過太陽系——實際上可能是外星技術。」一項新的研究認為,外星生物的解釋可能存在致命的缺陷。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我們在太陽系發現外星技術的想法是不太可能的。2018年,我們的太陽系遇上了一個遺失在星際空間的物體。
  • NASA對奧陌陌的研究幾乎揭穿「外星人探測器 」理論
    新的研究指出,奧陌陌(指夏威夷語中的 "遠道而來的首批來客")在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對該天體進行訓練時,它太小了,無法被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看到。這一發現為我們在太陽系觀察到的第一個星際天體更像彗星而不是外星探測器的理論提供了可信度。這項研究由美國宇航局位於加州帕薩迪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共同撰寫,並發表在《天文學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