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陌陌是由外星文明發出的星際探測器而不是彗星或小行星?

2020-12-05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

關於奧陌陌來源的報導中,有不少令人費解的問題。

首先是光曲線。從光譜圖中可以看出,奧陌陌的亮度約有2.5星等的波動幅度,據說是由於長寬比為10:1造成的。但是,當您檢查光曲線時,它是非常不規則的,並且看起來更像是3:1的幅度變化,尤其是右側的綠色觀察點。下圖來自歐洲南方天文臺(The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ESO),凱倫·米奇(Karen Meech)等人繪製的星際小行星奧陌陌的光曲線。

星際小行星奧陌陌的光曲線

作者添加了具有均勻亮度的長寬比為10:1的物體的亮度曲線作為輔助。它與奧陌陌觀測值非常不匹配。

圖中幅度標度是對數的,這意味著2.5:1的變化對應著亮度10:1的變化,而3:1的變化對應著亮度15:1的變化。亮度比例15:1的變化很難解釋。作者還提到,該圖沒有顯示誤差線,因此真實幅度變化可能只有2.5:1。

其次是頻譜。在刊登在《自然》雜誌上文章《第一個星際來客1I/2017 U1奧陌陌的光譜和熱模型》報導了奧陌陌的兩個譜圖。一幅由架設在拉斯帕爾馬斯州的艾薩克·牛頓望遠鏡上的ACAM輔助埠成像儀和攝譜儀拍攝,另一幅由架設在帕瑞納望遠鏡上的X -shoter攝譜儀拍攝,帕瑞納望遠鏡位於智利的歐洲南天天文臺(ESO)。

然而,兩個圖譜不太匹配。特別是,ACAM光譜顯示0.9微米處的反射率明顯下降,而X-shooter顯示在紅外線頻率(0.7+微米)處反射率增加。ACAM通常顯示更多的峰值和低點,而X-shooter顯示出混合光譜。這有力暗示奧陌陌不是統一的整體,一側明顯不同於另一側。

第三,據美國宇航局(NASA)了解,為了獲得更多有關「星際訪問者」——奧陌陌的信息,儘管對奧陌陌的相關圖像進行了廣泛搜索,但斯皮策(Spitzer)太空望遠鏡仍未能檢測到任何信息。據美國宇航局(NASA)稱,這意味著,在太陽系中,奧陌陌必須比典型的彗星更小、更亮。斯皮策(Spitzer)太空望遠鏡在紅外線下工作。因為奧陌陌太靠近太陽了,所以它應該已經變熱了,對斯皮策(Spitzer)來說是可見的。而事實上,它並不表明它一定反射很多熱量,而且必須很小。然而,自然產生的明亮表面是冰。那為什麼我們沒看到彗差呢?此外,脫氣的水和二氧化碳在紅外光下應該是明亮的,而斯皮策(Spitzer)並未觀測到。

第四,日的關聯觀測衛星(STEREO)太空望遠鏡未能觀測到奧陌陌。這些望遠鏡是在太陽下運行的。如果奧陌陌是明亮且反射的,這些望遠鏡應該在近日點看過奧陌陌。

第五,正如勒布(Loeb)所指出的那樣,奧陌陌的旋轉速度保持不變。如果有氣體蒸發了,旋轉速度應該已經改變。

這些異常都無法「證明」奧陌陌是非自然天體。但是,它們確實表明,它肯定不是「僅是一塊巖石」,或者是彗星,或是小行星。應該認真考慮奧陌陌的非自然起源,而不應將其視為「狂野的推測」或「愚蠢的」觀點。科學界不願考慮這個觀點的原因可能是由於不願與類似科幻小說的事物相關聯。

理查茲·道金斯(Richards Dawkins)稱之為「出於懷疑的論點」,通常會引用卡爾·薩根(Carl Sagan)的聲明,即非同尋常的主張需要非同尋常的證據。與之相反的是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的格言,當你消除了不可能的事情時,剩下的一切,無論多麼不可能,都必須是事實。然而,各種觀察結果都消除了奧陌陌是巖石或彗星的可能性。

相關知識

奧陌陌是已知的第一顆經過太陽系的星際天體。它於2017年10月18日(UT)在距離地球約0.2 AU(30,000,000 km;19,000,000 mi)處被泛星1號望遠鏡發現,並在極端雙曲線的軌道上運行。起初它被認為屬於一顆彗星,但經過長時間觀測研究後後,發現其不具有彗發構造,也不是小行星。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quora-3xshan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哈佛科學家:奧陌陌可能是外星文明的星艦或探測器碎片
    2017年,歐洲天文臺發現了一顆造型奇特的小行星,並命名「Oumuamua(奧陌陌)」。所謂造型奇特如圖所示,它實在是很像影視劇作品中的外太空戰艦。經過1年時間沉澱,哈佛大學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研究者們在11月2日出版的專業雜誌《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中表示,「不排除奧陌陌是外星文明向地球發射的一艘可操作的探測器」。據悉,奧陌陌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人類首顆觀測到的系外小行星。同時,觀測數據顯示,奧陌陌的移動方式完全不同於傳統的彗星和小行星天體。
  • NASA對奧陌陌的研究幾乎揭穿「外星人探測器 」理論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探測到一個名為奧陌陌的雪茄狀太空巖石後,一些天文學家和X檔案迷們期望這是一個來自先進外星文明的探測器。雖然用一對天文學家的話說,這種 "奇特的場景 "會永遠改變世界,但周三發表的研究報告卻讓人們對這個神秘天體的大小有了一個認識,並粉碎了那個外星理論。
  • 奧陌陌是星際飛船?是真相還是謠言?
    問題:我們最近的星際訪客奧陌陌在離開我們的太陽系時加速並改變了它的矢量,沒有留下任何碎片尾巴。這真的是一顆彗星嗎?還是一艘星際外星飛船? 是的,我認為這是「奧陌陌可能是人造的,它的路徑是設計來利用我們的太陽作為彈弓」的又一證據。
  • 外星飛船已經到過太陽系,奧陌陌可能是其一
    10:1,要知道太陽系內的小行星和彗星長寬比一般都不超過3:1,進一步觀測表明,奧陌陌的軌道偏心率高達1.1922,軌道是一個雙曲線,說明奧陌陌來自於太陽系之外,是人類已知的第一個星際天體,一時引起人們的熱議。
  • 再起波瀾,美科學家稱奧陌陌不是普通天體,或是廢棄的外星產物!
    以奧爾特雲在為太陽系的邊界,那麼其直徑大約在2-3光年,人類的探測器尚無法離開,我們集中探索研究的天體也多集中在太陽系內。但有一顆特殊的天體,它滿足了我們所有的幻想,從其飛行軌跡數據來看,奧陌陌並不是太陽系的「原住民」,它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星際天體。
  • 第一位天外來客:奧陌陌
    突然到訪的「天外來客「讓科學家們困惑不已,因為之前人類觀測到的小行星、隕石或者彗星,長寬比最大也就在3:1左右,而奧陌陌的長寬比達到了10:1。奧陌陌的移動速度非常快,來到我們的太陽系打了圈招呼,就瀟灑走了。留給人類觀察和記錄數據的時間非常有限。
  • 奧陌陌或並非彗星,更像飛船,未知動力驅動加速、翻轉
    但是在被首次發現一個星期後,科學家用位於智利的甚大望遠鏡(VLT)再次觀測拍攝了奧陌陌,發現它並不沒有彗星的標誌「彗發」。此後奧陌陌又變成了由巖石構成的小行星,但實際上這顆天體的表面光譜特徵是完全符合彗星的特點,後來奧陌陌經過近日點再次遠離的時候突然加速並未反轉著離去,科學家又再次猜測到奧陌陌大概率是一顆彗星。
  • 奧陌陌或並非彗星,更像飛船,未知動力驅動加速、翻轉
    此後奧陌陌又變成了由巖石構成的小行星,但實際上這顆天體的表面光譜特徵是完全符合彗星的特點,後來奧陌陌經過近日點再次遠離的時候突然加速並未反轉著離去,科學家又再次猜測到奧陌陌大概率是一顆彗星關於奧陌陌科學家發表了很多研究論文,最後給出的結論大多數都是小行星或者彗星,同時還留下一些未解的懸念,都不願意把它當成一艘地外文明的宇宙飛船。
  • 哈佛天體物理學家:外星飛船已經到過太陽系,奧陌陌可能是其一
    在2017年10月,天文學家在太陽系中發現一個異常天體——奧陌陌(Oumuamu),奧陌陌呈雪茄狀,長400米,寬40,長寬比達到了驚人的10:1,要知道太陽系內的小行星和彗星長寬比一般都不超過3:1,進一步觀測表明,奧陌陌的軌道偏心率高達1.1922,軌道是一個雙曲線,說明奧陌陌來自於太陽系之外
  • 科學家:奧陌陌並非彗星,或是外星飛船
    因此他們認為,它是一顆比較特殊的彗星,由於特殊的外殼包裹,無法形成彗星尾。所以歐洲天文學家發表論文,認為是一顆彗星,並以夏威夷語命名它為奧陌陌(Oumuamua),意為「來自遠方的信使」。但仍有科學家堅信,它既不是小行星,也不是彗星,而是星際訪客的宇宙飛船。因為它在飛行途中有氣體噴出,還不時調整飛行方向和速度。
  • 科學家:奧陌陌並非彗星,或是外星飛船
    還記得奧陌陌嗎?但仍有科學家堅信,它既不是小行星,也不是彗星,而是星際訪客的宇宙飛船「翻滾」的方式行進,但後來它的速度卻突然加快了,這說明奧陌陌的飛行很可能是由某種動力驅動的,是宇宙飛船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 不是彗星、外星飛船,科學家:或是塵埃星
    奧陌陌不是彗星,而是其他的物體,而在9月,美國科學家家又發表出了新的結論,再次對奧陌陌添加了一個「新身份」,所以算是又變了。它由位於太陽系外的一顆彗星核上吹出的塵埃形成,被太陽輻射推向太空,最終「流落」到太陽系,並短暫停留。
  • 星際訪問者奧陌陌是外星飛船嗎
    2017年10月份,一個神秘的星際訪問者闖入了太陽系。起初科學家認為它是彗星,但它沒有彗尾,它究竟是太陽系外的小行星還是外星人的宇宙飛船,不同的科學家持不同的觀點。奧陌陌。而奧陌陌卻以它獨特的軌道闖入,並且科學家觀測,它長400到800米,在接近太陽時,從內部噴射出不可見氣體,加速飛離了太陽。有科學家直接認為,奧陌陌可能是利用毫米級的光帆,通過太陽的輻射來獲取動能。更多的科學家更傾向於認為,奧陌陌奇特的加速,可能是一種自然現象。
  • 不是彗星、外星飛船,科學家:或是塵埃星
    只不過這些結論都不一致,主要可能就是推翻大多數科學家所說的這個「星際飛船」奧陌陌不是彗星,而是其他的物體,而在9月,美國科學家家又發表出了新的結論,再次對奧陌陌添加了一個「新身份」,所以算是又變了。奧陌陌可能是「塵兔」(「塵埃星」)這是天文界在說彗星、外星人的飛船、小行星等之後的一個新說明,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下,這「塵兔」到底是什麼,在地球上,「塵兔」(dust bunnies)是指由靜電聚集在一起的一團塵土和碎屑,微風吹過,這些「塵兔」會在房間飄蕩。
  • 科學家:「奧陌陌」飛行速度極快,或是外星飛船
    奧陌陌是一個雪茄狀的物體,長度大約為400米,寬大約為40米,顏色偏紅,有一個固態表面,但是不能區分它由巖石構成還是由金屬構成。當時這個物體在進入我們太陽系時,它的速度非常快,達到26公裡每秒,遠比一般的彗星、小行星等小天體的速度快得多。雖然科學家在其靠近太陽的過程中對其進行了較長時間的觀測,但是沒有發現任何有關的外星信號。
  • 或許不是彗星!奧陌陌加速離開太陽系之謎,變得更加棘手
    「奧陌陌Oumuamua是一顆神秘的星際物體,兩年前它穿過太陽系——實際上可能是外星技術。」一項新的研究認為,外星生物的解釋可能存在致命的缺陷。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我們在太陽系發現外星技術的想法是不太可能的。2018年,我們的太陽系遇上了一個遺失在星際空間的物體。
  • 星際訪客二號,鮑裡索夫彗星,與奧陌陌前輩有什麼不同呢?
    圖解:鮑裡索夫彗星(左)對比 奧陌陌(右)圖源:雙子星天文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大學天文研究學會,威廉赫歇爾望遠鏡自從天文愛好學者根納迪鮑裡索夫首次在(2019年)八月發現它,科學家們都迫不及待地想更了解彗星C/2019 Q4(
  • 奧陌陌是外星飛船嗎?NASA是否知道雪茄形狀的小行星背後的真相!
    這一突破性的聲明是科學家在「突破聽」計劃中做出的,他們用來自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綠色銀行望遠鏡發出的無線電信號對這顆小行星進行了猛烈的撞擊。奧陌陌引起了全世界天文學家的注意,因為它的形狀是前所未有的,這讓人擔心它是來自太陽系之外的外星飛船。在夏威夷語中,它的意思是「來自遠方的信使」。
  • 給自己加速的星際訪客,居然不是外星飛船?!
    特殊的軌道和飛快的速度,都表明它不是太陽系內的天體。這是人類迄今發現的第一個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訪客。天文學家為它取名「奧陌陌」(『Oumuamua),在夏威夷語中意為「遠道而來的信使」。剛被發現的時候,奧陌陌其實已經路過太陽,朝著遠離太陽的方向飛去了。而現在,通過持續追蹤,科學家發現它居然在自己加速!
  • 奧陌陌有可能是外星無人飛船
    奧陌陌這個系外飛行物於2017年10月進入太陽系。它從圓盤狀太陽系上方飛進來,看了兩遍太陽系各成員後又飛走了。匆匆而來,匆匆而去,有些像行星探測器的行為。它長400米,寬40米,高20米,表面覆蓋一層暗紅色金屬狀塗層。當地球人向它發射電磁波聯繫信號時,它沒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