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來襲!AIE之父唐本忠院士擔任主編,新刊Aggregate全新上線

2020-11-02 高分子科學前沿

Aggregate

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大灣區華南理工大學聚集誘導發光高等研究院、Wiley 出版社三方合作創辦,唐本忠院士擔任主編,聚焦「聚集體」科學領域的新期刊 Aggregate《聚集體》今日正式上線!

「聚集體」 點亮新型功能材料

Aggregate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功能材料不斷更新換代,推動了世界的飛速發展和人類生活質量的顯著提高。在過去的二三百年裡,原子和分子佔據了科學研究的核心地位,湧現了大量的知名定律和法則,例如朗伯-比爾定律就是建立在稀溶液中單分子的基礎上。但是當溶液濃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時,該定律就會發生明顯偏差。在實際應用中,功能材料的常見使用形式主要是濃溶液、固體和薄膜等形式的「聚集體」,它們的性質與規律很可能與單原子或分子的屬性與模型有很大的不同。

「聚集體」可以理解為一種特殊的結構單元,它是由較低層次的單元(如元素、原子、分子、離子、寡聚物、聚合物、粒子、團簇、肽、蛋白質、DNA、RNA、細菌、病毒等)通過一定的相互作用力,在一定條件下按一定的空間尺度進行有序或無序地排列所形成。總體來說,「聚集」現象以及「聚集體」普遍存在於自然界中各個層次的生物組織中,利用精確的組裝,構成了我們看到的膜、細胞器、多細胞組織、器官等具有特定生物學功能的複雜系統。近年來人們對「聚集體」在多維度和多尺度水平上展開了細緻研究,發現材料的功能不僅取決於它們的化學結構,還取決於它們的「聚集」方式以及它們通過原子或分子生成的介觀「聚集體」。這些「聚集體」表現出不同於單分子模型的規律性以及單分子無法實現的強大功能。

「聚集體」形成過程、結構控制、性能分析和實際應用是「聚集體」研究走向「聚集體」科學的幾個主要環節。以新興的「聚集體」研究領域為代表的新理論、新功能和新技術已經成為新一代科技創新的必然要求。多方位理解「聚集體」領域中的關鍵問題將能夠促進能源、環境、通信、醫療保健、生物醫學、自動化等多個領域的前進發展。

AGGREGATE《聚集體》

WILEY

期刊Aggregate《聚集體》的推出可以作為報導分子科學與宏觀應用材料之間科學研究工作的橋梁,非常歡迎具有高影響力的相關創新性研究工作來稿。Aggregate的目標是成為一本融合多方面知識的跨學科期刊,報導出版「聚集」過程中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前沿科學,特別是功能材料、化學、物理、生物技術、生命科學以及應用工程等領域的重要進展,幫助社會應對當今的重要挑戰。Aggregate將為從事綜合研究的科技人員提供一個平臺,鼓勵新思想的交叉融合,促進緊密合作,實現重大突破,為當代社會貢獻出世界領先的技術成果。Aggregate的報導範圍很廣,包括但不限於材料的合成與表徵、納米粒子、混合物、複合物、金屬有機骨架、手性、螺旋性、超分子自組裝、刺激響應體系、清潔能源、發光過程、光物理機制、光電子器件、光伏電池、聚集誘導發光、偏振光、室溫磷光、螢光探針、化學傳感、生物醫學成像、診療、藥物輸送、光動力和光熱療法等。

Aggregate將發表研究論文、綜述、評論、研究亮點、人物簡介,並邀請領域內的傑出科研工作者通過社論和論說文提出他們對領域內研究進展的觀點。歡迎大家閱讀作者指南,了解更多關於文章類型以及標準的內容。Aggregate將採用開放獲取的出版模式,讀者可以自由訪問所有已發表的文章。

Aggregate的編輯成員是由一批來自世界各地、跨越不同研究領域的傑出專家組成的,他們將聯手把關期刊的出版稿件。通過所有編輯成員的專業知識和見解,Aggregate將向讀者展示研究前沿的重要成果,同時為作者提供公正的論文評審和快速的出版服務。Aggregate主編是華南理工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的教授唐本忠院士。作為「聚集體」領域國際公認的頂尖科學家和引領者,唐院士對推動科學技術發展充滿了無限的熱忱,他將負責Aggregate的整個出版過程。Wiley出版社的資深編輯張大平總監和張婉姝經理將向Aggregate編輯團隊提供指導並分享他們的經驗與技巧,實現期刊的高出版標準。感謝這些人的重要幫助與貢獻,我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與您攜手共進,Aggregate將成為全球領先的必讀材料期刊。

Editor-in-Chief

Deputy Editor

Associate Editors

Publishing Team

Editorial Office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Advisory Board Members

Next Generation Advisory Board Members

期刊及投稿方式

AGGREGATE

期刊網址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6924560

Wechat

Aggregate 聚集體

歡迎加入微信群(1-6群)

01 02 03

04 05 06

• End •

編輯 | 向娟、馬瑤

相關焦點

  • 關注「聚集體」,新刊 Aggregate 全新上線!
    Aggregate主編是華南理工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的教授唐本忠院士。作為「聚集體」領域國際公認的頂尖科學家和引領者,唐院士對推動科學技術發展充滿了無限的熱忱,他將負責Aggregate的整個出版過程。Wiley出版社的資深編輯張大平總監和張婉姝經理將向Aggregate編輯團隊提供指導並分享他們的經驗與技巧,實現期刊的高出版標準。
  • 新刊上線 | Visual Computing for Industry, Biomedicine, and Art
    新刊上線 | Visual Computing for Industry, Biomedicine, and Art Springer 開放獲取期刊 Visual Computing for Industry, Biomedicine, and Art 現已上線!
  • 施普林格推出新刊聚焦機器人產業浪潮,華人教授李國民任主編
    施普林格推出新刊聚焦機器人產業浪潮,華人教授李國民任主編 澎湃新聞記者 王心馨 2017-03-14 22:00 來源
  • 「高被引科學家」從反常現象發現AIE
    唐本忠院士團隊成員在做實驗。這一新材料的發現者正是唐本忠院士團隊。    從2001年首次發現至今,18年來,唐本忠院士團隊聚焦AIE研究。從基礎科研到技術應用,AIE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如今,AIE已成為學術上的一個研究熱點分支。全世界已經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500個研究單位的科學家進入該領域。
  • 唐本忠院士、王均教授當選2020年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Fellow
    華南理工大學唐本忠院士、王均教授當選2020年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Fellow,此次中國生物材料學會共有17人當選本屆Fellow。世界生物材料大會匯聚了全球生物材料領域的頂尖科學家,不僅為從事生物材料領域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共同探討前沿研究的機會和互動交流的平臺,而且對促進全球生物材料科學與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 四名中國學者=四位新刊主編 | Springer新刊推薦
  • 天大高水平高起點英文期刊《智能材料》(SmartMat)已於近日正式上線!
    天津大學高水平高起點英文期刊《智能材料》(SmartMat)已於近日正式上線!第一期集結了來自全球頂尖材料學家所撰寫的10篇論文,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申長雨院士、唐本忠院士、田禾院士以及愛爾蘭皇家學院Mike Zaworotko院士等的綜述和研究論文。
  • 《我的世界》全新生物「蜜蜂」亮相,暑期更新重磅來襲!
    在這場首次通過線上全網發布的年度盛典之上,《我的世界》攜海量遊戲福利在發布會上隆重亮相,並正式宣布了諸多重磅消息。冒險家們期盼已久的新朋友——"蜜蜂"即將到來,全新奇幻冒險類玩法《天啟:無盡幻境》也蓄勢待發。冒險新世界的大門即將開啟,讓我們一同先睹為快吧。
  • 龍魂系統震撼來襲 《傳奇歸來》經典新版今日重磅上線!
    《傳奇歸來》經典新版今日重磅上線:新版將採用經典三職業、無英雄、無內功、無魂玉、無傳家寶、無仙子、打擊掛機工作室!打怪升級模式,活力值、精力值讓你升級更輕鬆。裝備、技能書、書頁全部打怪爆,高級裝備都可合成!全新鍛造系統,隨機產出極品武器,猶如幸運大抽獎,人人機會平等!熱血PK讓人熱血沸騰!多項措施,提升遊戲樂趣,嚴厲打擊掛機工作室,敬請期待!
  • 又一本國產新刊上線,為Science 合作期刊!
    期刊主頁:《超快科學》是一本開放獲取、同行評議的英文新刊,雙月出版,旨在搭建超快科學研究平臺,反映本學科的前沿性和新興研究成果,促進國際上的學術交流和發展。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侯洵院士、趙衛研究員將共同擔任《超快科學》的主編。該期刊目前開放投稿,並將根據知識共享署名許可協議(CC-BY)發布。侯洵院士表示:「超快科學是超快理論、技術和應用的總稱,幫助人類理解、開發和利用超快時間分辨的微觀世界。
  • 華南理工聯合創辦一本新的國際期刊,院士任主編
    Aggregate啟動儀式本次發布會採用線下及線上結合的方式舉辦,華南理工大學高松校長、Aggregate主編唐本忠院士、Wiley出版集團大中華區Philip Kisray總裁、華南理工大學朱敏副校長出席期刊發布會。高松校長致辭高松代表學校致賀辭。
  • 唐本忠院士/羅亮教授《AM》:穿透3釐米!AIE近紅外化學發光材料用於...
    工作內容:  近期,香港科技大學唐本忠院士團隊與華中科技大學羅亮教授團隊合作開發了具有聚集誘導發光(AIE)效應的近紅外化學發光材料TBL(圖1),其近紅外化學發光可以穿透3釐米厚度的生物組織,並且能夠區分腫瘤組織和正常組織
  • 唐本忠:發展先進功能性材料也是「硬道理」
    近日,在北京理工大學和德國Wiley出版社聯合舉辦的「專刊發布會暨AIE發展前沿學術研討會」上,記者見到了「AIE材料之父」、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唐本忠。  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試圖解決螢光材料研究中的一個棘手問題:螢光分子在聚集狀態下螢光猝滅。分子在聚集狀態下,發光能力減弱甚至完全消失。螢光猝滅讓許多有潛力的分子被實際應用拒之門外。
  • 唐本忠院士團隊Adv.Funct.Mater.:苝二醯亞胺取代的三苯乙烯有機
    【成果簡介】近日,香港科技大學的唐本忠院士(通訊)和趙徵博士(第一)以及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高希珂教授 (共同通訊)等人在Ad. Funct.Mater., 17 January, 2018 , DOI: 10.1002/adfm.201705609)【課題組長及團隊介紹】唐本忠,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張鑑泉理學教授、化學系與生物醫學工程系講座教授,華南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聯合研究院院長。
  • 重磅 |《測繪學報》主編楊元喜院士獲「錢學森傑出貢獻獎」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測繪學報》主編楊元喜院士榮獲中國航天基金會的錢學森傑出貢獻獎。該獎項由航天系統院士專家組成的專家評審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評選出,以工作在航天科研、生產、試驗、發射、測控等一線崗位上的個人及航天重大項目為獎勵重點,獎勵了一大批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一線科技骨幹力量。2019年度共評選出航天重大項目獎2個,錢學森傑出貢獻獎10名,航天貢獻獎267名。
  •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期刊正式上線 | 期刊速遞
    新刊上線近日,我國第一本綜合性、開放獲取的專業化遙感英文學術期刊《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正式上線。該刊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主辦,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微波成像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支持協辦,是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Science出版方)的夥伴期刊。
  • 唐本忠院士/羅亮教授《AM》:穿透3釐米!AIE近紅外化學發光材料用於深部組織成像
    工作內容:近期,香港科技大學唐本忠院士團隊與華中科技大學羅亮教授團隊合作開發了該文章近期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文章的第一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博士生劉晨晨和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王修霞,通訊作者為華中科技大學羅亮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學唐本忠院士。
  • 閱讀AIE二十周年專刊,分享你的研究故事
    本專刊還特別收錄了ACS Materials Letters執行主編,新加坡國立大學劉斌教授對AIE研究的開創者唐本忠院士的專訪。在專訪中,唐院士細敘了AIE研究的前世今生、暢談了從事科學研究的哲學感悟、分享了教人育才的心得體會。為方便大家閱讀,這篇專訪的中文版將於近期發布在ACS和X-MOL微信公眾號上,敬請關注。
  • 《我的世界》新生物「蜜蜂」亮相 暑期更新重磅來襲
    在這場首次通過線上全網發布的年度盛典之上,《我的世界》攜海量遊戲福利在發布會上隆重亮相,並正式宣布了諸多重磅消息。冒險家們期盼已久的新朋友——「蜜蜂」即將到來,全新奇幻冒險類玩法《天啟:無盡幻境》也蓄勢待發。冒險新世界的大門即將開啟,讓我們一同先睹為快吧。
  • 唐本忠院士2019年成果精選:引領「聚集誘導發光」領域閃耀頂刊
    人物介紹唐本忠1982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高分子系,獲工學學士學位。1985年和1988年分別獲日本京都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曾在多倫多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於日本NEOS公司中央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員。1994年至今任香港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講座教授。2009年當選中科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