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AIE二十周年專刊,分享你的研究故事

2020-12-06 騰訊網

慶祝AIE概念誕生20周年虛擬專刊

自從2001年聚集誘導發光(AIE)概念提出至今,AIE研究已走過了二十年崢嶸歷程。AIE概念改變了人們對聚集體發光過程的認識,為設計和發展新型實用固體發光材料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

為慶祝AIE概念誕生20周年,《美國化學會材料快報》(ACS Materials Letters)組織了一期虛擬專刊,收錄了過去幾年發表在美國化學會旗下期刊上的部分AIE論文。這些論文對AIE研究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本專刊還特別收錄了ACS Materials Letters執行主編,新加坡國立大學劉斌教授對AIE研究的開創者唐本忠院士的專訪。在專訪中,唐院士細敘了AIE研究的前世今生、暢談了從事科學研究的哲學感悟、分享了教人育才的心得體會。為方便大家閱讀,這篇專訪的中文版將於近期發布在ACS和X-MOL微信公眾號上,敬請關注。

在此,劉斌教授謹代表本虛擬專刊涉及的所有ACS期刊感謝被收錄的AIE論文的作者們。希望這期專刊既能給專家學者也能給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提供一個有關AIE研究的寶貴學習資源。

分享有禮

如果你曾在ACS期刊上發表過任何AIE文章,請在本條微信下留言告訴我們相應的文章信息並分享你在這個領域的研究心得。我們將會抽取5名幸運作者,送上ACS定製小背包一個。

截止日期為:2020年4月27日。獲獎名單將在ACS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唐本忠院士專訪中公布。

關於ACS Materials Letters

僅在線出版,創刊於2019年7月,12期/年。致力於快速出版對能源、環境、生物醫藥等領域具有廣泛重要影響的開創性材料研究。

涵蓋對新興材料的設計、合成、表徵和評價;對結構和性能的關係及其重要機理的理解;開發應用於能源、環境、生物醫藥、電子及催化等領域的先進材料。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現代物理知識》出版專刊紀念我國首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0周年
    為了弘揚老一輩科學技術人員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精神,《現代物理知識》雜誌於8月30日出版《紀念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五十周年專刊》。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是我國現代科學事業的巨大成就,更是國防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標誌。
  • 解碼生命再出發暨Bio-X研究院二十周年紀念活動舉辦
    夙興夜寐二十載,弦歌不輟薪火傳。2020年12月30至31日,上海交大Bio-X研究院舉辦了解碼生命再出發暨Bio-X研究院二十周年紀念活動,活動內容包括30日上午的《解碼生命(第二版)》新書發布會,30日下午的Bio-X二十周年紀念卓越學術論壇與31日全天的高端學術論壇,活動在研究院201會議室舉辦。
  • ChemBioChem 慶祝翁啟惠教授生日專刊
    近期ChemBioChem出版了一期慶祝翁啟惠教授(Chi‐Huey Wong)70周歲生日的專刊。
  • JoVE微生物組專刊徵稿,寫方法拍視頻教程發SCI
    專刊介紹JoVE是領先的經過同行評審的科學方法視頻期刊,旨在提高研究的知名度和可重複性。JoVE的團隊會負責拍攝和製作視頻的整個過程。該方法集將是「微生物組數據的分析和可視化」技術的權威記錄,並為同行內的可重複性設定標準。我的目標是涵蓋該領域的高級實驗和分析方法,我認為您的工作將是對本領域空白的補充。完成後,此專刊將分發給該領域活躍的研究人員完整列表。
  • 《房間隔缺損》 | JTD雜誌(IF:2.027)專刊譯者招募
    為更專注地推動對胸部各疾病的診治,JTD雜誌每期都會選擇一個胸部疾病方面的熱點、痛點、難點、爭議性話題,邀請國內外該領域的知名專家對同一個話題發表各自的經驗和見解,並將這些深度討論的內容通過專刊的方式出版發表。
  • 繼《Nature》後,美國化學會《JACS》發專刊慶祝南京大學化學...
    為慶祝南京大學化學學科創立100周年,近期《Nature》、《JACS》、《Sensors》等多個全球頂級學術期刊以「特刊」、「專刊」、「專題報告會」等多種形式紀念這個學術界重要的日子。下面就跟小藍鯨一起來看看吧!
  • 《先進功能材料》推出「中國科學家納米材料研究」專刊
    《先進功能材料》推出「中國科學家納米材料研究」專刊
  • 香港北區舉辦嘉年華與傳燈法會 慶祝佛誕公眾假期二十周年
    本次嘉年華活動是香港北區佛教界為慶祝香港回歸二十二周年暨佛誕成為香港法定公眾假期二十周年而特別舉辦的,主辦方為香港觀宗寺和香海正覺蓮社。香港觀宗寺方丈、香海正覺蓮社社長宏明大和尚擔任本次活動大會主席。香港北區民政事務專員莊永桓太平紳士等政府官員及社會賢達撥冗蒞臨大典,主禮浴佛大典。香港知名演藝人士攜同香海正覺蓮社社署各學校的同學以及安老機構的同人為大眾獻上精彩紛呈的演出。
  • 《大氣科學進展》組織專刊紀念創刊30年
    為紀念《大氣科學進展》(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簡稱AAS)創刊30周年,AAS主編組織紀念專刊,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撰寫綜述文章。經過編輯部緊張工作,13篇專刊文章已全部預上網發表,分為32卷第一、二兩期發表(目錄附後,預上網版本下載地址:http://159.226.119.58/aas/EN/article/showNewArticle.do)  AAS創刊於1984年,由國際氣象學和大氣科學協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共同主辦,主要報導國內外大氣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範圍涉及天氣系統、數值天氣預報
  • 《科學》發專刊紀念廣義相對論發表100年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論文發表於1915年12月2日,今年將迎來論文發表100周年。為了紀念這一偉大理論的誕生,3月6日出版的《科學》雜誌刊發一期專刊——《廣義相對論》。
  • 「二手芳華」二手玫瑰二十周年跨年回顧
    這是二手玫瑰第三次在瀋陽舉辦跨年演唱會,也是樂隊成軍二十周年重要慶典。屏幕上出現高跟鞋、黑絲襪、紅旗袍等標誌性歷史記號,讓一切都回到了故事開始的地方。影片畫面定格在旗袍背身剪影,引發觀眾一陣歡呼。屏幕暗下,樂隊經典Slogan「大哥你玩搖滾,玩它有啥用啊 」亮出。二手玫瑰正式登臺,《伎倆》嗩吶一響,全場隨之沸騰。
  • JoVE微生物組專刊徵稿,寫方法拍視頻教程發SCI(宏基因組公眾號專屬福利)
    專刊介紹JoVE是領先的經過同行評審的科學方法視頻期刊,旨在提高研究的知名度和可重複性。JoVE的團隊會負責拍攝和製作視頻的整個過程。該方法集將是「微生物組數據的分析和可視化」技術的權威記錄,並為同行內的可重複性設定標準。我的目標是涵蓋該領域的高級實驗和分析方法,我認為您的工作將是對本領域空白的補充。完成後,此專刊將分發給該領域活躍的研究人員完整列表。
  • 解碼生命再出發暨Bio-X研究院二十周年慶典系列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2020年12月30日至31日,上海交大Bio-X研究院舉辦了解碼生命再出發暨Bio-X研究院二十周年慶典系列活動,「解碼生命再出發」系列活動內容包括30日上午的《解碼生命(第二版)》新書發布會,30日下午的Bio-X二十周年慶典卓越學術論壇與31日全天的高端學術論壇,活動在研究院201會議室舉辦。
  • 直播預告 | 慶祝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成立70周年——《科學研究的藝術》閱讀分享
    值此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成立70周年之際,「科學人講壇」舉行「科學文化系列圖書分享匯」活動,廣邀科學文化專家,與公眾共享科學精神盛宴!6-7月,「科學人講壇」邀請了六位專家,一人分享一本科學文化好書,帶領大家共讀好書,與科學同行,共創文化美好未來!
  • 7月12日訊:北京大學城環學院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成立二十周年;悟空...
    北京大學城環學院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成立二十周年  近日,北京大學城環學院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大會暨第二屆旅遊(空間)行為研究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舉行。  北京大學校、院領導及中國科學院、南開大學、中國地質科學院等相關領導出席大會並致辭,祝賀北大城環旅研成立二十周年,並肯定了北大城環旅研多年來在中國旅遊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  當天的論壇還匯聚了眾多國內外旅遊研究與實踐領域的頂級專家、學者,以及旅遊(空間)行為領域的優秀論文代表。
  • 專刊徵稿:重大地震災害與減災
    對重大地震災害案例進行詳細科學的研究,可以為地震災害預測與防治積累寶貴的經驗。對於重大地震的震源物理過程、發震構造的深部構造與地表過程研究,有助於深入認識地震致災機理和規律,為科學預防地震災害提供依據。
  • 中科院微生物所期刊聯合編輯部「專刊出版」那些事兒
    專刊出版,就在這個只有十餘人的期刊聯合編輯部,開始了……誰也不會想到,從一張手寫徵稿通知到現在,四大期刊出版的專刊迄今已有近百期,涉及了微生物學和生物工程研究各領域,給期刊和讀者帶來的影響也是深遠的。現今,她們在專刊出版方面已是熟能生巧,自然有著獨到的選題經驗。在她們看來,選題不是一項簡單孤立的工作,選題來源不僅僅在社會熱點新聞、研究熱點、產業報告、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學術年會等,有時也在與專家的談話聊天間。這等於說,選題策劃工作是365天的。
  • 《微尺度》(Small)出版清華大學微納材料研究專刊
    清華新聞網4月22日電 4月16日,《微尺度》(Small)專刊《清華大學微納材料研究》(「Nano/Microscale Materials Research at Tsinghua University」)正式出版。主封面以納米材料構築的清華大學二校門為設計元素,展示了清華大學在微納尺度物質科學研究的新進展。
  • 「龍捲等致災雷暴大風」專刊徵稿通知
    《熱帶氣象學報》專刊徵稿龍捲等致災雷暴大風專刊龍捲是大氣中最猛烈的渦旋,能在短時間內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我國龍捲等致災雷暴大風多發生在人口稠密和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影響巨大。為推動我國龍捲等致災雷暴大風的相關研究,便於研究人員深入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佛山市龍捲風研究中心與熱帶氣象學報共同籌辦擬出版「龍捲等致災雷暴大風」專刊 。
  • 蒲慕明院士掌舵的中科院神經所,彈指一揮間,二十周年了
    2019年11月27日,神經所在嶽陽路320號舉辦了慶祝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的學術研討會。一批從神經所走出去的科學家和優秀畢業生在這個值得慶賀的日子裡,懷著感恩和無比激動的心情回到神經所參加研討會。神經所所長蒲慕明院士在報告中,介紹了建所的初心、目標和不同發展階段中的科研布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