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微生物所期刊聯合編輯部「專刊出版」那些事兒

2020-12-04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

「專刊出版」那些事兒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期刊聯合編輯部

「號外,號外!」

這得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說開去……

話說,民國厚報時代,車水馬龍裡夾雜著報童一聲聲「號外,號外!」。呼嘯而去的車後,隨風凌落了幾十份帶有油印熱氣的號外小報,「有大新聞!」行人們紛紛拾起小報熱議。新聞專刊、社會專刊也是有的,只是行間裡的言語,老百姓看不太懂,也不喜歡。

可能不會想到的是,來到了本世紀第一個十年,專刊已然成為國內學術期刊出版之翹楚。在以往報刊時代裡,專刊從副刊中衍生而來,現今卻用以系統報導學科熱點與代表性文章,扎堆的華彩篇章,更受科研一線的讀者們喜愛。

專刊出版

關於專刊出版的那些事兒,想必很多尚在觀望或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學術期刊編輯部,正想一探究竟吧!

下面給大家介紹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期刊聯合編輯部。

作為擁有上述四份我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的聯合編輯部,它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主要報導中國微生物學領域優秀的學術成果。本著先行先試的態度,專刊出版的實踐也是進行得如火如荼。

搶看

想得好VS計劃得好VS做得好的故事

01

等待還是主動出擊?

當國內科研評價體系被SCI主導時,漸漸地,期刊自由來稿的數量明顯下滑,文章質量亦是泥沙俱下,優中選優的情形很難再現。「等米下鍋」的無作為結果便是「無米下鍋」,留給編輯部的選擇也就成了「等待」還是「出擊」。

四大期刊的聯合編輯部決定不能無動於衷,坐以待斃。毫無疑問,延續「內容為王」的出路即是主動出擊、策劃選題、組織專刊,從而獲得優質稿源。

從一張手寫紙說開去……

那是2007年底,時任《微生物學通報》編輯的陳宏宇老師在聽完一場環境微生物專題學術報告之後,突發靈感,當天晚上手寫了第一份專刊徵稿通知,隨後借用電腦列印並複製了200餘份,於第二日會議現場投放徵文。

專刊出版,就在這個只有十餘人的期刊聯合編輯部,開始了……

誰也不會想到,從一張手寫徵稿通知到現在,四大期刊出版的專刊迄今已有近百期,涉及了微生物學和生物工程研究各領域,給期刊和讀者帶來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A Story of ……

專刊出版」回憶

1

2009年第9期

《生物工程學報》首次在封面體現專欄名稱,但很遺憾未註明特邀編輯姓名。

2

2010年第7期

《生物工程學報》首次在專刊封面註明專刊主題和特邀編輯姓名。

3

2013年第1期

《微生物學通報》微生物地球專刊

4

2016年第3期

《微生物學報》微生物藥物的創新和高效製造專刊

5

2016年第4期

《菌物學報》冬蟲夏草專刊

02

「履不必同,期於適足

法不必同,期於利刊」

唯有「靈活」、「敏感」四字

先是要解決第一道大坎兒——

專刊出版速度快、質量好、效果優,要真能達到以上目標,著實考驗著期刊聯合編輯部的專業素質。所以說,選題策劃怎麼辦。

「選題策劃呀?就是個敏感度問題。」

編輯老師們談到這個問題,很是風輕雲淡。現今,她們在專刊出版方面已是熟能生巧,自然有著獨到的選題經驗。

在她們看來,選題不是一項簡單孤立的工作,選題來源不僅僅在社會熱點新聞、研究熱點、產業報告、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學術年會等,有時也在與專家的談話聊天間。這等於說,選題策劃工作是365天的。

縱使選題角度多樣,她們還洞察了大數據的秘密——

通過知網刊載文章的下載量、被引頻次,分析讀者關注焦點;

從投稿系統中捕捉自由來稿中題目和摘要裡頻繁出現的主題詞、關鍵詞,篩選研究熱點。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

第二道坎兒又來——稿件積壓!

一部分嘗試專刊出版的期刊,不同程度上陷入了自由來稿不得已被壓稿的困境中。

「自由來稿,當然有,質量特優的也會入選到專刊!」

「專刊出版,不影響正刊的發布,稿件數量多,刊發期數有限的情況下,那就增加頁碼,儘快見刊。」

「總而言之,要視情況而定,專刊期數沒有固定、版面沒有固定,一切都是靈活的。」

如今,四大期刊都是月刊,專刊出版周期更是快於普刊,一般都保證在6個月內見刊,甚至有時從收稿到見刊只需3個月,最大程度上保證了稿件的刊發速度。

03

噓~還有一個神秘人物!

特邀編輯

專刊出版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容小覷,定選題、約優稿、把好關,這都需要一個「神秘人物」相助——特邀編輯。

在國內學術界,期刊嘗試專刊出版是一項求新求變的舉動,有時候邁出的一小步,就是整個學術期刊的一大步。就比如,把特邀編輯作為一期專刊的「定盤星」——

他們絕大多數來自於期刊聯合編輯部的編委會團隊,對專刊主題研究深入、富有學術影響力、對期刊熱心,甚至義務幫忙完成專刊出版。另外,在繁忙工作之餘,組織邀請本領域的專家撰寫論文,並主動負責後續稿件的質量把關。

結果也證明,優稿紛至而來,特邀編輯功不可沒。

04

就這樣可以了?沒那麼簡單!

拒絕人情稿,一視同仁!

一切以稿件質量為準,即便是特邀編輯的約稿,也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核,考量其文章的創新點與科學性,真正做到優中選優。結果也證實了這一要求的有效性,據統計,這四份期刊年度被引頻次排名前列的稿件大多是來自專刊!

專刊是研究主題的「專」,不是一家之言。相應地,同一課題組在一本專刊上是不被允許刊發3篇及以上論文的。

05

想做的還有很多……

有嘗試就有反饋,四大期刊進行專刊出版,這個實踐就如一條鯰魚遊在了期刊編輯部,激起了一道道創新的漣漪。

她們沒有忘記專刊出版的初心,期刊專題關注的只是一時熱點,而研究是時時新,期刊也唯有常跟進。所以,編輯部還在堅持系列化組稿,形成系列專刊,從而打造期刊品牌效應。

期刊聯合編輯部想做的還有很多,比如網絡首發……

登上山頂,才後覺身後深險。

四份核心期刊,十餘人的小團隊,把專刊出版做成了一項良性循環的工作。開始的難度難以預估,現今也面臨著更多坎兒——催稿難、工作量大、經費緊張、宣傳精力不足……

她們笑著說出自己難題的時候,就知道,這一定可以解決!

所以,這是一個未完待續的故事……

文章導航

[1]呂迪,賈翠娟,趙志萍.中文科技期刊專刊出版實踐——以《微生物學通報》為例[J].編輯學報,2019,31(S1):63-66.

[2]陳宏宇,郝麗芳.中文科技期刊專刊的策劃與出版實踐——以《生物工程學報》為例[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6,27(06):659-663.

下面推送四大期刊的徵稿啟事,別錯過!

相關焦點

  • 天津大學理學院高峰教授主持專刊近期正式出版
    本站訊 天津大學生物信息中心執行主任、《生物信息學簡報》(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編委、《微生物學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副主編高峰教授在以上國際刊物主持專刊近期正式出版。
  • 繼《Nature》後,美國化學會《JACS》發專刊慶祝南京大學化學...
    《JACS》從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近年來在該刊發表的論文中精選出41篇,專刊收錄的論文涵蓋了合成化學、分析化學、理論化學、材料化學、應用化學、化學生物學等領域的廣闊前沿,集中展示了南京大學化學學科在致力於解決化學及相關領域前沿科學問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過程中所取得的近期研究成果,為南京大學化學學科創立100
  • 中國雷射雜誌社期刊出版再創佳績 影響因子繼續領先同類期刊
    11月26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2010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中國雷射雜誌社出版的4本學術期刊獲得了業界認同。《光學學報》影響因子由去年的1.571上升到2.000,蟬聯物理類期刊第一名;總被引頻次達到3943次,由去年的第四名上升到第三名。
  • 喜報|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新晉入選中科院最新期刊分區...
    以下文章來源於SVN俱樂部 ,作者SVN編輯部 SVN俱樂部由中國卒中學會官方英文期刊 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SVN)編輯部創辦,向廣大卒中領域同仁推送最新出版簡訊、SVN中文解讀、期刊投審稿指南、國際卒中領域相關出版資訊等
  • 專訪《微系統與納米工程(英文)》編輯部主任劉團結:以入選領軍期刊...
    2019年9月,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下發通知,啟動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該計劃瞄準國家創新發展關鍵領域和戰略方向,目前共遴選出22種領軍期刊。作為領軍期刊之一,《微系統與納米工程(英文)》編輯部主任劉團結分享了辦刊觀點。
  • 8本數學類SCI/EI期刊緊急徵稿,最高JCR1區,最快1個月出版
    IAASET編輯部與ELSEVIER等國際出版社合作,共同徵集數學領域論文至以下SCI、EI期刊發表。SCI&EI雙檢期刊(3本)影響因子:0.4-3.0,JCR最高分區1區出版社:Elsevier等知名出版社發表版面:專刊佔正刊版面
  • 等離子體所Plasma Science&Technology獲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獎
    2009年歲末,中科院等離子體所主辦的學術期刊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簡稱PST,即英文版《等離子體科學和技術》)傳來兩個喜訊:在華東六省一市開展的第四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評選活動中榮獲優秀期刊獎;在由安徽省新聞出版局和省期刊協會組織開展的安徽省優秀期刊評選中榮獲二等獎。
  • 職稱評審期刊之綜合刊OR專刊?
    那麼評職稱到底應該發什麼樣的期刊才是對的,綜合刊OR專刊?我們一般在評審文件上會有這樣一句話:在公開出版的學術期刊上發表本專業論文X篇。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很多人看不明白,這個是要綜合刊還是專刊。其中這兩種期刊最大的區別在於收稿的範圍不同,就跟本專業論文並不是指本專業期刊,這個規定的意思是,如果你是內科專業,那麼你就需要些內科專業的文章,並不是內科方面的期刊。
  • 中文期刊開啟學術嚴打模式,國家自然基金資助項目被中文期刊撤稿
    中文期刊需經得住質疑在國家科委和教育部聯合印發破唯SCI論文的政策後,鼓勵國內的科研人員把科研論文發表在國內的中文科技期刊上,然而國內的中文期刊卻由於存在師母頌、父子專刊等醜聞事件,以及以賺錢為目的很多中文核心期刊對論文把關不嚴
  • 《微尺度》(Small)出版清華大學微納材料研究專刊
    清華新聞網4月22日電 4月16日,《微尺度》(Small)專刊《清華大學微納材料研究》(「Nano/Microscale Materials Research at Tsinghua University」)正式出版。主封面以納米材料構築的清華大學二校門為設計元素,展示了清華大學在微納尺度物質科學研究的新進展。
  • 宏基因組 微生物組 微生物生態領域雜誌簡介及最新影響因子
    期刊網址:http://www.sciencemag.org/點評:頂級的綜合期刊,生物領域CNS三巨頭之一,文章正文篇幅短小,題材偏科普,要求受眾廣泛。影響因子逐年上升,看來照顧非專業讀者才更有前景,近年來微生物組文章多次成為封面,也是同行神往的雜誌。如上圖左1的封面即為中科院微生物所王軍老師一作的代表性研究。細胞 Cell
  • 《科學通報》設立上海分編輯部—新聞—科學網
    籤約儀式 2014年8月21日,《科學通報》上海分編輯部合作組建籤約儀式在京舉行
  • 專刊徵稿:重大地震災害與減災
    (2008年汶川地震北川災害現場)Special Issue on Major Earthquake Hazards and Disaster ReductionKeAi與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英文期刊Natural Hazards Research專刊「Special issue on Major Earthquake Hazards
  • 我國首本心理學英文期刊PsyCh Journal將在心理所創刊
    心理所所長傅小蘭研究員與Wiley-Blackwell亞太區副總裁Philip Carpenter先生籤訂期刊出版合作協議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主辦的英文期刊PsyCh Journal網站(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
  • Cancer Cell副主編專訪: 楊曉虹談學術出版的那些事
    《分子植物》是由中國科學院、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和中國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雜誌,成立6年後與Cell Press正式籤署合作協議,成為Cell Press的合作期刊,進入國際一流科技期刊的出版和發行渠道,這也是細胞出版社在亞洲的第一本合作期刊。Q: Cell Press的發展有哪些成功的經驗?
  • Wiley-VCH與歐洲化學出版協會聯合推出跨學科化學期刊
    Wiley-VCH與歐洲化學出版協會聯合推出跨學科化學期刊約翰威立國際出版公司(John Wiley & Sons, Inc.)科學與技術出版業務旗下公司Wiley-VCH與由16家化學學會組成的「歐洲化學出版協會(ChemPubSoc Europe)」宣布聯合推出一份跨學科化學期刊——《ChemPlusChem》(http://www.chempluschem.org)。
  • 《房間隔缺損》 | JTD雜誌(IF:2.027)專刊譯者招募
    為更專注地推動對胸部各疾病的診治,JTD雜誌每期都會選擇一個胸部疾病方面的熱點、痛點、難點、爭議性話題,邀請國內外該領域的知名專家對同一個話題發表各自的經驗和見解,並將這些深度討論的內容通過專刊的方式出版發表。
  • 權威英文期刊發布中國食品安全專刊
    新華網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林暉、王宇)記者22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我國唯一被SCI(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農業綜合類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中文名:農業科學學報)日前出版了中國食品安全專刊,對我國食品安全中存在的問題和進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 JCR2-3區SCI期刊兩本,影響因子連年增長
    經編輯部努力,愛思德學術新晉2本計算機學術期刊版面,均為SCI與EI雙檢索期刊,編輯部全程輔導發表,錄用率高。期刊一:JCR2區Elsevier出版社旗下期刊,SCI&EI雙資料庫檢索,影響因子2.6+(2019年新),JCR2區,專刊佔正刊版面,Article檢索類型。
  • SCI期刊增刊那些事兒
    阿旺綜合了1000個答案後,匯總如下:(1) 期刊分為正刊和增刊,正刊是期刊正常出版的刊物,而增刊就是在正常出版周期外因為某些特定原因而額外增加的刊期。(2) 出版增刊需要備案。按照2017年版《期刊出版管理規定》,期刊可以在正常刊期之外出版增刊,每種期刊每年可以出版兩期增刊。但期刊出版單位出版增刊,應當經其主管單位審核同意後,由主辦單位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備案。備案文件應當說明擬出增刊的出版理由、出版時間、文章編目、期數、頁碼、印數、印刷單位等;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備案後,發給備案證明文件,配發增刊備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