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R2-3區SCI期刊兩本,影響因子連年增長

2020-12-06 IAASET

經編輯部努力,愛思德學術新晉2本計算機學術期刊版面,均為SCI與EI雙檢索期刊,編輯部全程輔導發表,錄用率高。

期刊一:JCR2區

Elsevier出版社旗下期刊,SCI&EI雙資料庫檢索,影響因子2.6+(2019年新),JCR2區,專刊佔正刊版面,Article檢索類型。

接收領域:包括但不限於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人機互動,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電子通訊,自動化等領域。

審稿周期:3-5個工作日

發表周期:錄用後預計2-4個月見刊

檢索周期:見刊後4-6個月

有意者請評論或私信

期刊二:JCR3區

IOS出版社出版,開源發表,SCI&EI資料庫雙檢索,2019影響因子1.8+(穩步上漲),JCR3區,專刊佔正刊版面,Article檢索類型。

接收領域:包括但不限於智能系統,模糊系統,大數據,基於網絡系統的教育,以及智能系統在電氣工程、製造工程、工業工程、化學工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生物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開發數學、運籌學、技術管理、社會科學,環境科學等領域的應用研究。

審稿周期:2-4個工作日

發表周期:錄用後2-3個月

檢索周期:往期見刊後1個月左右檢索

相關焦點

  • sci期刊發表影響因子的計算公式
    科學影響力因子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編制的《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數據.也就是說,在報告年度中,前兩年期刊發表的論文被引用總數除以兩年期刊發表的論文總數.科學影響力因子用于衡量科學期刊的學術水平.作為JCR的重要指標,通常認為它代表期刊的重要性.如何計算科學期刊的影響因子如下:IF(k) = (nk-1+nk-2)/Nk-1+Nk-2IF是影響因子,k是某一年,Nk-1 + Nk-2是該期刊在前一年或兩年中發表的論文數,nk-1和nk
  •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sci影響因子是湯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一項數據。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sci影響因子用來衡量sci期刊的學術水平,作為JCR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被認為代表著期刊的重要性。
  • 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
    發表sci論文有一定的用途時,比如評獎、評職稱等,要滿足相應的評審標準要求,否則會導致發表的sci論文達不到目的。在提出的評審標準要求中,不少人對分區和影響因子一頭霧水,鬧不懂它們怎麼來的。本文就回答下關於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的問題。
  • 新增3本SCI期刊,JCR二區、SCI, EI雙收 錄,影響因子多年增長
    環境SCI期刊期刊一:SCI&EI雙檢索,JCR二區,影響因子2.3+接收領域:環境科學與生態,汙染管理,能源環境,農林環境,垃圾處理,材料學,清潔能源……>期刊二:SCI檢索,JCR三區,影響因子1.9+接收領域:遙感技術,地質及地球科學,農林科學,生態環境,氣候環境,海洋環境,傳感系統,圖像處理……期刊三:SCI檢索,JCR四區,影響因子0.6+
  • 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關係嗎
    在發表sci論文時,需要關注sci期刊是哪個分期的,影響因子是多少。因而很多作者比較想知道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沒有關係,哪怕單位要求發表sci論文沒有分區或者影響因子上的要求,內心也要了解這兩者對自己發表論文的影響。那麼,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關係嗎?
  • 這本影響因子不斷上漲的5分+SCI期刊正在徵稿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創刊於2008年,是一本非常年輕的期刊,主編是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的珍妮特·巴斯克斯·維瓦爾(Jeannette Vasquez-Vivar),由出版商Hindawi 發布,研究領域為Cell Biology,目前在同領域中排名56/195位,JCR Q2,中科院3區,2019年影響因子5.076.
  • 2015(2014年度)生物醫學期刊SCI影響因子分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SCI影響因子公布的日子,各大期刊的排名和分數都產生了變化。本文中谷君選取了生物醫學類中排名前20的期刊,並就他們的變化趨勢進行了整理。梅斯醫學的期刊智能查詢系統已經對影響因子進行了全面更新,有需要的網友可以訪問http://www.medsci.cn/sci/進行查詢。點擊下載期刊助手APP,影響因子隨手可查!
  • 這兩本「高自引黑名單」的SCI期刊,影響因子失而復得:科睿唯安將其撤下「高自引黑名單」
    轉自「科研圈」公眾號 7 月 28 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決定恢復此前被列入「高自引黑名單」的兩本期刊的影響因子。這兩本期刊是分類學領域的 Zootaxa 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IJSEM),被恢復後的影響因子分別為 0.949 與 2.405 。
  • 2019化學類期刊SCI影響因子
    影響因子這個東西對眾多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影響因子,以及的它的意義。
  • 2018SCI期刊影響因子新鮮出爐(附全部SCI影響因子)
    276種期刊首次獲得期刊影響因子;為了保證JCR的公正性,20種期刊被警告並且不公布其影響因子,其中14種出於自引原因,6種出於引用堆疊(Citation Stacking),如一組期刊之間通過增加不必要的相互引用提升被引表現。
  • sci期刊如何判斷級別高低
    sci期刊相比較其他期刊來說,已經處於頂尖的地位。但sci收錄的期刊不止一本,在sci期刊這一圈子內也難免互相比較高低。那麼,sci期刊如何判斷級別高低?分區或影響因子。首先,sci期刊分區判斷級別高低sci期刊分為了四個區,採用的分區標準有兩種。
  • 醫學與生物工程SCI期刊,影響因子連續平穩增長
    愛思德學術(IAAST)編輯部新晉合作SCI期刊一本,影響因子0.8,中科院4區,接收醫學、生物工程領域論文。本刊影響因子多年平穩增長,年發文量小(200以內),論文處理進度快。
  • sci四區多少錢
    眾所周知,sci分了四個區,每個區的期刊影響力是有差異的。當sci期刊向作者收費時,往往會根據本期刊的影響力等實際情況來定價,影響力越大、地位越高,收費標準往往會越高。那麼,sci四區多少錢?發表sci期刊論文,要匹配目標sci期刊,期刊不同,花錢不同,有的作者不花錢,有的作者花錢,花錢多少上,沒有統一標準,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因而,在不確定是哪本sci四區期刊時,無法確定在該本期刊上發表sci論文要多少錢的。一般來說,需要花錢發表sci論文是萬元起步的。
  • sci期刊如何選擇
    投稿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sci期刊範圍比較廣。不同的論文,不同的目的,選擇sci期刊的標準是不同的,一旦選錯,很難成功發表,或者發表了不被認可。可見,期刊選擇很重要。那麼,sci期刊如何選擇?首先,確定自身對sci期刊的需求發表的sci論文,可能是用來評職稱、畢業、展示科研成果,也可能是其他。不同的目的,面對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評職稱發表sci論文,sci期刊要達到職稱單位認可的標準,比如幾區、影響因子。作者在選擇sci期刊前,需要確認這些標準是什麼,從而圈定自己可選擇sci期刊的範圍。
  • 2018SCI期刊影響因子新鮮出爐(附全部SCI影響...
    增加2017年圖書引文索引資料庫(Book Citation Index)對JCR期刊的引用,其中,自然科學領域的期刊被引用了120萬次(11.8萬計算入期刊影響因子),社會科學領域的期刊被引用了30.3萬次(1.8萬計算入期刊影響因子)。
  • 2017影響因子公布!附高分子材料相關期刊最新IF
    12.12411.329MEDICINE1.8032.133PLOS ONE號稱業內發文量最大的期刊,近年來影響因子持續走低,今年影響因子跌破3分了大關,為2.806。Scientific Reports 去年影響因子5.228,成為國人追捧對象,號稱做科研的,必然人手一篇。今年影響因子為4.259,相比於去年下降明顯,與PLoS one走向了相似的命運。NAT COMMUN也是大體量OA,稿源也非常的優秀,今年的影響因子與去年差別不大,略有上升,為12.124。中國大陸SCI期刊影響因子又如何呢?
  • 2018 醫學類SCI期刊影響因子實時預測(下)
    影響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SCI雜誌辦刊水平的高低,而醫生發表SCI論文的影響因子,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醫生科研水平的高低。繼預測了腫瘤、普外消化、心血管、神經病學、呼吸、婦產、骨科、麻醉等學科SCI雜誌的影響因子後(點擊此處可看),小夥伴們在後臺不斷留言要求多預測一些學科,為考慮到更多學科的同道,小編又專門預測了泌尿腎內、神經科學、兒科、影像、口腔、眼科、精神病學、血液等學科,並且還把之前數據錯誤的呼吸科修正了下。
  • SCI期刊分析:能源領域的優質期刊,JCR一區,影響因子5分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本能源領域的優質期刊,JCR一區,影響因子5分+,年發文量2千篇,國人友好,免版面費的期刊:Fuel。感興趣的同學可以了解一下哦!影響因子和分區的影響因子一路高歌凱進,從2015年的3分多,一直到2019年的5分多。
  • 大氣科學SCI期刊歷年(截至2019)影響因子變化趨勢
    科睿唯安昨日公布了2019年SCI期刊的影響因子,在這裡我們整理了大氣科學領域相關的一些常見期刊(為了接地氣IF超過10的這裡不統計了
  • CMI期刊SCI影響因子創歷史新高
    6月29日,美國科睿唯安公布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免疫學會共同主辦,我校田志剛院士擔任共同主編的《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CMI)期刊的SCI影響因子達到8.484,2019年IF上升至8.484,5-Year IF上升至7.365,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