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災害不僅會造成生命和財產的直接損失,而且能引起一系列次生自然災害及社會災害。
中國是地震多發地區,中國大陸及其鄰近地區發育著眾多具有發生破壞性地震能力的不同類型活動構造,面臨著極高的地震災害風險。對重大地震災害案例進行詳細科學的研究,可以為地震災害預測與防治積累寶貴的經驗。對於重大地震的震源物理過程、發震構造的深部構造與地表過程研究,有助於深入認識地震致災機理和規律,為科學預防地震災害提供依據。
(2008年汶川地震北川災害現場)
Special Issue on Major Earthquake Hazards and Disaster Reduction
KeAi與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英文期刊Natural Hazards Research專刊「Special issue on Major Earthquake Hazards and Disaster Reduction」徵稿進行中,歡迎相關領域的學者關注並投稿。
本專刊召集近年來關於包括但不限於如下主題的最新成果:1.重大地震災害的詳細報導與大震發生過程和機理;2.活動構造與地震地表過程演化;3.大地震災害預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4.大地震發生後的應急與救援等相關研究。
專刊的內容設置如下:
地震災害研究的相關綜述
重大地震災害的詳細報導
重大地震災害的形成與演化
活動構造與地震地表過程研究
震源物理過程與深部構造
重大地震災害預防與地震危險性研究
重大地震災害的應急與救援
Dr. Zhongtai He,
E-mail: hezhongtai@126.com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Institute of Natural Hazards, Ministr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China, former Institute of Crustal Dynam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ChinaDr. Dun Wang,
E-mail: wangdun@cug.edu.cnProfessor,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ChinaDr. Lihua Fang,
E-mail: flh@cea-igp.ac.cnResearch Professor,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ChinaDr. Zhikun Ren,
Research Professor,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ChinaDr. Xiwei Xu,
E-mail: xiweixu@vip.sina.comResearch Professor, National Institute of Natural Hazards, Ministr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China, former Institute of Crustal Dynam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China投稿免除APC(出版費用)
投稿前請仔細閱讀期刊主頁的「Guide for Authors」
投稿時請選擇Article Type: VSI: Major Earthquake Hazards and Disaster Reduction
期刊編輯部郵箱:NHRES@elsevier.com & nat.hazard.res@gmail.com
Natural Hazards Research 由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主辦。旨在促進對自然災害和災難性事件感興趣的各個領域之間的交流,其目標是提升認識和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期刊涵蓋自然和社會科學的多個學科,強調新的理論、技術、方法和案例研究。歡迎相關領域的學者積極投稿,所有文章將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文章一經錄用將在ScienceDirect資料庫全文開放獲取。
徐錫偉,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法人代表、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活動斷層探測、地震地質災害和基礎資料庫建設。作為中國地震地質學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他以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為使命,不斷積累地震地質研究成果,為世界地震預測研究的突破和中國防災減災體系建設不遺餘力。
更多期刊介紹,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
植根中國,影響全球!
KeAi 由科學出版社和Elsevier共同投資成立,出版了近百種英文學術期刊,囊括了自然科學、地球科學、材料、工程、醫學、生命科學、社會科學等學科。
關注KeAi,時刻了解期刊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