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3 1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可快速關注我們
《測繪學報》專刊徵稿函
「面向自動駕駛的場景快速感知與高精度道路製圖——測繪遙感能為自動駕駛做什麼?」
自動駕駛被譽為全球未來十大科技發展方向之一,已成為國際研究前沿和熱點,我國多部委提出將自動駕駛提升至國家發展戰略層面。自動駕駛核心技術包括場景感知、高精度定位、駕駛決策,創刊於1843年的《The Economist》認為:自動駕駛=傳感器+高精度道路地圖,因此,高精度道路地圖成為自動駕駛的核心關鍵技術支撐。從米級到釐米級、從天級到分鐘級的高時空精度道路地圖,是自動駕駛車解讀交通規則的字典,是自動駕駛車的專家知識庫,是自動駕駛車不受幹擾的眼睛,為自動駕駛提供重要且必要的安全保障。
面向自動駕駛道路場景感知,融合多源道路傳感器數據,實現從二維抽象簡略到多維精細豐富、從靜態過去式向動態現在時的高豐富度(high-richness)、高鮮度(high-freshness)、高精度(high-accuracy)道路製圖,成為新型測繪地理信息科技的主戰場,為我國新型城鎮化戰略、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安全出行提供核心基礎技術保障。為此,《測繪學報》邀請業內專家共同策劃推出「面向自動駕駛的場景快速感知與高精度道路製圖----測繪遙感能為自動駕駛做什麼?」專刊(正刊發表),推動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等相關技術、方法與應用發展。
專刊涵蓋但不限於以下相關內容:
面向自動駕駛的道路環境感知傳感器技術
空-天-地多源道路傳感器數據融合
道路場景動靜態環境智能感知
面向智能駕駛的高精度地圖構建及更新技術
基於自動駕駛的智能應用
專刊主編
李德仁,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原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武漢·中國光谷首席科學家、《測繪學報》編委。
李清泉,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理事長,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從事精密工程測量、智能交通、3S集成等研究,《測繪學報》編委。
投稿聯繫人
唐爐亮,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珞珈學者特聘教授,中國光谷創新人才,中國高校GIS創新人物,中國GIS理論與方法委員會委員、中國雷射雷達專業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大數據環境下高時空精度道路場景眾包感知研究。
電話:13995683555
E-mail:tll@whu.edu.cn
周寶定,深圳大學助理教授,特聘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深圳市南山區領航人才,長期從事室內定位、室內測圖及智能感知研究。
電話:0755-86581283
E-mai:bdzhou@szu.edu.cn
投稿須知
投稿方式:稿件請發送至
tll@whu.edu.cn
bdzhou@szu.edu.cn
投稿請標註專刊主題:
面向自動駕駛的場景快速感知與高精度道路製圖
投稿截止日期:
2021年3月31日
投稿要求:
稿件格式參見《測繪學報》投稿要求
論文格式順序
(1)中文題目
(2)作者姓名
(3)作者單位(例:1.武漢大學測繪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2.……)
(4)英文題目(首字母大寫,其餘全小寫)
(5)英文姓名(例:LI Mingguang,WANG Jun)
(6)英文單位(系,學校,所在城市 郵編,China)
(7)英文摘要(Abstrac)
(8)英文關鍵詞(Key words)(小寫,用「;」分隔)
(9)英文基金項目(Foundation support) (英文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No.))
(10)中文摘要
(11)中文關鍵詞
(12)中圖分類號
(13)基金項目:項目名稱及編號
(14)正文
(15)文後參考文獻(中英對照)
(16)第一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或學歷,研究方向)
(17)E-mail (如願公開)
(18)第一作者的英文簡介 (First author)
(19)通信作者(如必需,姓名和E-mail)
END
來源:測繪學報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分支機構 | 《測繪學報》專刊徵稿函 | 「面向自動駕駛的場景快速感知與高精度道路製圖——測繪遙感能為自動駕駛做什麼?」》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