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百年來地表平均氣溫升高了1.1攝氏度

2020-12-05 中安在線網站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9日發表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指出,據中國氣象局發布的最新觀測結果顯示,中國從1908年到2007年的近百年來地表平均氣溫升高了1.1攝氏度。

  白皮書說,中國氣候變暖趨勢與全球的總趨勢基本一致。自1986年以來,中國已經歷了21個暖冬,2007年是自1951年有系統氣象觀測以來最暖的一年。

  白皮書指出,近50年來中國降水分布格局發生了明顯變化,西部和華南地區降水增加,而華北和東北大部分地區降水減少。高溫、乾旱、強降水等極端氣候事件有頻率增加、強度增大的趨勢。夏季高溫熱浪增多,局部地區特別是華北地區乾旱加劇,南方地區強降水增多,西部地區雪災發生的機率增加。

  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表明,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在1906年到2005年的近百年來升高了0.74攝氏度,預計到21世紀末仍將上升1.1攝氏度-6.4攝氏度。20世紀中葉以來全球平均溫度的升高,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燒和土地利用變化等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加所引起的。

  白皮書表示,據科學家的研究,中國未來的氣候變暖趨勢將進一步加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可能增加;降水分布不均現象更加明顯,強降水事件發生頻率增加;乾旱區範圍可能擴大;海平面上升趨勢進一步加劇。(記者朱立毅、王優玲)

相關焦點

  • 北極氣溫自1970年以來升高近3攝氏度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 俄羅斯秋明國立大學新聞辦消息,俄北極地區西部氣溫按「負面腳本」上升,自1970年以來升高近3攝氏度。消息指出,「典型凍土帶地區的年平均溫度變化最大,平均升溫速度達到每年0.056 °C,自1970年以來地區年均氣溫共升高了大約2.8 °C,已經接近氣候變化的『負面腳本』。」
  • 研究表明近百年來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增0.74℃ 專家今向市民解讀氣候...
    本報記者 劉晶晶  百年來平均地表溫度增0.74℃  去年熱辣的夏天令市民們記憶深刻。去年上海市年平均氣溫17.6℃,是有氣象記錄134年以來歷史最高值,由於去年10月平均氣溫創歷史最高值,造成本市氣象意義上的入秋比常年偏晚一個月,為歷史最晚記錄。近20年上海呈現明顯的溫度升高趨勢。  這不僅僅是上海的個別現象。
  • 氣溫升高1.5攝氏度 到底有多可怕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如果氣候變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續下去,預計全球氣溫在2030年會比工業化之前水平升高1.5攝氏度。氣溫升高1.5攝氏度聽上去似乎沒什麼,但為何科學界如此緊張呢?
  • 俄科學家:北極平均氣溫50年來升高近3℃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3日消息,據俄羅斯秋明國立大學新聞辦消息,俄北極地區西部氣溫按「負面腳本」上升,自1970年以來升高近3℃。消息指出,「典型凍土帶地區的年平均溫度變化最大,平均升溫速度達到每年0.056℃,自1970年以來地區年均氣溫共升高了大約2.8℃,已經接近氣候變化的『負面腳本』。」
  • 臺灣島發「低燒」 近百年平均氣溫升0.8度(圖)
    臺灣島百年來平均溫度上升0.8度。圖為福壽山農場的鴛鴦湖,10月時湖底竟然出現龜裂。(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12月30日消息 臺灣氣象部門發布近百年臺灣島的氣候變化報告顯示,「臺灣島在發燒」,而且越來越熱。
  • 假如全球氣溫突然升高10攝氏度,地球將會怎樣?
    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氣候變暖在此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自人類工業發展以來,全球災害性氣候頻發,森林大火、洪水等等。假如全球氣溫突然升高10攝氏度,地球將會怎樣?氣溫升高的瞬間,大氣熱平衡被完全打破,而災難也開始緩緩降臨。
  • 相比工業革命前 全球平均溫度已上升超1攝氏度
    中國網11月11日訊 據巴西媒體報導,相比工業革命前的水平,地球表面平均溫度已經上升1.02攝氏度,這也是有記錄以來地表平均溫度升高首次超過1攝氏度。英國氣象辦公室將2015年1月至9月的地表均溫與1850到1900年觀測到的地表溫度做了對比,並得出結論:當前地表溫度已經相比工業革命前的水平上升了1.02攝氏度。
  • 秦大河:21世紀末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將上升6.4度
    秦大河:21世紀末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將上升6.4度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6日 16:54 來源:CCTV.com   CCTV.com消息:今年暖冬天氣一直是全球議論的焦點,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表示,全球氣候變暖是造成暖冬的一個主要原因,而氣候變暖很可能是人為溫室氣體增加所造成的。
  • 平均氣溫只要升高6度就是世界末日來臨,溫室效應絕非危言聳聽
    據監測統計,近一百年來地球平均氣溫已經升高了0.46度(攝氏度,後同)。有人可能認為這點溫度沒什麼,不就是感都感覺不到的半度不到嗎?但就是這小小的半度,全球性災害氣候已經頻現。什麼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等等不斷湧現,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全球洪水、乾旱、高溫、風暴、冰凍等極端氣候事件加劇,災害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以指數級上升。
  • IPCC報告確認1880-2012年全球升溫0.85攝氏度
    原標題:IPCC報告確認1880-2012年全球升溫0.85攝氏度  新華網北京11月24日電(記者林暉、潘林青)從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升高了0.85攝氏度,其中北半球高於南半球,冬半年升溫高於夏半年。
  • 中國氣溫升溫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據科技日報4月4日報導,3日,中國氣象局在京發布2018年《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結果顯示,1901—2017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呈顯著上升趨勢,近20年是20世紀初以來的最暖時期。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介紹,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顯著區。1951—2017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平均每10年升高0.24℃,升溫率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 近200個國家高呼:全球氣溫升高不能超過2度,否則……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一致同意通過《巴黎協議》,它將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這被認為是繼1997年《京都議定書》之後國際社會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達成的最重要的國際協議。
  • 中國氣溫升溫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20世紀初以來近20年最暖
    3日,中國氣象局在京發布2018年《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結果顯示,1901—2017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呈顯著上升趨勢,近20年是20世紀初以來的最暖時期。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介紹,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顯著區。
  • 西藏平均氣溫每10年上升0.4攝氏度
    中新社拉薩1月9日電 (查日 江飛波)西藏自治區氣候中心9日發布《2019年西藏自治區氣候公報》稱,1981年到2019年,西藏年平均氣溫呈明顯上升趨勢,平均每10年上升0.4攝氏度。近39年間,西藏年平均氣溫呈顯著上升趨勢,平均每10年上升0.4攝氏度;年降水量呈增加趨勢,平均每10年增加11.1毫米;日照時數呈減少趨勢,平均每10年減少29.6小時。
  • 加拿大北極傳來壞消息,氣溫比往年高近3倍,霍金的預言會成真嗎
    文/仗劍走天涯加拿大北極傳來壞消息,氣溫比往年高近3倍,霍金的預言會成真嗎?霍金是世界上非常有名氣的一位科學家,他所謂人類世界留下的科學著作,都非常的寶貴,而事實上,現在的每位科學家也都在認真的去研讀他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 地球暖化:2100年巴西聖保羅氣溫或升高10攝氏度
    中新網12月30日電 據外媒報導,2016年1月至9月,巴西的氣溫平均較1960至1990年間記錄的高出攝氏0.88度。專家指出,至2100年,聖保羅的氣溫可能比目前高出攝氏10度。2015年巴西氣溫較19世紀高出攝氏1度,2016年則高出1.2度,加強專家對2100年氣溫預測的可能性,同時威脅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各國締結的巴黎協議。巴西氣象學專家海龍(Iago Hairon)指出,如果各國不履行巴黎協議,那麼2100年地球平均氣溫將升高6度,聖保羅則因熱島效應的緣故,平均氣溫將升高10度。
  • 新加坡30年來年均氣溫上升約2攝氏度
    新加坡30年來年均氣溫上升約2攝氏度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3日 17:2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新加坡7月23日電(記者 張永興)過去30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四季如夏的新加坡氣溫也在升高。
  • 臺灣7月平均氣溫30攝氏度 創臺50年來最熱紀錄
    中新網8月16日電 根據臺灣氣象部門的分析報告,島內7月平均氣溫創下臺灣地區近50多年以來的最熱紀錄,而累積雨量則是臺灣地區近50多年以來最少。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臺灣氣象部門統計分析,7月臺灣本島平地的平均氣溫30攝氏度,比歷年7月平均高了1.3攝氏度;而臺北因盆地的地形作用,氣溫上升更明顯,多達21天最高溫超過35攝氏度,最高溫曾出現38.6攝氏度,是臺北氣象站7月有史以來最高溫。
  • 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多少 海拔每升高100米對應的氣溫是多少
    海拔是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標準來計算。說到海拔,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地方應該就是西藏了吧!空氣稀薄,因為海拔越高氣溫就越低,所以西藏的氣溫很低。但是,大家知道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多少嗎?小編今天帶大家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