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河:21世紀末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將上升6.4度

2020-12-05 央視網
秦大河:21世紀末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將上升6.4度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6日 16:54 來源:CCTV.com

  CCTV.com消息:今年暖冬天氣一直是全球議論的焦點,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表示,全球氣候變暖是造成暖冬的一個主要原因,而氣候變暖很可能是人為溫室氣體增加所造成的。根據國際氣象機構預測,到21世紀末,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將最高上升6.4攝氏度。

  秦大河說,目前全球平均氣溫升高、大範圍的冰雪融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等氣候變化印證了全球趨於變暖的觀點。而近50年來全球平均溫度的升高,很可能是人為溫室氣體的增加所造成的。

  國際上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最新評估報告表明,預計到21世紀末,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將最高上升6度多,相應海平面將最高上升60釐米。而如果這樣的趨勢持續千年,將會最終導致格林蘭冰蓋的完全消融,進而造成海平面升高約7米。對於今年的暖冬天氣和全球災害性天氣的多發,秦大河表示,這是氣候變暖的必然趨勢。

  中國氣象局局長 秦大河:全球變暖對於這種極端天氣事件是有一定影響的,他會使得一些極端天氣事件比如高溫、乾旱、颱風、颶風的頻數和強度都發生一些改變。

責編:趙巍

相關焦點

  • 秦大河:2015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比19世紀升高1°C
    海外網3月7日電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中心7日下午將邀請解振華、秦大河、吳曉青、胡存智、白巖松5位委員舉行「綠色發展保護生態環境」記者會。  中國氣象報社記者提問秦大河委員,現在應對氣候變化已經變成了一種全民行動,現在一部分公眾甚至科學界也有專家對氣候變化是持懷疑態度的,認為氣候變化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全球變暖趨於停滯。
  • 專家預計未來20年全球溫度將升高0.3至0.7度
    專家預計未來20年全球溫度將升高0.3至0.7度 2015-05-07 20:18:0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全球地表溫度110年上升0.89℃ 人類活動是主因
    原標題:全球地表溫度110年上升0.89℃ 人類活動是主因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7日發布第五次評估報告稱,1901至2012年,全球地表溫度升高了0.89℃,預計到本世紀末,全球地表溫度將繼續升高1.5至2.0℃。報告指出,有95%的可能性,人類活動是自1950年代以來地球變暖的主要原因。
  • 最新研究成果:溫升2℃,世紀末氣候控制目標
    全球的平均氣溫呈現波動式上升趨勢,從1880到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升高0.85℃。期間,陸地增溫高於海洋,高緯度地區高於中低緯度地區,冬半年高於夏半年。1951至2012年間,全球地表平均氣溫每10年升高0.12℃,幾乎是1880年以來的兩倍。
  • 報告指110年來全球地表上升0.89℃ 人類活動是主因
    報告指110年來全球地表上升0.89℃ 人類活動是主因   中新社紐約9月27日電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7日發布第五次評估報告稱,1901至2012年,全球地表溫度升高了0.89℃,預計到本世紀末,全球地表溫度將繼續升高1.5至2.0℃。
  • 若減排不力 本世紀末全球地表溫度將上升8度
    (記者張家偉)英國愛丁堡大學9日發布的研究結果指出,如果各國不採取有效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到本世紀末,全球的地表氣溫會比1750年西方工業革命開始時高出近8攝氏度。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基於歷史氣溫和碳排放數據開發了一套計算方法,以便分析影響氣候變化的關鍵因素,評估這些因素對氣溫的影響。
  • 秦大河:海平面上升對沿海城市影響不容忽視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在今年兩會期間提案呼籲,加強海平面上升對我國沿海地區不利影響的研究和應對工作。  我國海平面上升速度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氣候變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秦大河表示,受全球氣候變暖、極地冰川融化、上層海水受熱膨脹等因素影響,全球海平面持續升高。
  • 相比工業革命前 全球平均溫度已上升超1攝氏度
    中國網11月11日訊 據巴西媒體報導,相比工業革命前的水平,地球表面平均溫度已經上升1.02攝氏度,這也是有記錄以來地表平均溫度升高首次超過1攝氏度。英國氣象辦公室將2015年1月至9月的地表均溫與1850到1900年觀測到的地表溫度做了對比,並得出結論:當前地表溫度已經相比工業革命前的水平上升了1.02攝氏度。
  • 臺灣暖化速度快全球2倍!冬天每10年上升0.4度
    聯合國對全球暖化可能造成的衝擊發出警訊,島內學者研究分析,臺灣氣候暖化速率約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從1901年到2000年上升了1.1度。學者警告,暖化導致日夜溫差縮小,夏天也會逐漸變長,冬天平均每10年上升0.3至0.4度,厚重的冬季衣物在臺灣也會逐漸失去市場。
  • 全球控溫目標解讀:將全球平均溫度上升限制在2℃
    將全球平均溫度上升限制在2℃  IPCC第二工作組發布的一份報告稱,所有大陸和各大海洋都在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在許多情況下,全世界尚未做好應對不斷變化氣候風險的準備。  這份題為《氣候變化2014:影響、適應和脆弱性》的報告詳細闡述了迄今為止氣候變化產生的各種影響和未來風險,以及為了降低風險而採取有效行動的各種機會。
  • 全球氣候變暖近百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升0.74度
    報告指出,全球氣候變暖是不爭事實。目前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表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已從工業革命前的280PPM(百萬分之一單位)上升到2005年的379PPM,超過了近65萬年以來的自然變化範圍,近百年來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0.74度。  報告中說,自1750年以來,全球累計排放了1萬多億噸二氧化碳,其中發達國家排放佔80%。
  • 研究表明近百年來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增0.74℃ 專家今向市民解讀氣候...
    從1986/1987年冬季開始我國已連續經歷了21個暖冬,增溫影響可能還將持續數個世紀。上海颱風研究所李永平研究員今天將在市科學會堂向普通市民作一場名為「全球氣候變暖潛伏生存危機」的報告,根據研究表明,全球氣候變暖將使海平面上升,這會在未來造成人類的生存危機。
  • 溫度上升4度 地球將會怎樣?
    該圖還強調了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革命前上升4℃所可能造成的部分影響。  面對即將到來的哥本哈根國際氣候變化會談,英國希望會談最終達成的協議目標是能夠將溫度上升控制在2℃範圍內。超過2℃將對世界產生嚴重影響。  地圖顯示了4℃的升溫幅度並不會在全球平均分布,陸地比海洋的升溫要快,高緯度地區尤其是北冰洋地區的升溫幅度也會更大。陸地平均溫度將比工業革命前的水平高出5.5℃。
  • 21世紀末,北半球將出現24小時的熱浪,無法避免
    全球變暖導致世界多地在2019年打破了高溫紀錄,然而,根據一項新研究,到本世紀末,北半球炎熱的天氣和24小時的熱浪發生的可能性將增加4至8倍。氣候科學家警告說,即使全球變暖得到控制,無情的熱浪也會炙烤北半球。眾所周知,極端天氣,尤其是在最熱的季節,會對社會和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 地球平均溫度上升6℃,世界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而這不得不令人們反思,澳洲平均氣溫升高1℃就能引起持續數月的森林大火,如果不加以控制,隨著氣候變暖全球平均溫度持續上升,世界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全球平均氣溫上升2℃海平面將繼續上升4米左右,海堤被摧毀,格陵蘭島的冰蓋將徹底融化,旅遊勝地峇里島及馬爾地夫的面積將會縮小近一半。同時蚊蟲生存的季節和地區也將發生變化,瘧疾患者增加。
  • 中國近百年來地表平均氣溫升高了1.1攝氏度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9日發表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指出,據中國氣象局發布的最新觀測結果顯示,中國從1908年到2007年的近百年來地表平均氣溫升高了1.1攝氏度。  白皮書說,中國氣候變暖趨勢與全球的總趨勢基本一致。自1986年以來,中國已經歷了21個暖冬,2007年是自1951年有系統氣象觀測以來最暖的一年。
  • 全球變暖 受人類影響可能性超95%
    原標題:全球變暖 受人類影響可能性超95%  據新華社斯德哥爾摩9月27日電 (記者 和苗)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7日在此間發布的最新報告稱,人類影響「極其可能」是20世紀中期以來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可能性在95%以上。  IPCC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第十二次會議23日至26日在斯德哥爾摩召開。
  • 韓媒:朝鮮半島受全球變暖影響高溫降水增加
    人民網訊 據韓國氣象廳、環境部7月28日聯合發布的《2020年韓國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以下稱「報告」)顯示,近年來全球變暖問題日益嚴峻,朝鮮半島年均氣溫及海平面上升速度均超過全球平均水平。相關人士分析稱,預計到21世紀末(2071-2100年),韓國的高溫天數將增加3.5倍,同時降水量將增加13.1%,國內環境將不適宜栽種蘋果。韓媒《首爾經濟》援引該報告稱,從1880年至2012年,全球平均地表溫度上升0.85℃。而從1912年至2017年,韓國地表溫度上升1.8℃左右,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 自1980年以來,全球平均表面溫度上升了約1攝氏度
    2018年世界氣象機構(WMO)和美國航空宇宙局(NASA)和美國海洋大氣局(NOAA)最近相繼發表了世界平均氣溫是觀測史上第四高的年份.明確了連續4年保持創記錄的高溫,是無法阻止全球變暖傾向的狀態。據WMO報導,2018年世界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標準1850~1900年平均高1.0度,14.68度.雖然不是2016年創下觀測史上最高平均氣溫的記錄,但在相同溫度下是第2、第3的15年、17年之後是第4位.從2015年開始連續4年持續了創紀錄的高溫。另外,觀測史上氣溫較高的年份的前20位集中在這22年間。
  • 秦大河:完善法律制度應對氣候變化
    在地球日來臨之際,我們特邀請秦大河院士撰寫署名文章,關注全球氣候變化,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報告指出,1906-2005年的一百年間,全球平均地表氣溫上升了0.74℃(0.56~0.92℃),其中後五十年的升溫速率幾乎是百年平均速率兩倍;1961年以來的觀測表明,增加到氣候系統內80%以上的熱量被海洋吸收,升溫已延伸到3000米的深海,海水熱膨脹並導致海平面上升,二十世紀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約0.17米。